一种速溶超微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160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溶超微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选取经过遮阴30天以上处理的鲜茶叶进行摊晾,随后对茶叶进行酶解、蒸汽‑微波两段式杀青,杀青后的茶叶粗粉碎成10目,再加入20倍量水混匀后超声浸提处理;随后将滤液与滤渣经过抽滤分离;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处理、喷雾干燥处理;滤渣液氮速冻联合真空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0%;干燥后的茶叶以气流超微粉碎,得到滤渣粉;将滤渣粉与滤液粉按照1:2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即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制得的绿茶粉能有效促进β‑葡萄糖苷酶提升速溶绿茶粉香味。将滤液粉及滤渣粉质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取和保留茶中的有效成分茶多酚和叶绿素及香气物质,形成速溶超微绿茶粉具有较好的固香性和溶解性,能够改善茶叶的食用品质。

An instant superfine green tea powd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溶超微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茶粉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速溶超微绿茶粉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速溶超微绿茶粉。
技术介绍
茶叶是我国在世界市场上极具竞争优势和特色的产品,也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长久以来主要利用茶树嫩芽、嫩叶制成成品茶,再冲泡饮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传统的热水冲泡方式只能浸出茶叶中的部分营养成分,而部分维生素及绝大部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以及部分矿物质等不溶性或难溶性的成分如仍留存于茶渣中被丢弃,则影响茶叶保健功效的利用率。近年来对茶的研究越来越多,对速溶茶的研究也曾成为许多研究者的课题,超微茶粉是近年在超微粉碎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茶制品,与普通茶粉相比,超微茶粉有效保持茶叶应有的色香味特征,茶粉的表面积增大,制成品茶汤滋味鲜爽浓醇,苦涩味较轻的同时,易于机体吸收,进而提高人体对茶叶营养的吸收率。同时,超微化的茶粉具有较好的固香性和溶解性,可用于开发新型茶产品,丰富茶叶的不同利用方式,拓展茶树资源的利用范围。但目前市场上的速溶绿茶粉主要以复合酶进行酶解后超微粉碎等方式联合处理,大部分速溶粉茶汤颜色呈黄褐色、冷后更显浊浑、滋味淡、香气低、茶粉冷溶性差等品质问题。尤其以茶汤冷后稳定性差的问题并未见相关报道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速溶超微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旨在解决传统复合酶联合超微粉碎等工艺依旧无法获得茶汤颜色清亮、冷后不易浊浑、滋味浓郁、香气厚实、茶粉冷溶性高等品质高的速溶超微绿茶粉。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手段实现的:一种速溶超微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1)预选:选取经过遮阴30天以上处理的鲜茶叶,除去鲜叶中的杂质,老叶、黄叶,清洗干净沥干。(2)摊晾:将沥干后的茶叶铺开厚度为3-5cm,摊晾时间为2-4h,摊晾至茶叶含水量低于75%。(3)酶解:将茶叶与酶解液10:1的比例进行喷液,翻动茶叶将酶解液均匀喷撒茶叶表面,控制温度在35-40℃,酶解时间4-6h,在酶解过程中翻动茶叶3-5次。进一步地,酶解液由以下组分组成,水90-100份,纤维素酶1-2份,果胶酶1-2份,β-葡萄糖苷酶0.2-0.4份。(4)两段式杀青:采用蒸汽-微波两段式杀青,先将茶叶投入蒸汽杀青机中,蒸汽温度100-105℃,蒸青时间100-120s;后进行微波杀青处理,微波功率为500-550w,时间为200-240s。(5)粗粉碎:将经过杀青处理后的茶叶进行粗粉碎成10目茶颗粒;(6)浸提:按照茶水料液比(m/v)1:20混匀后超声浸提处理。进一步地,浸提温度为50-60℃,浸提时间为40-60min,超声功率为240-300w。(7)过滤:将滤液与滤渣经过抽滤分离。(8)滤液真空浓缩:将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处理,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9-0.1Mpa,时间为2-4h,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5-20%。(9)喷雾干燥:将经过真空浓缩处理的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进一步地,喷雾干燥流速为4L/h,进料口温度为155℃,出料口温度为80℃。(10)滤渣液氮速冻联合真空干燥:将滤渣进行液氮冷冻处理后,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0%。进一步地,液氮冷冻处理条件为设置温度-40℃,时间8-10min。进一步地,真空冷冻干燥温度为-50℃,压强为0.08-0.1Mpa,干燥时间3-5h。(11)粉碎:干燥后的茶叶以气流超微粉碎机在15℃下气流粉碎15-25min,至平均粒径<80μm,即滤渣粉。(12)混合:将滤渣粉与滤液粉按照1:2比例进行混合均匀。(13)包装:将超微绿茶粉按照30g/袋包装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般在速溶绿茶粉中,茶叶作为废弃物处理,但其中依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营养成分,大量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充分使用资源,将滤液粉及滤渣粉质有机的结合起来,结果发现经纤维素酶、果胶酶的处理处理后的茶粉释放了大量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但是在香味略显单薄。