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48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米包装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架,每个支架由两个支撑杆组成,其中一组支架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主动辊,主动辊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相对应两个支撑杆并与其接触处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米包装装置,由于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成本低,使用人员操作方便,通过传送带上皮条、第一皮条和第二皮条的巧妙设计,漏斗形筒内的大米会自动装满定量筒,同时定量筒内被装满的大米会自动的落在传送带上,并且形成一个完正的工作循环,有效的达到半自动化包装大米的目的,节省了劳动力,而且由于定量筒内部容积是固定的,所以每次从定量筒内落下来的大米量相差不多,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大米定量包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包装装置
本技术涉大米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米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大米是稻谷经过碾米、褪皮、清洗、烘干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它是人们生活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是最基础的营养素,其富含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矿物质,能给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目前现有的包装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由于出料口的开关不能灵活的控制,导致包装袋内的大米重量差距幅度大,这样还得从包装袋内拿出超量的大米,从而导致包装效率底,工作量大,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米包装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米包装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架,每个支架由两个支撑杆组成,其中一组支架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相对应两个支撑杆并与其接触处旋转连接,且主动辊的转轴一端固定有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侧壁上,另一组支架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相对应两个支撑杆并与其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从动辊与主动辊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外表面一侧固定有皮条,所述皮条一端为倾斜面,所述皮条两段之间的传送带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一皮条,所述第一皮条外表面呈现波浪状,所述传送带外表面中央处固定有固定有第二皮条,所述第二皮条外表面呈现波浪状,所述第二皮条靠近皮条的倾斜面一端为第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之间的间距大于cm,所述传送带的上层皮带底面贴合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两侧分别固定有挡板,两个挡板对称设置在传送带两端,且两个挡板之间的间距与传送带的宽度相匹配设置,所述支撑板两端处分别固定有两个连接杆,四个连接杆另一端分别固定有支腿,四个支腿底端分别与底座顶面固定连接,四个支腿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漏斗形筒,所述漏斗形筒底端固定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底端固定有定量筒,所述定量筒通过连接筒与漏斗形筒内部连通,所述定量筒顶部和底部为对称的锥形状,所述定量筒内顶端设有锥形挡块,所述锥形挡块顶端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顶端依次穿过连接筒和漏斗形筒固定有横板,所述竖杆上滑动套有套筒,所述套筒设置在漏斗形筒内,所述套筒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漏斗形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底端一侧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底端嵌入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导向杆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滚珠底端与皮条顶面贴合,所述导向杆上滑动套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侧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漏斗形筒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下端处的导向杆上固定套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顶面与第一套筒底端之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定量筒内底端处设有第一锥形挡块,所述第一锥形挡块顶端固定有锥形块,所述定量筒正下端设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顶面两侧固定有第三连接杆,两个第三连接杆顶端分别与定量筒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中央处贯穿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与第一横板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顶杆顶端伸入定量筒内与第一锥形挡块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底端嵌入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与顶杆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滚珠底端与传送带顶面贴合,所述顶杆上固定套有第一限位圈,所述第一限位圈顶面与第一横板底面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顶杆上。