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包括短纤层、第一黏固层、加强机构、第二黏固层和拼接机构,所述短纤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黏固层,且第一黏固层的底端设置有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加强层、内腔、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所述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加强机构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黏固层,且第二黏固层的底端设置有玻璃纤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具备防滑效果,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不易出现变形,而且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易于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
本技术涉及铁路路基
,具体为一种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铁路路基也得到的不断的加强,而铁路路基在制作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土工布,并且土工布在其则起到了隔离、过滤以及防护等作用,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此类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在使用时由于易出现滑动现象,从而使其实用性低下;(2)传统的此类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在使用时由于易出现变形现象,从而使其硬度低下;(3)传统的此类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在使用时由于不便进行拼接,从而使其适用性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防滑效果低下、易出现变形现象和不便进行拼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包括短纤层、第一黏固层、加强机构、第二黏固层和拼接机构,所述短纤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黏固层,且第一黏固层的底端设置有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加强层、内腔、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所述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加强机构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黏固层,且第二黏固层的底端设置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机构,所述短纤层顶端的一侧等间距的设置有拼接机构。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之间相互交叉。优选的,所述防滑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板层、第一凸块以及第二凸块,所述板层的底端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之间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拼接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柱、软胶以及卡合孔,所述卡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软胶,且软胶呈“”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卡柱上方设置有卡合孔,且卡合孔均匀分布在短纤层的表面。优选的,所述短纤层的表面等间距的设置有排水孔,且排水孔呈“▽”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不仅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具备防滑效果,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不易出现变形,而且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易于拼接;(1)通过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共同作用下,可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导致短纤层出现滑动或偏移的现象,从而不利于该土工布的使用,因此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具备防滑效果;(2)通过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的相互配合下,可增加该土工布的坚硬性,而且在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的作用下可避免该土工布易出现变形现象,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不易出现变形;(3)通过将两块短纤层进行拼装时,由于软胶的作用可将卡合孔通过软胶卡至在卡柱的外部,然后将通过借助外界工具将软胶进行融化,并且由软胶的融化则将两块短纤层进行无间隙拼接,因此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易于拼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强机构俯视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拼接机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短纤层;2、第一黏固层;3、加强机构;301、加强层;302、内腔;303、第一加强筋;304、第二加强筋;4、第二黏固层;5、防滑机构;501、板层;502、第一凸块;503、第二凸块;6、玻璃纤维层;7、拼接机构;701、卡柱;702、软胶;703、卡合孔;8、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包括短纤层1、第一黏固层2、加强机构3、第二黏固层4和拼接机构7,短纤层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黏固层2,且第一黏固层2的底端设置有加强机构3,加强机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加强层301、内腔302、第一加强筋303以及第二加强筋304,加强层30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302,内腔302的内部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04,内腔3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03,且第一加强筋303与第二加强筋304之间相互交叉;具体地,如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加强筋303与第二加强筋304的相互配合下,可增加短纤层1的硬度,同时在第一加强筋303与第二加强筋304的配合下,可避免短纤层1在拉扯的过程中易出现变形现象,从而不利于土工布正常的使用,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不易出现变形;加强机构3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黏固层4,且第二黏固层4的底端设置有玻璃纤维层6,玻璃纤维层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机构5,防滑机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板层501、第一凸块502以及第二凸块503,板层501的底端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一凸块502,第一凸块5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503,且第二凸块503与第一凸块502之间相互垂直;具体地,如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凸块502与第二凸块503的共同配合下可避免该土工布在使用时出现偏移或滑动的现象,从而在对土工布正常使用时具备一定的影响性,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具备防滑效果;短纤层1顶端的一侧等间距的设置有拼接机构7,拼接机构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柱701、软胶702以及卡合孔703,卡柱7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软胶702,且软胶702呈“”形结构,卡柱701上方设置有卡合孔703,且卡合孔703均匀分布在短纤层1的表面;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首先将两块短纤层1通过软胶702在卡合孔703的配合下,可将卡合孔703卡至在卡柱701的外部,并且通过借助工具可将软胶702进行融化,然而在软胶702的作用下可将两个短纤层1之间进行无缝隙拼接,此实现了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易于拼接,短纤层1的表面等间距的设置有排水孔8,且排水孔8呈“▽”形结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两块短纤层1通过软胶702在卡合孔703的配合下,可将卡合孔703卡至在卡柱701的外部,并且通过借助工具可将软胶702进行融化,然而在软胶702的作用下可将两个短纤层1之间进行无缝隙拼接,并通过两个短纤层1之间的拼接可扩大该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的适用性;之后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加强筋303与第二加强筋304的相互配合下,可增加短纤层1的硬度,同时在第一加强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包括短纤层(1)、第一黏固层(2)、加强机构(3)、第二黏固层(4)和拼接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层(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黏固层(2),且第一黏固层(2)的底端设置有加强机构(3),所述加强机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加强层(301)、内腔(302)、第一加强筋(303)以及第二加强筋(304),所述加强层(30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302),所述内腔(302)的内部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04),所述加强机构(3)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黏固层(4),且第二黏固层(4)的底端设置有玻璃纤维层(6),所述玻璃纤维层(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机构(5),所述短纤层(1)顶端的一侧等间距的设置有拼接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包括短纤层(1)、第一黏固层(2)、加强机构(3)、第二黏固层(4)和拼接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层(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黏固层(2),且第一黏固层(2)的底端设置有加强机构(3),所述加强机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加强层(301)、内腔(302)、第一加强筋(303)以及第二加强筋(304),所述加强层(30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302),所述内腔(302)的内部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04),所述加强机构(3)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黏固层(4),且第二黏固层(4)的底端设置有玻璃纤维层(6),所述玻璃纤维层(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机构(5),所述短纤层(1)顶端的一侧等间距的设置有拼接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路基防冻土用耐超低温土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3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03),且第一加强筋(303)与第二加强筋(304)之间相互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奇钦,刘府生,刘浩杰,刘益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正隆顺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