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谐振电机驱动拓扑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50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准谐振电机驱动拓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开关、辅助开关、主开关并联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感、电容、逆变器和电源;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源与主开关并联二极管、主开关、辅助开关相交于点a;主开关并联二极管内并有续流二极管;主开关、主开关并联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相交于点b;电容与逆变器相交于点c;点c连接点b;第二二极管连接电感;电感、辅助开关与第一二极管相交于点d;第一二极管与电源相交于点e;电容与逆变器相交于点f;点f连接点e。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平衡了系统体积尺寸和谐振功能的实现,具有高功率密度、较低的发热量和低EMI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准谐振电机驱动拓扑电路
本技术涉及软开关,特别涉及一种准谐振电机驱动拓扑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最常用的电机驱动主电路拓扑结构为三相桥式逆变电路,该逆变电路依靠功率开关的高频PWM动作实现对电机的驱动控制。功率开关的开、关动作是在各自的栅极驱动脉冲的作用下实现的,开通或者关断的瞬间,加在开关两端的电压或者流过开关的电流均不为零,是强制开或者关的,这种开关被称为“硬”开关。这种“硬”开通或“硬”关断,会引起很高的开关损耗,使开关模块发热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对系统散热的要求;另外,“硬”开关会引起电路系统极高的dv/dt或者di/dt,从而产生较高的EMI。以上缺点,使得这种电路拓扑实现的驱动系统要取得较高的功率密度是很有难度的。随着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提高,电机驱动器需要高功率密度,较小体积尺寸,以便于更容易集成安装到特殊的使用空间或者场合。“软”开关技术应运而生,利用“软”开关技术,理论上可以降低功耗,从而提升驱动器的功率密度,减小系统尺寸,并且降低EMI。但是要实现“软”开关技术,一般需要在原有电路结构上增加额外元器件使得电路处于谐振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准谐振电机驱动拓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开关、辅助开关、主开关并联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感、电容、逆变器和电源;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n所述电源与所述主开关并联二极管、主开关、辅助开关相交于点a;所述主开关并联二极管内并有续流二极管;/n所述主开关、所述主开关并联二极管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相交于点b;/n所述电容与所述逆变器相交于点c;所述点c连接所述点b;/n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电感;/n所述电感、所述辅助开关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相交于点d;/n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电源相交于点e;/n所述电容与所述逆变器相交于点f;所述点f连接所述点e。/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谐振电机驱动拓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开关、辅助开关、主开关并联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感、电容、逆变器和电源;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
所述电源与所述主开关并联二极管、主开关、辅助开关相交于点a;所述主开关并联二极管内并有续流二极管;
所述主开关、所述主开关并联二极管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相交于点b;
所述电容与所述逆变器相交于点c;所述点c连接所述点b;
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电感;
所述电感、所述辅助开关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相交于点d;
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电源相交于点e;
所述电容与所述逆变器相交于点f;所述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鲲张建政
申请(专利权)人:驰驱电气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