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油卸货专用小贮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641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卸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豆油卸货专用小贮罐,包括残液收集组件、排气组件和储罐组件,所述残液收集组件包括残液罐、U形架、过滤网、斜道、管道一和阀门一,所述残液罐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所述U形架,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斜道,所述残液罐右侧壁连通所述管道一左端,所述管道一上固定安装有所述阀门一,所述管道一右端连通所述排气组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现有的普通卸货过程进行改进,将卸货前和快卸完时卸货管存在的气体,可直接排出无需再由用其它容器接收,同时可对卸货管在使用后存在着少量残液进行及时回收,无需再用其它容器接收,方便快捷,提高卸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油卸货专用小贮罐
本技术涉及卸货装置
,具体为一种大豆油卸货专用小贮罐。
技术介绍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通常我们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大豆油的保质期最长也只有一年,质量越好的大豆油应该颜色越浅,为淡黄色,清澈透明.且无沉淀物,无豆腥昧,温度低于零摄氏度以下的优质大豆油会有油脂结晶析出。大豆油生产使用的原料如双氧水、一级豆油、液碱的材料供应商都是大型专用槽罐车运输送货。送货到厂后通过专用卸货管连接槽罐车与公司卸货专用泵,从而把槽罐车的油品卸到对应的原材料贮存罐。现有技术当中的,在卸货的过程中,存在着在卸货前和快卸完时卸货管内部存有一定气体,而气体必须排除,排气过程中带出的原料需用其它容器接收,再进行处理。同时,卸货管在使用后会存在着少量货品无法通过泵卸进贮罐,也需要用其它容器接收,这两部分接收的材料无法直接通过卸油管进贮罐,需单独处理,十分不便,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大豆油卸货专用小贮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油卸货专用小贮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残液收集组件(100)、排气组件(200)和储罐组件(300),所述残液收集组件(100)包括残液罐(110)、U形架(120)、过滤网(130)、斜道(140)、管道一(150)和阀门一(160),所述残液罐(110)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所述U形架(120),所述过滤网(130)和所述斜道(140),所述残液罐(110)右侧壁连通所述管道一(150)左端,所述管道一(150)上固定安装有所述阀门一(160),所述管道一(150)右端连通所述排气组件(200),所述排气组件(200)包括排气罐(210)、入货口(220)、排气扇(230)、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油卸货专用小贮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残液收集组件(100)、排气组件(200)和储罐组件(300),所述残液收集组件(100)包括残液罐(110)、U形架(120)、过滤网(130)、斜道(140)、管道一(150)和阀门一(160),所述残液罐(110)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所述U形架(120),所述过滤网(130)和所述斜道(140),所述残液罐(110)右侧壁连通所述管道一(150)左端,所述管道一(150)上固定安装有所述阀门一(160),所述管道一(150)右端连通所述排气组件(200),所述排气组件(200)包括排气罐(210)、入货口(220)、排气扇(230)、管道二(240)和阀门二(250),所述排气罐(210)顶部靠右固定安装所述入货口(220),所述排气罐(210)顶部靠右固定安装所述排气扇(230),所述排气罐(210)右侧壁连通所述管道二(240)左端,所述管道二(240)上固定安装所述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龙王冬梅于柏春
申请(专利权)人:磐石市满乡粮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