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短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90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井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短节,包括:短节主体,所述短节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套管匹配连接的螺纹;封堵体,所述封堵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并与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封堵体为可溶性构件。在封隔器坐封完成后,通过提高套管内压力,将短节主体内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剪切,剪切后的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掉入井底,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在井下温度、液体环境完全溶解,不会造成井下堵塞。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套管短节,可节省钢丝投堵、取堵作业的时间及费用,并且剪切后的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的溶解,不会造成套管阻塞,实现了套管快速贯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短节
本技术涉及石油井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短节。
技术介绍
石油井下施工中,通过下入套管短节,投球或杆和钢丝作业送堵塞杆到专用短节中,进行密封和憋压,实现封隔器坐封是目前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广泛采用的完井工艺,尤其是在高压深井中应用普遍。这些通过封堵工具或坐封桥塞来将封堵装置封堵在套管短节的过程较为复杂,在封堵完成后,需要对投球或杆和钢丝作业送堵塞杆进行取堵作业,使整个施工工期增加,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管短节,便于取堵作业,实现套管快速贯通。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套管短节,包括:短节主体,所述短节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套管匹配连接的螺纹;封堵体,所述封堵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并与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封堵体为可溶性构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由于封堵体为可溶性构件,封隔器坐封完成后,通过提高套管内压力,将短节主体内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剪切,剪切后的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掉入井底,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在井下温度、液体环境完全溶解,不会造成井下堵塞。采用本技术的套管短节,可节省钢丝投堵、取堵作业的时间及费用,并且剪切后的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的溶解,不会造成套管阻塞,实现了套管快速贯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封堵体的周上和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封堵体通过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密封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密封环,进一步提高了短节主体的内表面与封堵体的密封效果,确保了密封的可靠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密封环为多个。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密封环实现了多层密封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封堵体通过螺钉或销钉与所述短节主体固定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钉或销钉来固定封堵体,在便于固定的同时,也便于在封隔器坐封完成后,对封堵体的剪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封堵体的一端为承压端,所述封堵体具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在所述承压端形成密封。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封堵体上设置轴向通孔,可以免除在短节下入过程中的频繁灌浆,后期可以通过投球打压的方式对轴向通孔的坐封封隔器和实现封堵体整体的剪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轴向通孔在所述承压端形成球座,所述球座用于承载封堵球并与其形成密封。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球座与封堵球的方式实现对轴向通孔的密封十分可靠。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球座为多个,多个所述球座的直径从所述承压端到所述封堵体的另一端依次变小。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球座为多个并依次变小,实现了多级密封的效果,在第一级密封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可以再进行第二级密封,确保了密封封堵的可靠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轴向通孔为锥孔,所述锥孔在所述承压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孔在所述封堵体的另一端的直径,所述锥孔用于承载封堵锥体并与其形成密封。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封堵锥体与锥孔的密封封堵,增大了密封封堵面,确保了封堵的可靠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封堵锥体贯穿于所述锥孔并于所述锥孔形成密封锥面。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封堵锥体贯穿于锥孔,使封堵锥体与锥孔形成的封堵锥面最大化,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封堵体的一端为承压端,所述短节主体在靠近所述承压端的螺纹为内螺纹,所述短节主体在靠近所述封堵体的另一端的螺纹为外螺纹。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短节主体靠近承压端的螺纹为内螺纹,使得套管在承压端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个方向上的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包括封堵球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四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四包括封堵锥体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六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短节主体,11、内螺纹,12、外螺纹,2、封堵体,21、轴向通孔,22、球座,3、密封环、4、螺钉,5、封堵球,6、封堵锥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一种套管短节,包括:短节主体1,所述短节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套管匹配连接的螺纹;封堵体2,所述封堵体2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节主体1的内表面,并与所述短节主体1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封堵体2为可溶性构件。其中,封堵体2为堵死结构,所述封堵体2通过螺钉4与所述短节主体1固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体2的周上和所述短节主体1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3个密封环3,所述封堵体2通过所述3个密封环3与所述短节主体1的内表面密封连接;其中,节主体的内表面设有凹槽,密封环3设置在凹槽里。其中,所述封堵体2的一端为承压端,所述短节主体1在靠近所述承压端的螺纹为内螺纹11,所述短节主体1在靠近所述封堵体2的另一端的螺纹为外螺纹1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由于封堵体2为可溶性构件,封隔器坐封完成后,通过提高套管内压力,将短节主体1内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2剪切,剪切后的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2掉入井底,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2在井下温度、液体环境完全溶解,不会造成井下堵塞。采用本技术的套管短节,可节省钢丝投堵、取堵作业的时间及费用,并且剪切后的可溶性构件的封堵体2的溶解,不会造成套管阻塞,实现了套管快速贯通。其中,可溶性构件是指其在相应矿化度的液体中能够溶解的构件。其中,多个密封环3实现了多层密封效果;通过螺钉4来固定封堵体2,在便于固定的同时,也便于在封隔器坐封完成后,对封堵体2的剪切。短节主体1靠近承压端的螺纹为内螺纹11,使得套管在承压端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在具体实施例中,可溶性构件可以采用可溶金属,便于提高封堵件的可靠性。在具体实施例中,封堵体2与短节主体1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销钉、键槽等方式。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体2的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n短节主体,所述短节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套管匹配连接的螺纹;/n封堵体,所述封堵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并与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封堵体为可溶性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短节主体,所述短节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套管匹配连接的螺纹;
封堵体,所述封堵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并与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封堵体为可溶性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体的周上和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封堵体通过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短节主体的内表面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管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套管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体通过螺钉或销钉与所述短节主体固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套管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体的一端为承压端,所述封堵体具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在所述承压端形成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苑栋金宁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英诺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