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16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凝器,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中空柱状壳体及与之固定的顶盖和底盖;壳体内底部位置设置有盘状进气管,盘状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壳体侧壁,该盘状进气管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气孔,底盖底端设置有出料口;壳体与顶盖相接处设置有挡板;挡板与盘状进气管之间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换热板组,换热板组一端与冷却液进液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出液口相连通,该换热板组包括若干串联的换热板,每个换热板两侧板面上均设置有阶梯状凸起,若干导流槽从上至下贯穿阶梯状凸起;顶盖端部设置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换热效率高,不易堵塞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冷凝器
本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冷凝器。
技术介绍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乙烯等成分进行冷凝的冷凝器却存在如下问题,为了达到良好的换热效果,一般将冷凝器的体积设置的较大,但该设计占地面积大;或为了节省占地空间,将冷凝器的冷凝管径设置的很小,虽然这样换热效率很高但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换热效率高,不易堵塞的新型冷凝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冷凝器,包括中空柱状壳体及与之固定的顶盖和底盖;所述壳体内底部位置设置有盘状进气管,所述盘状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壳体侧壁,该盘状进气管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底盖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与顶盖相接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位于第一挡板上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右侧与壳体留有空隙,所述第二挡板左侧与壳体留有空隙;所述挡板与盘状进气管之间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换热板组,所述换热板组一端与冷却液进液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出液口相连通,该换热板组包括若干串联的换热板,每个换热板两侧板面上均设置有阶梯状凸起,若干导流槽从上至下贯穿阶梯状凸起;所述顶盖端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顶盖上安装有压力表。所述冷却液为冷却水。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时,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盘状进气管,然后通过盘状进气管底部的若干气孔进入壳体内,气孔位置朝下避免了冷凝后的液体通过气孔进入盘状进气管,且能更均匀的大量的让气体进入冷凝器内,提高冷凝效率。进入壳体的气体经倾斜设置的换热板组换热冷凝,通过换热板上的导流槽导流至底部的出料口流出,由于换热板数量很多,倾斜设置,且两侧板面上均设置有阶梯状凸起,提高了接触冷凝面积,同时,挡板的设计减缓的气体的流通的速度,提高了换热效率。此外,本技术没有细小冷凝管的设计,不易堵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换热效率高,不易堵塞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顶盖3、底盖4、盘状进气管5、进气口6、气孔7、出料口8、第一挡板9、第二挡板10、冷却液进液口11、冷却液出液口12、换热板13、阶梯状凸起14、导流槽15、出气口16、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冷凝器,包括中空柱状壳体1及与之固定的顶盖2和底盖3;壳体1内底部位置设置有盘状进气管4,盘状进气管4的进气口5位于壳体1侧壁,该盘状进气管4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气孔6,底盖3底端设置有出料口7;壳体1与顶盖2相接处设置有挡板,挡板包括第一挡板8和位于第一挡板8上方的第二挡板9,第一挡板8右侧与壳体1留有空隙,第二挡板9左侧与壳体1留有空隙;挡板与盘状进气管4之间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换热板组,换热板组一端与冷却液进液口10相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出液口11相连通,该换热板组包括若干串联的换热板12,每个换热板12两侧板面上均设置有阶梯状凸起13,若干导流槽14从上至下贯穿阶梯状凸起;顶盖2端部设置有出气口15,顶盖2上安装有压力表16,冷却液为冷却水。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时,气体从进气口5进入盘状进气管4,然后通过盘状进气管4底部的若干气孔6进入壳体1内,气孔6位置朝下避免了冷凝后的液体通过气孔6进入盘状进气管4,且能更均匀的大量的让气体进入冷凝器内,提高冷凝效率。进入壳体1的气体经倾斜设置的换热板组换热冷凝,通过换热板12上的导流槽14导流至底部的出料口7流出,由于换热板12数量很多,倾斜设置,且两侧板面上均设置有阶梯状凸起13,提高了接触冷凝面积,同时,挡板的设计减缓的气体的流通的速度,提高了换热效率。此外,本技术没有细小冷凝管的设计,不易堵塞。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柱状壳体及与之固定的顶盖和底盖;所述壳体内底部位置设置有盘状进气管,所述盘状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壳体侧壁,该盘状进气管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底盖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与顶盖相接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位于第一挡板上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右侧与壳体留有空隙,所述第二挡板左侧与壳体留有空隙;所述挡板与盘状进气管之间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换热板组,所述换热板组一端与冷却液进液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出液口相连通,该换热板组包括若干串联的换热板,每个换热板两侧板面上均设置有阶梯状凸起,若干导流槽从上至下贯穿阶梯状凸起;所述顶盖端部设置有出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柱状壳体及与之固定的顶盖和底盖;所述壳体内底部位置设置有盘状进气管,所述盘状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壳体侧壁,该盘状进气管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底盖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与顶盖相接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位于第一挡板上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右侧与壳体留有空隙,所述第二挡板左侧与壳体留有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英李业庆董炜亮王晓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