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93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外部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散热盘体,散热盘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散热盘体对称设置,相互扣接固定,两个散热盘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的冷却腔体,腔体中安装有圆形的隔板,隔板将两个散热盘体形成的腔体一分为二,隔板套设在空心转轴上,隔板的圆形边缘与散热盘体固接,隔板靠近外边缘处开设有第一透液孔;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叶片;空心转轴上装配有抽水叶轮,抽水叶轮设置在叶轮外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散热器,可以实现自转,以实现强风降温,不需要额外配备散热风扇,即能降温;结构简单合理,可以降低装配难度,确保散热器密封、散热效果以及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散热器,属于散热器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散热设备有利于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的发挥。散热器是用于汽车水冷发动机系统中的重要降温部件。通常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从而对发动机冷却液达到降温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散热器固定设置,通过配备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风扇产生强风以进行散热器内冷却液的散热;2.多采用管片式散热芯、管带式散热芯以及板式散热器芯,导致散热器零部件多、焊缝多,工艺复杂,容易因焊接不良、装配质量不良出现泄漏问题,一旦散热器泄漏将对发动机造成严重的损失。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散热器,可以实现自转,以实现强风降温,不需要额外配备散热风扇,即能降温;结构简单合理,可以降低装配难度,确保散热器密封、散热效果以及结构强度。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外部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散热盘体;所述空心转轴上开设有进液孔和回液孔,进液孔和回液孔之间设置有封堵板;所述散热盘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散热盘体对称设置,相互扣接固定,两个散热盘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的冷却腔体,其中一个散热盘体外部固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套,另一个散热盘体的外部设置有叶轮外壳体和第二轴套;两个散热盘体的腔体中安装有圆形的隔板,隔板将两个散热盘体形成的腔体一分为二,隔板套设在空心转轴上,隔板的圆形边缘与散热盘体固接,隔板靠近外边缘处开设有第一透液孔;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叶片;所述空心转轴上装配有抽水叶轮,抽水叶轮设置在叶轮外壳体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转轴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液的出口相连接,空心转轴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液的回流口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和回液孔的数量为多个,均呈圆周均布。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盘体、叶轮外壳体和第二轴套同轴设置,叶轮外壳体的大径端与散热盘体固定连接,叶轮外壳体的小径端与第二轴套端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套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二轴套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设在空心转轴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液孔的数量为多个,呈圆周均布。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叶片与隔板固定连接,导流叶片上开设有流道;导流叶片、隔板及散热盘体同步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抽水叶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透液孔和回液孔,第二透液孔开设在散热盘体上。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发动机内的热冷却液进入空心转轴内,由进液孔处进入隔板一侧的导流叶片上,在离心作用下流至隔板的边缘,流动过程中热量传递至高速转动的散热盘体上,进行风冷散热,冷却液穿过隔板边缘的第一透液孔进入隔板另一侧的导流叶片上,抽水叶轮提供冷却液的输送动力来源,经风冷降温后的冷却液在抽水叶轮作用下,依次穿过第二透液孔、回液孔回流至空心转轴内,然后回流至发动机内,给发动机降温;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散热器,可以实现自转,在自转过程中产生强风,以对散热盘体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不需要额外配备散热风扇,即能完成降温过程;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散热器,结构简单合理,可以降低装配难度,确保散热器密封、散热效果以及结构强度。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冷却水的流向示意图;图4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空心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心转轴,11-进液孔,12-回液孔,13-封堵板;2-散热盘体,21-第一轴套,22-叶轮外壳体,23-第二轴套,24-第二透液孔;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隔板,51-第一透液孔,6-导流叶片,7-抽水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空心转轴1,空心转轴1的外部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散热盘体2。