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富强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矿井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923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煤矿矿井通风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的一端与增压泵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增压泵固定块的另一端与增压泵的一端曲面固定连接,增压泵的另一端与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增压泵的另一端曲面与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的中部曲面与风箱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风箱的一端中部与通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与雾化喷嘴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增压泵和喷嘴的配合,可以把水进行雾化,把雾化的水雾输送到矿道内的空气中,可以增加矿道内空气的湿度,净化空气中的灰尘,达到了增加矿道内湿度、减少空气内灰尘的效果,解决了矿道内干燥、空气中灰尘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矿井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
,具体为一种煤矿矿井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耗能的现如今,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资源,矿井进行煤矿的开采一般都比较深,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地温随深度增加而上升,围岩及落煤对风流的加热量增加显著,因此需采取局部降温措施,改善井下作业环境。目前采取的预防措施是采煤工作面通过增大风量,掘进工作面使用大功率局部通风机进行供风,提高风速来进行局部降温,并且随着煤炭的向外运输,粉尘和瓦斯含量也不断增大,严重威胁工人的声明安全,目前的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对矿井内加大通风量进行降温,此方法在降温效果上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矿井通风装置,具备了增加矿道内湿度、减少空气内灰尘、节省空间、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等优点,解决了矿道内干燥、空气中灰尘多、设备占用空间过大、增加工作人员非必要劳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增加矿道内湿度、减少空气内灰尘、节省空间、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矿井通风装置,包括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上表面的一端与增压泵固定块(20)的一端固定连接,增压泵固定块(20)的另一端与增压泵(19)的一端曲面固定连接,增压泵(19)的另一端与进水管(18)的一端固定连接,增压泵(19)的另一端曲面与出水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17)的中部曲面与风箱(7)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风箱(7)的一端中部与通风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17)的另一端与雾化喷嘴(5)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17)的另一端曲面与出水管固定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固定块(6)的另一端与风箱(7)的上侧内表面固定连接,风箱(7)的内表面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矿井通风装置,包括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上表面的一端与增压泵固定块(20)的一端固定连接,增压泵固定块(20)的另一端与增压泵(19)的一端曲面固定连接,增压泵(19)的另一端与进水管(18)的一端固定连接,增压泵(19)的另一端曲面与出水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17)的中部曲面与风箱(7)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风箱(7)的一端中部与通风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17)的另一端与雾化喷嘴(5)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17)的另一端曲面与出水管固定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固定块(6)的另一端与风箱(7)的上侧内表面固定连接,风箱(7)的内表面一侧与风机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风机支撑杆(4)一侧的中部曲面与风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风箱(7)的另一端与喇叭形通风口(2)的一端固定连接,喇叭形通风口(2)另一端的一侧与防护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
风箱(7)的下表面一端与风箱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风箱支撑杆(21)的另一端与底板(12)的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底板(12)上表面一侧的一端与拖拉杆固定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拖拉杆固定块(11)的另一端内部与拖拉杆(10)的一端套接,拖拉杆(10)的另一端曲面一侧与限位块(9)的一侧卡接,限位块(9)的一端与底板(12)上表面一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底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富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