基于该问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添加了β-葡萄糖苷酶对茶叶的香味促进分解,结果发现,该酶制剂添加后,茶粉的固香性明显提升,经热水冲泡后茶汤色泽偏褐,溶解性可靠,但茶汤冷却后出现明显的浑浊,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再次调节了工艺,最终制得的茶粉冷水溶解性显著提升,经放置后色泽清亮,稳定性更强。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个工艺步骤及参数相互协同、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非简单的工艺的叠加,各工艺的有机结合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各单一工艺功能和效果的叠加,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无特殊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材料和仪器均为市售。实施例1(1)预选:选取经过遮阴30天以上处理的鲜茶叶,除去鲜叶中的杂质,老叶、黄叶,清洗干净沥干;(2)摊晾:将沥干后的茶叶铺开厚度为3cm,摊晾时间为2h,摊晾至茶叶含水量低于75%;(3)酶解:将茶叶与酶解液10:1的比例进行喷液,翻动茶叶将酶解液均匀喷撒茶叶表面,控制温度在35℃,酶解时间4h,在酶解过程中翻动茶叶3次,酶解液由以下组分组成,水90份,纤维素酶1份,果胶酶1份,β-葡萄糖苷酶0.2份;(4)两段式杀青:采用蒸汽-微波两段式杀青,先将茶叶投入蒸汽杀青机中,蒸汽温度100℃,蒸青时间100s;后进行微波杀青处理,微波功率为500w,时间为200s;(5)粗粉碎:将经过杀青处理后的茶叶进行粗粉碎成10目茶颗粒;(6)浸提:按照茶水料液比(m/v)1:20混匀后超声浸提处理,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40min,超声功率为240w;(7)过滤:将滤液与滤渣经过抽滤分离;(8)滤液真空浓缩:将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处理,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9Mpa,时间为2h,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5%;(9)喷雾干燥:将经过真空浓缩处理的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喷雾干燥流速为4L/h,进料口温度为155℃,出料口温度为80℃;(10)滤渣液氮速冻联合真空干燥:将滤渣进行液氮冷冻处理后,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0%,液氮冷冻处理条件为设置温度-40℃,时间8min,真空冷冻干燥温度为-50℃,压强为0.08Mpa,干燥时间3h;(11)粉碎:干燥后的茶叶以气流超微粉碎机在15℃下气流粉碎15min,至平均粒径<80μm,即滤渣粉;(12)混合:将滤渣粉与滤液粉按照1:2比例进行混合均匀;(13)包装:将超微绿茶粉按照30g/袋包装即可。实施例2(1)预选:选取经过遮阴30天以上处理的鲜茶叶,除去鲜叶中的杂质,老叶、黄叶,清洗干净沥干;(2)摊晾:将沥干后的茶叶铺开厚度为4cm,摊晾时间为3h,摊晾至茶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溶超微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n(1)预选:选取经过遮阴30天以上处理的鲜茶叶洗净、沥干备用;/n(2)摊晾:将沥干后的茶叶摊晾2-4h;/n(3)酶解:将茶叶与酶解液10:1的比例进行喷液,翻动茶叶将酶解液均匀喷撒茶叶表面,控制温度在35-40℃,酶解时间4-6h,在酶解过程中翻动茶叶3-5次;/n(4)两段式杀青:采用蒸汽-微波两段式杀青;/n(5)粗粉碎:杀青后的茶叶粗粉碎成10目;/n(6)浸提:按照茶水料液比(m/v)1:20混匀后超声浸提处理;/n(7)过滤:将滤液与滤渣经过抽滤分离;/n(8)滤液真空浓缩:将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处理;/n(9)喷雾干燥:将经过真空浓缩处理的进行喷雾干燥处理;/n(10)滤渣液氮速冻联合真空干燥:将滤渣进行液氮冷冻处理后,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0%;/n(11)粉碎:干燥后的茶叶以气流超微粉碎机在15℃下气流粉碎15-25min,至平均粒径<80μm,即滤渣粉;/n(12)混合:将滤渣粉与滤液粉按照1:2比例进行混合均匀;/n(13)包装:将超微绿茶粉按照30g/袋包装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溶超微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1)预选:选取经过遮阴30天以上处理的鲜茶叶洗净、沥干备用;
(2)摊晾:将沥干后的茶叶摊晾2-4h;
(3)酶解:将茶叶与酶解液10:1的比例进行喷液,翻动茶叶将酶解液均匀喷撒茶叶表面,控制温度在35-40℃,酶解时间4-6h,在酶解过程中翻动茶叶3-5次;
(4)两段式杀青:采用蒸汽-微波两段式杀青;
(5)粗粉碎:杀青后的茶叶粗粉碎成10目;
(6)浸提:按照茶水料液比(m/v)1:20混匀后超声浸提处理;
(7)过滤:将滤液与滤渣经过抽滤分离;
(8)滤液真空浓缩:将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处理;
(9)喷雾干燥:将经过真空浓缩处理的进行喷雾干燥处理;
(10)滤渣液氮速冻联合真空干燥:将滤渣进行液氮冷冻处理后,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0%;
(11)粉碎:干燥后的茶叶以气流超微粉碎机在15℃下气流粉碎15-25min,至平均粒径<80μm,即滤渣粉;
(12)混合:将滤渣粉与滤液粉按照1:2比例进行混合均匀;
(13)包装:将超微绿茶粉按照30g/袋包装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
步骤(2)所述茶叶摊晾至含水量低于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
步骤(3)所述酶解液由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禹谋杨卓凡徐振华任家勇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