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收放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管网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收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自动化检测设备正在管网检测中发挥作用,正在逐步取代人工检测,规避了传统人工检测中的事故风险,减少了人力财力支出。机器人探测技术高效便捷,正在广泛地部署在基建、市政、军事、交通等领域。管道探测机器人需要爬进管道内部长距离检测管道信息,管道深埋地下,无线信号不能实现长距离传输,管道探测机器人需要和线缆连接传输信号,这样就需要和管道检测机器人相匹配的收放线装置。传统的线缆车需要人工手动收放线,手动操作既复杂,又耗费人力,不能精准匹配管道机器人爬行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满足线缆自动匹配管道机器人的爬行速度,精准测量机器人爬行距离,实现自动收放线、手动收放线的要求,简化操作流程,减少人力支出的智能收放线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智能收放线装置,包括绕线装置、丝杠装置、动力装置、板一、板二、型材框架、电源、提手、万向轮、主控单元、轴承托一和轴承托二,所述板一和板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装置、丝杠装置、动力装置、板一、板二、型材框架、电源、提手、万向轮、主控单元、轴承托一和轴承托二,所述板一和板二对称且平行设于型材框架的两侧,所述绕线装置设于板一与板二之间,所述轴承托一和轴承托二分别设于板一和板二侧壁,所述丝杠装置两端通过轴承托一与轴承托二分别转动连接在板一和板二上且设于板一与板二之间,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板一侧壁且分别与丝杠装置、绕线装置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设于板二一侧侧壁上,所述提手对称设于型材框架顶部上,所述电源可拆卸设于型材框架顶壁且设于提手之间,所述电源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万向轮设于型材框架下壁四角处;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装置、丝杠装置、动力装置、板一、板二、型材框架、电源、提手、万向轮、主控单元、轴承托一和轴承托二,所述板一和板二对称且平行设于型材框架的两侧,所述绕线装置设于板一与板二之间,所述轴承托一和轴承托二分别设于板一和板二侧壁,所述丝杠装置两端通过轴承托一与轴承托二分别转动连接在板一和板二上且设于板一与板二之间,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板一侧壁且分别与丝杠装置、绕线装置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设于板二一侧侧壁上,所述提手对称设于型材框架顶部上,所述电源可拆卸设于型材框架顶壁且设于提手之间,所述电源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万向轮设于型材框架下壁四角处;所述绕线装置包括中心轴、固定架一、固定架二、挡板一、挡板二、导电滑环和铁杆,所述固定架一和固定架二分別设于板一和板二侧壁上,所述固定架一和固定架二上设有轴承,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板一和板二可转动设于固定架一的轴承和固定架二的轴承上,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固定套接设于中心轴的两端且设于板一和板二之间,所述铁杆的两端分别固接设于挡板一和挡板二之间,所述铁杆以中心轴为中心圆周均匀分布在挡板一和挡板二之间,所述导电滑环滑动套接设于中心轴上且设于固定架二与板二之间,所述导电滑环的一端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装置包括往复丝杠、计米器、计米轮、滑动块、固定板一、固定板二、U形轮、滑轴、光轴一和光轴二,所述轴承托一和轴承托二上设有轴承,所述往复丝杠两端贯穿板一和板二分别设于轴承托一的轴承上和轴承托二的轴承上,所述滑动块上设有滑动通孔,所述滑动通孔内设有与往复丝杠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滑动块通过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阔,董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