所述空心转轴1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液的出口相连接,空心转轴1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液的回流口相连接。所述空心转轴1上开设有进液孔11和回液孔12,进液孔11和回液孔12的数量为多个,均呈圆周均布的;进液孔11和回液孔12之间设置有封堵板13;空心转轴1的内腔用于冷却液的流动,封堵板13用于改变冷却液的流向。所述散热盘体2由导热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系数,散热盘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散热盘体2对称设置,相互扣接固定,两个散热盘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的冷却腔体。其中一个散热盘体2外部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套21,另一个散热盘体2的外部设置有叶轮外壳体22和第二轴套23,散热盘体2、叶轮外壳体22和第二轴套23同轴设置,叶轮外壳体22的大径端与散热盘体2固定连接,叶轮外壳体22的小径端与第二轴套23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套2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轴承3,第二轴套2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轴承4,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均套设在空心转轴1外部,两个散热盘体2通过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与空心转轴1转动连接。两个散热盘体2的腔体中安装有圆形的隔板5,隔板5将两个散热盘体2形成的腔体一分为二;隔板5套设在空心转轴1上,隔板5的圆形边缘与散热盘体2固定连接,隔板5靠近外边缘处开设有第一透液孔51,第一透液孔51的数量为多个,呈圆周均布,隔板5一侧的冷却液通过第一透液孔51进入的隔板5一侧。所述隔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叶片6,导流叶片6与隔板5固定连接,导流叶片6上开设有流道;导流叶片6、隔板5及散热盘体2同步转动;空心转轴1内的热冷却液由进液孔11处进入散热盘体2内在离心作用下流动,冷却液流动过程中热量传递至高速转动的散热盘体2上,进行风冷散热。所述空心转轴1上装配有抽水叶轮7,抽水叶轮7设置在叶轮外壳体22内部,抽水叶轮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透液孔24和回液孔12,第二透液孔24开设在散热盘体2上,回液孔12开设在空心转轴1上;抽水叶轮7将散热盘体2内腔降温后的冷却液抽至空心转轴1内导出,散热盘体2内腔的冷却液依次穿过第二透液孔24、回液孔12回流至空心转轴1导出。本技术中空心转轴1与抽水叶轮7同步转动,抽水叶轮7为冷却液提供输送动力来源。本技术中散热盘体2、隔板5与导流叶片6同步转动,实现对冷却液的离心风冷散热。本技术中空心转轴1的转速大于散热盘体2的转速。本技术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转轴(1),空心转轴(1)的外部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散热盘体(2);所述空心转轴(1)上开设有进液孔(11)和回液孔(12),进液孔(11)和回液孔(12)之间设置有封堵板(13);所述散热盘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散热盘体(2)对称设置,相互扣接固定,两个散热盘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的冷却腔体,其中一个散热盘体(2)外部固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套(21),另一个散热盘体(2)的外部设置有叶轮外壳体(22)和第二轴套(23);两个散热盘体(2)的腔体中安装有圆形的隔板(5),隔板(5)将两个散热盘体(2)形成的腔体一分为二,隔板(5)套设在空心转轴(1)上,隔板(5)的圆形边缘与散热盘体(2)固接,隔板(5)靠近外边缘处开设有第一透液孔(51);所述隔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叶片(6);所述空心转轴(1)上装配有抽水叶轮(7),抽水叶轮(7)设置在叶轮外壳体(22)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转轴(1),空心转轴(1)的外部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散热盘体(2);所述空心转轴(1)上开设有进液孔(11)和回液孔(12),进液孔(11)和回液孔(12)之间设置有封堵板(13);所述散热盘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散热盘体(2)对称设置,相互扣接固定,两个散热盘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的冷却腔体,其中一个散热盘体(2)外部固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套(21),另一个散热盘体(2)的外部设置有叶轮外壳体(22)和第二轴套(23);两个散热盘体(2)的腔体中安装有圆形的隔板(5),隔板(5)将两个散热盘体(2)形成的腔体一分为二,隔板(5)套设在空心转轴(1)上,隔板(5)的圆形边缘与散热盘体(2)固接,隔板(5)靠近外边缘处开设有第一透液孔(51);所述隔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叶片(6);所述空心转轴(1)上装配有抽水叶轮(7),抽水叶轮(7)设置在叶轮外壳体(22)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转轴(1)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液的出口相连接,空心转轴(1)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液的回流口相连接。


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中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华杰柴油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