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20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外管1一端内径扩大,其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外管1另一端的外径,外管1内设有若干个内管2,内管2一端内径扩大,内管2另一端外径缩小,另,外管1一端内腔中设有至少二根导向杆3。由于设置了导向杆3,所以连接时,只需将小头一端的内管2间相应空隙套在导向杆3上,即可完成连接;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时,既可提高管子的连接速度,又可确保施工质量。(*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辅设通信线缆用护套管领域。目前通信光缆护套管主要采用蜂窝光缆护套管,这种护套管的外管内设有若干内管,外管一端内径扩大,其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另一端的外径,内管一端内径扩大,另一端外径缩小,同样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缩小后的外径;这样,这种护套管可首尾相接,但在连接过程中,由于内管与内管的连接看不见,只能凭感觉插入连接,如果强行插入连接,就会破坏内管接口,造成内管内腔不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护套管间连接方便、快捷,又不会破坏内管接口的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外管一端内径扩大,其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外管另一端的外径,外管内设有若干个内管,内管一端内径扩大,内管另一端外径缩小,同样内管一端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另一端缩小后的外径,另,外管一端内腔中还设有至少二根导向杆。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杆设在外管内径扩大一端的外管与内管间的空隙中,外管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标记。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有由于在外管扩大内径的一端设置了导向杆,所以连接时,只需将小头一端的内管间相应空隙套在导向杆上,就可确保内管间正确对位连接,既方便又快捷;又,外管两端设有连接标记,因此连接时,只需将连接标记对齐,就可插入连接。因此,本技术在相互连接时,可确保内管间对接无差位,从而既提高了管子的连接速度,又确保了施工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示意图。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包括外管1,外管1一端内径扩大,其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外管1另一端的外径,外管1内设有若干个内管2,内管2一端内径扩大,内管2另一端外径缩小,内管2一端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另一端缩小后的外径,另,外管1内径扩大的一端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二根导向杆3,导向杆3处于外管1与内管2间的空隙中,导向杆3略露出管口,这样便于连接,又,外管1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标记4、5,在连接时只需将连接标记4、5对齐,即可完成连接。当然在本技术中,导向杆3也可设置在外管1内径不变的一端,只要做如下等同变换即可,为内管2一端与扩大内径的外管1一端平齐,内管2另一端处在内径不变的外管1一端内,即可。再,在本技术中,导向杆3也可以设在内管2间的空隙中,等。本技术使用过程为把导向杆3插入另一根外管1内径不变的一端的内管2间相应空隙中,即可完成连接,也可把两根护套管一端相应连接标记4、5对齐,插入即可。因此使用本技术既方便又快捷,且施工质量高。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外管(1)一端内径扩大,其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外管(1)另一端的外径,外管(1)内设有若干个内管(2),内管(2)一端内径扩大,内管(2)另一端外径缩小,内管(2)一端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另一端缩小后的外径,其特征在于外管(1)一端内腔中设有至少二根导向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其特征在于导向杆(3)设在外管(1)与内管(2)间的空隙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其特征在于导向杆(3)设在外管(1)内径扩大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其特征在于外管(1)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标记(4、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外管1一端内径扩大,其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外管1另一端的外径,外管1内设有若干个内管2,内管2一端内径扩大,内管2另一端外径缩小,另,外管1一端内腔中设有至少二根导向杆3。由于设置了导向杆3,所以连接时,只需将小头一端的内管2间相应空隙套在导向杆3上,即可完成连接;因此,使用本技术施工时,既可提高管子的连接速度,又可确保施工质量。文档编号G02B6/44GK2442283SQ0022188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益新 申请人:昆山光通塑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蜂窝光缆护套管,外管(1)一端内径扩大,其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外管(1)另一端的外径,外管(1)内设有若干个内管(2),内管(2)一端内径扩大,内管(2)另一端外径缩小,内管(2)一端扩大后的内径稍大于另一端缩小后的外径,其特征在于:外管(1)一端内腔中设有至少二根导向杆(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光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