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及可控震源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93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及可控震源发动机,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呈立方体状结构,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包括:顶罩框;两个第一侧面罩框,间隔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侧面罩框的顶部均与顶罩框连接;两个第二侧面罩框,间隔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二侧面罩框的顶部均与顶罩框连接,两个第一侧面罩框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的侧边对应连接;消音棉夹层,顶罩框、两个第一侧面罩框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内均设置有消音棉夹层。通过设置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可以将该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用于可控震源发动机,能够降低施工噪音,根据人机工程学,达到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使可控震源能够在城区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及可控震源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地震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及可控震源发动机。
技术介绍
地震勘探是人工产生震动波,通过接收、观测、分析地层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性质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城区地震勘探人工激发地震波主要通过可控震源设备进行,地震信息的采集由布设在地表的地震电缆、检波器和地震仪器接收。随着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开始涉足大型城区。然而,可控震源属于开放性的结构,发动机整个暴露在外,施工过程中发动机噪音大,严重影响人们的休息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及可控震源发动机,以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呈立方体状结构,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包括:顶罩框;两个第一侧面罩框,间隔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侧面罩框的顶部均与顶罩框连接;两个第二侧面罩框,间隔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二侧面罩框的顶部均与顶罩框连接,两个第一侧面罩框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的侧边对应连接;消音棉夹层,顶罩框、两个第一侧面罩框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内均设置有消音棉夹层。进一步地,消音棉夹层的厚度为4~6cm。进一步地,顶罩框的侧边与其中一个第二侧面罩框的侧边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钢条。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钢条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大小为40°~50°。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钢条的长度为15~25cm。进一步地,顶罩框的侧边与另外一个第二侧面罩框的侧边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钢条。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钢条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大小为40°~50°。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钢条的长度为15~25cm。进一步地,顶罩框、两个第一侧面罩框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均采用钢材制成。进一步地,第一侧面罩框和/或第二侧面罩框上设置有用于与可控震源发动机连接的连接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控震源发动机,包括上述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上述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设置在可控震源发动机的机身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可以将该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用于可控震源发动机,能够降低施工噪音,根据人机工程学,达到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使可控震源能够在城区作业。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顶罩框;2、第一侧面罩框;3、第二侧面罩框;4、第一连接钢条;5、第二连接钢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呈立方体状结构,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包括顶罩框1、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和消音棉夹层。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间隔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的顶部均与顶罩框1连接。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间隔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的顶部均与顶罩框1连接,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的侧边对应连接。顶罩框1、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内均设置有消音棉夹层。通过设置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可以将该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用于可控震源发动机,能够降低施工噪音,根据人机工程学,达到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使可控震源能够在城区作业。消音棉夹层的厚度为4~6cm。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消音棉夹层的厚度为5mm。设置消音棉夹层可以降低噪音,上述消音棉夹层的厚度设置为5mm为最佳降噪厚度,过厚降噪效果并不明显,过薄则起不到预期降噪效果。顶罩框1的侧边与其中一个第二侧面罩框3的侧边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钢条4。顶罩框1的侧边与另外一个第二侧面罩框3的侧边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钢条5。设置第一连接钢条4和第二连接钢条5,可以增加连接稳定性,提高整体结构刚性。同时在图1所示位置设置上述第一连接钢条4和第二连接钢条5,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共振,起到降噪的目的。优选地,第一连接钢条4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大小为40°~50°。第一连接钢条4的长度为15~25cm。第二连接钢条5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大小为40°~50°。第二连接钢条5的长度为15~25cm。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钢条4和第二连接钢条5结构相同,第一连接钢条4长度为20cm,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小为45°。顶罩框1、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均采用钢材制成,以保证支撑强度。在一种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面罩框2和/或第二侧面罩框3上设置有用于与可控震源发动机连接的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可以为螺纹连接孔或者卡接凸起等,以保证第一侧面罩框2和/或第二侧面罩框3能够连接在可控震源发动机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控震源发动机,上述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设置在可控震源发动机的机身外,以将机身整体罩设在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内,保证噪音不会外泄,实现降噪的目的。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可以将该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用于可控震源发动机,能够降低施工噪音,根据人机工程学,达到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使可控震源能够在城区作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技术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技术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呈立方体状结构,所述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包括:/n顶罩框(1);/n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间隔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的顶部均与顶罩框(1)连接;/n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间隔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的顶部均与顶罩框(1)连接,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的侧边对应连接;/n消音棉夹层,顶罩框(1)、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内均设置有所述消音棉夹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呈立方体状结构,所述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包括:
顶罩框(1);
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间隔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的顶部均与顶罩框(1)连接;
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间隔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的顶部均与顶罩框(1)连接,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的侧边对应连接;
消音棉夹层,顶罩框(1)、两个第一侧面罩框(2)和两个第二侧面罩框(3)内均设置有所述消音棉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棉夹层的厚度为4~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其特征在于,顶罩框(1)的侧边与其中一个第二侧面罩框(3)的侧边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钢条(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钢条(4)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大小为40°~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震源发动机噪音衰减罩,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钢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树敏刘旺白旭明杜武智张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