优选的,所述底座支撑杆采用焊接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大米包装装置,由于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成本低,使用人员操作方便,通过传送带上皮条、第一皮条和第二皮条的巧妙设计,漏斗形筒内的大米会自动装满定量筒,同时定量筒内被装满的大米会自动的落在传送带上,并且形成一个完正的工作循环,有效的达到半自动化包装大米的目的,节省了劳动力,而且由于定量筒内部容积是固定的,所以每次从定量筒内落下来的大米量相差不多,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大米定量包装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结构图1的A-A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结构图1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中:底座1、支架2、支撑杆2-1、主动辊3、电机4、从动辊5、传送带6、挡板7、皮条8、第一皮条9、第二皮条10、倾斜面11、第一倾斜面12、支撑板13、连接杆14、第一滚珠15、滚珠16、弹簧17、漏斗形筒18、支腿19、第一连接杆20、套筒21、连接筒22、定量筒23、锥形挡块24、竖杆25、第一锥形挡块26、锥形块27、顶杆28、第一限位圈29、第一弹簧30、第三连接杆31、第一横板32、横板33、导向杆34、第一套筒35、第二连接杆36、限位圈3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大米包装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面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架2,每个支架2由两个支撑杆2-1组成,其中一组支架2的两个支撑杆2-1之间设有主动辊3,所述主动辊3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相对应两个支撑杆2-1并与其接触处旋转连接,且主动辊3的转轴一端固定有电机4的输出轴,所述电机4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1侧壁上,另一组支架2的两个支撑杆2-1之间设有从动辊5,所述从动辊5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相对应两个支撑杆2-1并与其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从动辊5与主动辊3之间通过传送带6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6外表面一侧固定有皮条8,所述皮条8一端为倾斜面11,所述皮条8两段之间的传送带6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一皮条9,所述第一皮条9外表面呈现波浪状,所述传送带6外表面中央处固定有固定有第二皮条10,所述第二皮条10外表面呈现波浪状,所述第二皮条10靠近皮条8的倾斜面11一端为第一倾斜面12,所述倾斜面11与第一倾斜面12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所述传送带6的上层皮带底面贴合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顶面两侧分别固定有挡板7,两个挡板7对称设置在传送带6两端,且两个挡板7之间的间距与传送带6的宽度相匹配设置,所述支撑板13两端处分别固定有两个连接杆14,四个连接杆14另一端分别固定有支腿19,四个支腿19底端分别与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四个支腿19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漏斗形筒18,所述漏斗形筒18底端固定有连接筒22,所述连接筒22底端固定有定量筒23,所述定量筒23通过连接筒22与漏斗形筒18内部连通,所述定量筒23顶部和底部为对称的锥形状,所述定量筒23内顶端设有锥形挡块24,所述锥形挡块24顶端固定有竖杆25,所述竖杆25顶端依次穿过连接筒22和漏斗形筒18固定有横板33,所述竖杆25上滑动套有套筒21,所述套筒21设置在漏斗形筒18内,所述套筒21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20与漏斗形筒1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3底端一侧固定有导向杆34,所述导向杆34底端嵌入有滚珠16,所述滚珠16与导向杆34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滚珠16底端与皮条8顶面贴合,所述导向杆34上滑动套有第一套筒35,所述第一套筒35侧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杆36,所述第二连接杆36另一端与漏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米包装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架(2),每个支架(2)由两个支撑杆(2-1)组成,其中一组支架(2)的两个支撑杆(2-1)之间设有主动辊(3),所述主动辊(3)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相对应两个支撑杆(2-1)并与其接触处旋转连接,且主动辊(3)的转轴一端固定有电机(4)的输出轴,所述电机(4)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1)侧壁上,另一组支架(2)的两个支撑杆(2-1)之间设有从动辊(5),所述从动辊(5)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相对应两个支撑杆(2-1)并与其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从动辊(5)与主动辊(3)之间通过传送带(6)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6)外表面一侧固定有皮条(8),所述皮条(8)一端为倾斜面(11),所述皮条(8)两段之间的传送带(6)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