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源能机组智能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66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源能机组智能装备,涉及地源能技术领域;用户侧的冷冻水循环水泵的回水管通过阀门与冷冻水存储箱连接,冷冻水存储箱的下端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一的进水端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出水端与地埋管换热器一连接,地埋管换热器一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地源进水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地源出水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冻水循环泵的进水口、冷水控制阀的一端连接,且冷冻水循环泵的进水口前端安装有阀门,冷水控制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混合水箱的上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供热与供冷,且日常用水能够直接使用,便于设置日常用水的温度;使用方便,操作简便,能够节省时间,结构简单,能够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源能机组智能装备
本技术属于地源能
,具体涉及一种地源能机组智能装备。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居住生活条件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带来城镇各类建筑供暖、供冷以及供热水的需求不断增多。传统的建筑供冷系统是由中央空调或小型单体空调系统来实现,供暖及供热水则多由集中供热系统来完成。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占到30%以上,而供热空调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70%。这些建筑用能每年会消耗掉大量的化石能源,而现有的供暖、供冷、供热水装置大多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同时也加重了大气污染。在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受到全球普遍关注的今天,传统的供能系统显然无法满足要求。而构建基于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清洁、高效、科学用能的复合供能系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有效途径。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建筑供能系统被认为是当前比较合理的同时实现供暖、供冷及供热水的用能方式;但是现有的地能源机组在使用时其控制较为复杂,同时在使用时稳定性差,用户水均为热水排出,导致在使用时不方便,且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地能源机组在使用时其控制较为复杂,同时在使用时稳定性差,用户水均为热水排出,导致在使用时不方便,且浪费时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源能机组智能装备。本技术的一种地源能机组智能装备,包括地源热泵机组一、地埋管换热器一、冷冻水存储箱、冷水控制阀、地源热泵机组二、地埋管换热器二、储热水箱、太阳能集热器、混合水箱、热水控制阀、冷冻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用户侧的冷冻水循环水泵的回水管通过阀门与冷冻水存储箱连接,冷冻水存储箱的下端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一的进水端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出水端与地埋管换热器一连接,地埋管换热器一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地源进水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地源出水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冻水循环泵的进水口、冷水控制阀的一端连接,且冷冻水循环泵的进水口前端安装有阀门,冷水控制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混合水箱的上端连接,用户侧的热水循环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阀门与地源热泵机组二的地源出水连接,储热水箱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二的进水端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二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地埋管换热器二连接,地埋换热器二通过管道与切换阀的1口连接,切换阀的2口、3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储热水箱、地源热泵机组二的地源进口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二的地源出口通过管道、阀门与热水循环泵的进水口连接,储热水箱通过管道、热水循环泵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储热水箱通过管道、阀门与热水循环泵的回水口连接,储热水箱通过管道、热水控制阀与混合水箱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冷冻水存储箱、储热水箱、混合水箱均为保温式水箱。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能够实现供热与供冷,且日常用水能够直接使用,便于设置日常用水的温度;二、使用方便,操作简便,能够节省时间,结构简单,能够节省能源。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源热泵机组一;2-地埋管换热器一;3-冷冻水存储箱;4-冷水控制阀;5-地源热泵机组二;6-地埋管换热器二;7-储热水箱;8-太阳能集热器;9-混合水箱;10-热水控制阀;11-冷冻水循环泵;12-热水循环泵;61-切换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地源热泵机组一1、地埋管换热器一2、冷冻水存储箱3、冷水控制阀4、地源热泵机组二5、地埋管换热器二6、储热水箱7、太阳能集热器8、混合水箱9、热水控制阀10、冷冻水循环泵11、热水循环泵12;用户侧的冷冻水循环水泵11的回水管通过阀门与冷冻水存储箱3连接,冷冻水存储箱3的下端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一1的进水端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一1的出水端与地埋管换热器一2连接,地埋管换热器一2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一1的地源进水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一1的地源出水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冻水循环泵11的进水口、冷水控制阀4的一端连接,且冷冻水循环泵11的进水口前端安装有阀门,冷水控制阀4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混合水箱9的上端连接,用户侧的热水循环泵12的进水端通过管道、阀门与地源热泵机组二5的地源出水连接,储热水箱7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二5的进水端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二5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地埋管换热器二6连接,地埋换热器二6通过管道与切换阀61的1口连接,切换阀61的2口、3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储热水箱7、地源热泵机组二5的地源进口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二5的地源出口通过管道、阀门与热水循环泵12的进水口连接,储热水箱7通过管道、热水循环泵与太阳能集热器8连接,储热水箱7通过管道、阀门与热水循环泵12的回水口连接,储热水箱7通过管道、热水控制阀10与混合水箱9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冻水存储箱3、储热水箱7、混合水箱9均为保温式水箱。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水箱9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当在夏天需要供冷时,由地源热泵机组一1、地埋管换热器一2、冷冻水存储箱3、冷水控制阀4、冷冻水循环泵11构成一个循环的封闭空间,当在冬天需要供热时,地源热泵机组二5、地埋管换热器二6、储热水箱7、太阳能集热器8、热水循环泵12构成一个循环的供热空间,其工作原理与现有的原理一致,采用了混合水箱9来实现热水与冷水的混合,其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温度,而液位传感器检测位置,在需要补冷水时,通过冷水控制阀4打开来进行补水,当需要补热水时,通过打开热水控制阀10来实现补充热水,其混合水箱9上安装有循环泵,其能够实现水的循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源能机组智能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源热泵机组一、地埋管换热器一、冷冻水存储箱、冷水控制阀、地源热泵机组二、地埋管换热器二、储热水箱、太阳能集热器、混合水箱、热水控制阀、冷冻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用户侧的冷冻水循环水泵的回水管通过阀门与冷冻水存储箱连接,冷冻水存储箱的下端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一的进水端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出水端与地埋管换热器一连接,地埋管换热器一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地源进水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地源出水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冻水循环泵的进水口、冷水控制阀的一端连接,且冷冻水循环泵的进水口前端安装有阀门,冷水控制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混合水箱的上端连接,用户侧的热水循环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阀门与地源热泵机组二的地源出水连接,储热水箱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二的进水端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二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地埋管换热器二连接,地埋换热器二通过管道与切换阀的1口连接,切换阀的2口、3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储热水箱、地源热泵机组二的地源进口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二的地源出口通过管道、阀门与热水循环泵的进水口连接,储热水箱通过管道、热水循环泵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储热水箱通过管道、阀门与热水循环泵的回水口连接,储热水箱通过管道、热水控制阀与混合水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能机组智能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源热泵机组一、地埋管换热器一、冷冻水存储箱、冷水控制阀、地源热泵机组二、地埋管换热器二、储热水箱、太阳能集热器、混合水箱、热水控制阀、冷冻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用户侧的冷冻水循环水泵的回水管通过阀门与冷冻水存储箱连接,冷冻水存储箱的下端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一的进水端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出水端与地埋管换热器一连接,地埋管换热器一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地源进水连接,地源热泵机组一的地源出水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冻水循环泵的进水口、冷水控制阀的一端连接,且冷冻水循环泵的进水口前端安装有阀门,冷水控制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混合水箱的上端连接,用户侧的热水循环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阀门与地源热泵机组二的地源出水连接,储热水箱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鑫振景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