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包括具有流体通道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内设有一端位于流体通道内的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周向外壁与流体通道紧密连接且能够沿着流体通道轴向移动,所述的活塞杆的另一端抵靠有至少一个板簧体,且所述的板簧体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连有预紧力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弹性件占用空间小,且为弹力范围为非线性变化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
本技术属于液压
,尤其涉及一种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
技术介绍
液压阻尼器,是机械系统在运动中,通过阻尼器中的活塞运动,迫使阻尼筒中的液体流过阻尼元件小孔或缝隙,或二者的结合,使液体分子之间相互挤压、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掉,产生阻尼作用。液压阻尼器的优点是阻尼力大,阻尼系数调整较方便,使用寿命长,散热好。液压阻尼器常用于控制冲击性的流体振动,如主汽门快速关闭、安全阀排放、水锤、破管等冲击激扰。然而现有的具有弹性件的液压阻尼器的弹性件基本采用多个螺旋弹簧相联结的方式,在轴向方向占用空间大,且螺旋弹簧的弹力范围为线性变化。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差动液压阻尼器[申请号:201811517461.0],该专利技术专利包括:带有外筒耳环的外筒,通过端盖及其环形密封件密封在外筒限制腔中的补油腔,通过补油腔筒端被密封隔墙分隔的差动腔内筒,通过端盖和密封隔墙装配孔,限制在补油腔与差动腔内筒内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带有耳环接头的活塞杆,其上的轴颈端上制有相连的中空延展体及其自由端壁相连的阻尼活塞,活塞杆的中空延展体内装配有伸入所述阻尼活塞台阶孔中,被彼此分隔的串联环阻尼阀及其装配在所述阻尼活塞轴端台阶孔中心的单向止回阀,阻尼活塞将上述差动腔内筒分为有杆阻尼腔和无杆阻尼腔,中空延展体可滑动地设置在补油腔通道内以延展和延展到差动腔内筒中。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弹性件占用空间大,且为弹力范围为线性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弹性件占用空间小,且为弹力范围为非线性变化的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包括具有流体通道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内设有一端位于流体通道内的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周向外壁与流体通道紧密连接且能够沿着流体通道轴向移动,所述的活塞杆的另一端抵靠有至少一个板簧体,且所述的板簧体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连有预紧力调节机构。活塞杆通过板簧体与预紧力调节机构相连接,相比于螺旋弹簧,板簧体的弹力刚度范围为非线性变化,调节范围更大,并且可以根据刚度要求设置不同数量的板簧体进行叠加,设置方便;并且相比于螺旋弹簧能够减少占用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在上述的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中,所述的活塞杆远离流体通道的一端延伸有扩口部,所述的扩口部位于固设在安装座上的壳体内,所述的壳体中部开有调节腔室,所述的调节腔室和流体通道同轴设置。这里的活塞杆的扩口部的周向外侧抵靠于调节腔室内壁且能沿着调节腔室轴向往复移动。在上述的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中,所述的预紧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调节腔室内且能沿着调节腔室轴向移动的抵靠板,所述的板簧体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抵靠板和扩口部,所述的抵靠板上连接有调节座,所述的调节座一端位于调节腔室内,另一端伸出于壳体。通过轴向调整调节座在调节腔室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抵靠板和扩口部之间的轴向空间,从而改变设置在抵靠板和扩口部之间的板簧体的弹性刚度。在上述的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中,所述的调节座和壳体螺纹连接,且当调节座转动时该调节座能够沿着相对调节腔室轴向移动。调节座与壳体采用螺纹连接,调节方便,且调节后的相对轴向位置稳定。在上述的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中,所述的壳体和安装座呈分体式结构,且所述的壳体与安装座之间设有还设有密封结构。这里的壳体和安装座呈分体式结构,壳体可拆卸,便于调节腔室内的板簧体调节和数量布置。