一皮条(9),所述第一皮条(9)外表面呈现波浪状,所述传送带(6)外表面中央处固定有固定有第二皮条(10),所述第二皮条(10)外表面呈现波浪状,所述第二皮条(10)靠近皮条(8)的倾斜面(11)一端为第一倾斜面(12),所述倾斜面(11)第一倾斜面(12)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所述传送带(6)的上层皮带底面贴合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顶面两侧分别固定有挡板(7),两个挡板(7)对称设置在传送带(6)两端,且两个挡板(7)之间的间距与传送带(6)的宽度相匹配设置,所述支撑板(13)两端处分别固定有两个连接杆(14),四个连接杆(14)另一端分别固定有支腿(19),四个支腿(19)底端分别与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四个支腿(19)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漏斗形筒(18),所述漏斗形筒(18)底端固定有连接筒(22),所述连接筒(22)底端固定有定量筒(23),所述定量筒(23)通过连接筒(22)与漏斗形筒(18)内部连通,所述定量筒(23)顶部和底部为对称的锥形状,所述定量筒(23)内顶端设有锥形挡块(24),所述锥形挡块(24)顶端固定有竖杆(25),所述竖杆(25)顶端依次穿过连接筒(22)和漏斗形筒(18)固定有横板(33),所述竖杆(25)上滑动套有套筒(21),所述套筒(21)设置在漏斗形筒(18)内,所述套筒(21)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20)与漏斗形筒(1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3)底端一侧固定有导向杆(34),所述导向杆(34)底端嵌入有滚珠(16),所述滚珠(16)与导向杆(34)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滚珠(16)底端与皮条(8)顶面贴合,所述导向杆(34)上滑动套有第一套筒(35),所述第一套筒(35)侧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杆(36),所述第二连接杆(36)另一端与漏斗形筒(18)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35)下端处的导向杆(34)上固定套有限位圈(37),所述限位圈(37)顶面与第一套筒(35)底端之间固定设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套设在导向杆(34)上,所述定量筒(23)内底端处设有第一锥形挡块(26),所述第一锥形挡块(26)顶端固定有锥形块(27),所述定量筒(23)正下端设有第一横板(32),所述第一横板(32)顶面两侧固定有第三连接杆(31),两个第三连接杆(31)顶端分别与定量筒(2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32)中央处贯穿设有顶杆(28),所述顶杆(28)与第一横板(32)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顶杆(28)顶端伸入定量筒(23)内与第一锥形挡块(26)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28)底端嵌入有第一滚珠(15),所述第一滚珠(15)与顶杆(28)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滚珠(15)底端与传送带(6)顶面贴合,所述顶杆(28)上固定套有第一限位圈(29),所述第一限位圈(29)顶面与第一横板(32)底面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30),所述第一弹簧(30)套设在顶杆(2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包装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架(2),每个支架(2)由两个支撑杆(2-1)组成,其中一组支架(2)的两个支撑杆(2-1)之间设有主动辊(3),所述主动辊(3)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相对应两个支撑杆(2-1)并与其接触处旋转连接,且主动辊(3)的转轴一端固定有电机(4)的输出轴,所述电机(4)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1)侧壁上,另一组支架(2)的两个支撑杆(2-1)之间设有从动辊(5),所述从动辊(5)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相对应两个支撑杆(2-1)并与其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从动辊(5)与主动辊(3)之间通过传送带(6)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6)外表面一侧固定有皮条(8),所述皮条(8)一端为倾斜面(11),所述皮条(8)两段之间的传送带(6)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一皮条(9),所述第一皮条(9)外表面呈现波浪状,所述传送带(6)外表面中央处固定有固定有第二皮条(10),所述第二皮条(10)外表面呈现波浪状,所述第二皮条(10)靠近皮条(8)的倾斜面(11)一端为第一倾斜面(12),所述倾斜面(11)第一倾斜面(12)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所述传送带(6)的上层皮带底面贴合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顶面两侧分别固定有挡板(7),两个挡板(7)对称设置在传送带(6)两端,且两个挡板(7)之间的间距与传送带(6)的宽度相匹配设置,所述支撑板(13)两端处分别固定有两个连接杆(14),四个连接杆(14)另一端分别固定有支腿(19),四个支腿(19)底端分别与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四个支腿(19)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漏斗形筒(18),所述漏斗形筒(18)底端固定有连接筒(22),所述连接筒(22)底端固定有定量筒(23),所述定量筒(23)通过连接筒(22)与漏斗形筒(18)内部连通,所述定量筒(23)顶部和底部为对称的锥形状,所述定量筒(23)内顶端设有锥形挡块(24),所述锥形挡块(24)顶端固定有竖杆(25),所述竖杆(25)顶端依次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松
申请(专利权)人:高安市泰丰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