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837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主钢筋,以及设置在所述主钢筋上的多组支架单元,多组所述支架单元沿所述主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每组所述支架单元分别包括两个呈八字型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主钢筋上,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建筑模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该装置中的主钢筋可以作为钢筋网片的一部分,支撑杆可以使用施工现场的钢筋头经打磨处理制作而成,制作成本低廉,支撑杆焊接在主钢筋上,搬运和施工过程中不会移位或脱落,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保护层厚度控制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一大控制难题。钢筋包裹在混凝土中,形成钝化保护膜,相对较安全,若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会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用不了多久,钢筋外混凝土就失去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缩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破坏。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内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一般为采用马凳、混凝土垫块以及塑料垫块,施工时将上述的其中一种保护层控制装置设置在钢筋网片和建筑模板之间,以达到控制保护层厚度的目的。马凳呈几字形,马凳作为保护层控制措施,放置、加工简单,但仅靠扎丝绑扎在钢筋网片上,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移脱落等现象;混凝土垫块放置简单,但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强度不够、破损、位移等现象;塑料垫块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挤压变形、脱落等现象。所以现有的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在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该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和施工方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主钢筋,以及设置在所述主钢筋上的多组支架单元,多组所述支架单元沿所述主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每组所述支架单元分别包括两个呈八字型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主钢筋上,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建筑模板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软质保护套。优选地,所述软质保护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软质保护套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软质保护套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优选地,所述软质保护套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杆采用钢筋制成。优选地,每组所述支架单元中的两个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45°-90°。优选地,每组所述支架单元中的两个支撑杆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主钢筋的轴线。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为10mm-14mm。优选地,多组所述支架单元沿所述主钢筋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本技术提供的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该装置中的主钢筋可以作为钢筋网片的一部分,支撑杆可以使用施工现场的钢筋头经打磨处理制作而成,制作成本低廉,支撑杆焊接在主钢筋上,搬运和施工过程中不会移位或脱落,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的安装使用状态图。图中: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1、主钢筋11、支撑杆12、软质保护套13、钢筋网片2、建筑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主钢筋11,以及设置在主钢筋11上的多组支架单元,多组所述支架单元沿主钢筋11的长度方向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每组所述支架单元分别包括两个呈八字型设置的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第一端焊接在主钢筋11上,支撑杆12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建筑模板3上。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主钢筋11和多组支架单元,主钢筋11的长度和直径可以设置成与施工时钢筋网片2中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的一直,在制作钢筋网片2时将该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连接在钢筋网片2上,使主钢筋11作为钢筋网片2的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使用。图1中的主钢筋11上设置有两组支架单元,具体实施时,主钢筋11上可以设置两组以上的多组支架单元。多组所述支架单元沿主钢筋1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主钢筋11上的所述支架单元的数量和设置密度可根据施工现场钢筋网片2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使所述支架单元满足制成强度即可。每组所述支架单元中的两个支撑杆12之间的夹角为45°-90°,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支架单元中的两个支撑杆12之间的夹角为90°。每组所述支架单元中的两个支撑杆12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于主钢筋11的轴线。支撑杆12采用钢筋制成,为降低制作成本,支撑杆12可以采用施工现场制作钢筋网片2时剩余的钢筋头经打磨处理后截取成所需长度进行使用,在有效降低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将施工现场的钢筋头合理利用,减少浪费,节省材料费用。支撑杆12的直径为10mm-14mm,本实施例中选用直径为12mm的钢筋制成。支撑杆12的长度可根据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求以及每组所述支架单元中的两个支撑杆12的夹角角度经计算确定。进一步地,在支撑杆12的第二端设有软质保护套13,通过在支撑杆12上设置软质保护套13,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防止支撑杆12裸露在浇筑后的混凝土墙面的表面,软质保护套13能够更好地保护钢筋,防止裸露造成的锈蚀。并且软质保护套13能够减缓支撑杆12第二端与建筑模板3的刚性接触,避免损坏建筑模板3。本实施例中,软质保护套1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软质保护套13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软质保护套13的内径小于等于支撑杆12的直径,使软质保护套13能够与支撑杆12连接牢固,本实施例中,软质保护套13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2上,以保证在搬运、施工过程中软质保护套13不会脱落。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的安装使用状态图,在建筑物的屋顶或竖直墙面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在制作钢筋网片2时,将该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1的主钢筋11作为钢筋网片2的部分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使用,并使各个所述支架单元朝向钢筋网片2的一侧设置。支撑杆12与主钢筋11焊接前打磨清理除锈,焊接后打磨支撑杆12端头,清理焊渣,同时套软质保护套13。由于支撑杆12与主钢筋11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钢筋网片2在搬运和施工过程中支撑杆12不会脱落和移位,尤其是在竖直墙面施工时,如采用现有的马凳、混凝土垫块以及塑料垫块,在施工时很不方便与钢筋网片2进行可靠固定,而使用本技术提供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在竖直墙面施工时,钢筋网片2的两侧均设置该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1,从而使钢筋网片2与竖直的两个建筑模板3之间均保持预设距离,从而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本技术提供的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该装置中的主钢筋可以作为钢筋网片的一部分,支撑杆可以使用施工现场的钢筋头经打磨处理制作而成,制作成本低廉,支撑杆焊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钢筋,以及设置在所述主钢筋上的多组支架单元,多组所述支架单元沿所述主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每组所述支架单元分别包括两个呈八字型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主钢筋上,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建筑模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钢筋,以及设置在所述主钢筋上的多组支架单元,多组所述支架单元沿所述主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每组所述支架单元分别包括两个呈八字型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主钢筋上,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建筑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软质保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保护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保护套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软质保护套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支撑杆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