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10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太阳能、换热器和第一循环泵的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系统;依次循环连接的换热器、第一水箱和第二循环泵的换热器水箱循环系统;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水箱、蒸发器和第三循环泵的蒸发器水箱循环系统;依次循环连接的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的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二水箱、冷凝器和第五循环泵的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联合太阳能集热器与空气能热泵,并在极端天气时辅助电辅热,实现了多种能源优势互补的装置,能够缓解制热时的能量衰减,提高系统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气源热泵供暖
,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系统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这给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难度。为了使太阳能成为连续、稳定的能源,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形成大量有效利用的潜热,避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实现节能的目的,就必须很好地解决蓄能问题,即把晴朗白天的太阳辐射能尽量贮存起来,以供夜间或阴雨天使用。另一方面,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环境温度大幅下降时制热量衰减很大,系统能效降低。为解决上述太阳能受环境影响问题,单独使用时使用率不高,同时空气源热泵在极端环境下能效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文件提出联合太阳能集热器与空气能热泵,并在极端天气时辅助电辅热,实现多种能源优势互补的系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通过太阳能集热器与空气源热泵联合,充分利用太阳能潜热,提高空气源蒸发温度的系统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低温环境下蒸发温度低,空气能热泵能效低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系统、换热器水箱循环系统、蒸发器水箱循环系统、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和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太阳能、换热器和第一循环泵组成;所述换热器出口与第一循环泵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出口与太阳能连接;所述换热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换热器、第一水箱和第二循环泵组成;所述第一水箱出口与第二循环泵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泵出口与换热器连接;所述蒸发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水箱、蒸发器和第三循环泵组成;所述蒸发器出口与第三循环泵进口连接;所述第三循环泵出口与第一水箱入口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组成;所述蒸发器出口与压缩机进口连接;所述压缩机出口与冷凝器进口连接;所述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二水箱、冷凝器和第五循环泵组成;所述第二水箱出口与第五循环泵入口连接;所述第五循环泵出口与冷凝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箱底部设置有一进水管和一侧回管,自来水通过水处理设备从进水管注入第一水箱,用户侧回水通过侧回管上的第四循环泵注入第一水箱。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箱上方设置有侧供管,侧供管用于向用户提供热水。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中,第二水箱上设置有感温包;所述感温包用于监测第二水箱中的水温。进一步地,所述凝器水箱循环系统中,冷凝器和第五循环泵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电辅热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电辅热系统用于对流入第二水箱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电辅热系统两端设置有电动辅热阀。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中,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设置有节流阀。进一步地,所述电辅热系统为电盘管。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由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系统、换热器水箱循环系统、蒸发器水箱循环系统、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和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组成,通过联合太阳能集热器与空气能热泵,并在极端天气时辅助电辅热,实现了多种能源优势互补的装置,能够缓解制热时的能量衰减,提高系统能效。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太阳能,2-换热器,3-第一水箱,4-蒸发器,5-冷凝器,6-压缩机,7-第二水箱,8-水处理设备,9-感温包,10-电辅热系统,11-第一循环泵,12-第二循环泵,13-第三循环泵,14-第四循环泵,15-第五循环泵,16-节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系统、换热器水箱循环系统、蒸发器水箱循环系统、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和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通的是制冷剂,其余通的是水循环;系统利用两个水箱和五个循环,将能量收集并有效利用,结合电辅热实现多能结合,多能互补;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太阳能1、换热器2和第一循环泵11组成;换热器2出口与第一循环泵11进口连接;第一循环泵11出口与太阳能1连接;换热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换热器2、第一水箱3和第二循环泵12组成;第一水箱3出口与第二循环泵12进口连接;第二循环泵12出口与换热器2连接;蒸发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水箱3、蒸发器4和第三循环泵13组成;蒸发器4出口与第三循环泵13进口连接;第三循环泵13出口与第一水箱3入口连接;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冷凝器5、蒸发器4和压缩机6组成;蒸发器4出口与压缩机6进口连接;压缩机6出口与冷凝器5进口连接;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二水箱7、冷凝器5和第五循环泵15组成;第二水箱7出口与第五循环泵15入口连接;第五循环泵15出口与冷凝器5连接。其中,第一水箱3底部设置有一进水管和一侧回管,自来水通过水处理设备8从进水管注入第一水箱3,水处理设备8能够净化流入水箱内部水,确保水能够正常被用户使用,用户侧回水通过侧回管上的第四循环泵14注入第一水箱3,然后和第一水箱3的水混合后压入水箱供用户使用。其中,第二水箱7上方设置有侧供管,侧供管用于向用户提供热水。其中,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中,第二水箱7上设置有感温包9;感温包9用于监测第二水箱7中的水温,如果水温低于设计温度,启动第三循环泵13和第五循环泵15,即:空气能热泵循环开启,压缩机通电,使得冷凝器中的冷凝盘管放热,放出的热量传递给第二水箱7使得第二水箱7中的水温升高。其中,凝器水箱循环系统中,冷凝器5和第五循环泵15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电辅热系统10;其中,电辅热系统10用于对流入第二水箱7的水进行加热;电辅热系统10两端设置有电动辅热阀。其中,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中,冷凝器5和蒸发器4之间设置有节流阀16。其中,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系统、换热器水箱循环系统、蒸发器水箱循环系统、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和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n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太阳能(1)、换热器(2)和第一循环泵(11)组成;所述换热器(2)出口与第一循环泵(11)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11)出口与太阳能(1)连接;/n所述换热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换热器(2)、第一水箱(3)和第二循环泵(12)组成;所述第一水箱(3)出口与第二循环泵(12)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泵(12)出口与换热器(2)连接;/n所述蒸发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水箱(3)、蒸发器(4)和第三循环泵(13)组成;所述蒸发器(4)出口与第三循环泵(13)进口连接;所述第三循环泵(13)出口与第一水箱(3)入口连接;/n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冷凝器(5)、蒸发器(4)和压缩机(6)组成;所述蒸发器(4)出口与压缩机(6)进口连接;所述压缩机(6)出口与冷凝器(5)进口连接;/n所述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二水箱(7)、冷凝器(5)和第五循环泵(15)组成;所述第二水箱(7)出口与第五循环泵(15)入口连接;所述第五循环泵(15)出口与冷凝器(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系统、换热器水箱循环系统、蒸发器水箱循环系统、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和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太阳能(1)、换热器(2)和第一循环泵(11)组成;所述换热器(2)出口与第一循环泵(11)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11)出口与太阳能(1)连接;
所述换热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换热器(2)、第一水箱(3)和第二循环泵(12)组成;所述第一水箱(3)出口与第二循环泵(12)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泵(12)出口与换热器(2)连接;
所述蒸发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水箱(3)、蒸发器(4)和第三循环泵(13)组成;所述蒸发器(4)出口与第三循环泵(13)进口连接;所述第三循环泵(13)出口与第一水箱(3)入口连接;
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冷凝器(5)、蒸发器(4)和压缩机(6)组成;所述蒸发器(4)出口与压缩机(6)进口连接;所述压缩机(6)出口与冷凝器(5)进口连接;
所述冷凝器水箱循环系统由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二水箱(7)、冷凝器(5)和第五循环泵(15)组成;所述第二水箱(7)出口与第五循环泵(15)入口连接;所述第五循环泵(15)出口与冷凝器(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源有效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贤平杭文斌华青梅段蒙杨旭余伟徐根山吴双虎
申请(专利权)人: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