在上述的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中,所述的壳体和安装座可拆卸式固定插接,所述的壳体插接于开设在安装座上的插孔内,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插孔内的O型圈,所述的壳体的插入端抵靠于O型圈。在上述的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中,所述的流体通道与液压管路相连通,且所述的安装座前端设有插接部。本装置通过插接部插装在具有液压管路的结构体上,安装后液压管路与流体通道相连通,液压脉冲冲击活塞杆。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的优点在于:1、板簧体的弹力刚度范围为非线性变化,调节范围更大。2、相比于螺旋弹簧能够减少占用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并可叠层或并排设置多个不同刚度的板弹簧,使整个阻尼器的发挥效果的压力范围变宽。3、调节座采用螺纹连接,调节方便,且调节后的相对轴向位置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多个板簧体并排设置的结构剖视图;图中,流体通道1、安装座2、活塞杆3、板簧体4、预紧力调节机构5、扩口部6、壳体7、调节腔室8、抵靠板9、调节座10、插孔11、O型圈12、液压管路13、插接部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包括具有流体通道1的安装座2,安装座2上内设有一端位于流体通道1内的活塞杆3,活塞杆3的周向外壁与流体通道1紧密连接且能够沿着流体通道1轴向移动,活塞杆3的另一端抵靠有至少一个板簧体4,且板簧体4远离活塞杆3的一端连有预紧力调节机构5。活塞杆3通过板簧体4与预紧力调节机构5相连接,相比于螺旋弹簧,板簧体4的弹力刚度范围为非线性变化,调节范围更大,并且可以根据刚度要求设置不同数量的板簧体4进行叠加,设置方便;并且相比于螺旋弹簧能够减少占用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优选地,活塞杆3远离流体通道1的一端延伸有扩口部6,扩口部6位于固设在安装座2上的壳体7内,壳体7中部开有调节腔室8,调节腔室8和流体通道1同轴设置,这里的活塞杆3的扩口部6的周向外侧抵靠于调节腔室8内壁且能沿着调节腔室8轴向往复移动。进一步地,预紧力调节机构5包括设置在调节腔室8内且能沿着调节腔室8轴向移动的抵靠板9,板簧体4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抵靠板9和扩口部6,抵靠板9上连接有调节座10,调节座10一端位于调节腔室8内,另一端伸出于壳体7。通过轴向调整调节座10在调节腔室8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抵靠板9和扩口部6之间的轴向空间,从而改变设置在抵靠板9和扩口部6之间的板簧体4的弹性刚度。调节座10和壳体7螺纹连接,且当调节座10转动时该调节座10能够沿着相对调节腔室8轴向移动,调节座10与壳体7采用螺纹连接,调节方便,且调节后的相对轴向位置稳定。更进一步地,壳体7和安装座2呈分体式结构,且壳体7与安装座2之间设有还设有密封结构,这里的壳体7和安装座2呈分体式结构,壳体7可拆卸,便于调节腔室8内的板簧体4调节和数量布置。壳体7和安装座2可拆卸式固定插接,壳体7插接于开设在安装座2上的插孔11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插孔11内的O型圈12,壳体7的插入端抵靠于O型圈12。此外,流体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包括具有流体通道(1)的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2)上内设有一端位于流体通道(1)内的活塞杆(3),所述的活塞杆(3)的周向外壁与流体通道(1)紧密连接且能够沿着流体通道(1)轴向移动,所述的活塞杆(3)的另一端抵靠有至少一个板簧体(4),且所述的板簧体(4)远离活塞杆(3)的一端连有预紧力调节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包括具有流体通道(1)的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2)上内设有一端位于流体通道(1)内的活塞杆(3),所述的活塞杆(3)的周向外壁与流体通道(1)紧密连接且能够沿着流体通道(1)轴向移动,所述的活塞杆(3)的另一端抵靠有至少一个板簧体(4),且所述的板簧体(4)远离活塞杆(3)的一端连有预紧力调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3)远离流体通道(1)的一端延伸有扩口部(6),所述的扩口部(6)位于固设在安装座(2)上的壳体(7)内,所述的壳体(7)中部开有调节腔室(8),所述的调节腔室(8)和流体通道(1)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渐变刚度板弹簧的压力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紧力调节机构(5)包括设置在调节腔室(8)内且能沿着调节腔室(8)轴向移动的抵靠板(9),所述的板簧体(4)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抵靠板(9)和扩口部(6),所述的抵靠板(9)上连接有调节座(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瑞忠,朱日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