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空一体化电动涵道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048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52
一种水空一体化电动涵道动力系统属水空两栖飞行动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空飞动力模块的导流环与电驱动模块的驱动轴Ⅰ前端固接;电驱动模块中电机保护壳外面与水推动力模块的内涵道前壳体固接;电驱动模块中驱动轴Ⅱ与水推动力模块中叶轮和导叶轮同心孔固接;水推动力模块中内涵道前壳外面固接于外涵道壳体内面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空中工作模式下,由风扇推动气流流过外涵道产生推力;在水下工作模式下,由叶轮驱动水流产生喷水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沿程阻力小,水推动力效率高,内涵道单元设计为水推动力模块,与外涵道空飞动力模块结合实现水空动力一体化,可为跨介质飞行器在干飞、入水、潜行、出水等工作模式提供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空一体化电动涵道动力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空两栖飞行动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空飞动力与水推动力融合的水空一体化电动涵道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跨介质航行器是一种能自由穿越水面的新概念海空两栖无人运动平台,可快速切换海空运行模式躲避敌方探测,颠覆现有作战模式实施超近距离侦察或精确打击,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应用前景。目前,国际上跨介质飞行器的推进动力主要有以下形式:空飞与潜行共用螺旋桨动力,水下航速很小,机身较重时牵引螺旋桨无法将航行器斜拉出水;空飞和潜行分别采用两个倾转螺旋桨和水下螺旋桨作为动力,出水时水下螺旋桨将航行器推出水面后通过两个倾转动力斜拉出水,缺点是机身较重,控制困难。由于水空密度的差异,常规飞行器动力在水下推进效率很低,无法正常工作。额外加装水下推进系统,不仅会增加干飞时的负载,而且提高飞行阻力,增加气动布局设计难度。干飞与潜行模式动力高效共用是跨介质飞行器研制的重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空一体化电动涵道动力系统,干飞模式下通过外涵道涵道风扇推进,潜行模式下通过叶轮喷水推进,从而实现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空一体化电动涵道动力系统,由空飞动力部分(A)、水推动力部分(B)、电驱动部分(C)、外涵道壳体(1)、肋板Ⅰ(2)、肋板Ⅱ(3)和肋板Ⅲ(4)组成,其特征在于:空飞动力部分(A)的导流环(8)与电驱动部分(C)中驱动轴Ⅰ(17)的前端固接;电驱动部分(C)位于水推动力部分(B)的内涵道前壳体(10)内;电驱动部分(C)中电机保护壳(23)前端经肋板Ⅲ(4)与水推动力部分(B)中内涵道前壳体(10)的前部固接;电驱动部分(C)中电机保护壳(23)后端经肋板Ⅰ(2)与水推动力部分(B)中内涵道前壳体(10)的后部固接;电驱动部分(C)中驱动轴Ⅱ(28)的后端与水推动力部分(B)中叶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空一体化电动涵道动力系统,由空飞动力部分(A)、水推动力部分(B)、电驱动部分(C)、外涵道壳体(1)、肋板Ⅰ(2)、肋板Ⅱ(3)和肋板Ⅲ(4)组成,其特征在于:空飞动力部分(A)的导流环(8)与电驱动部分(C)中驱动轴Ⅰ(17)的前端固接;电驱动部分(C)位于水推动力部分(B)的内涵道前壳体(10)内;电驱动部分(C)中电机保护壳(23)前端经肋板Ⅲ(4)与水推动力部分(B)中内涵道前壳体(10)的前部固接;电驱动部分(C)中电机保护壳(23)后端经肋板Ⅰ(2)与水推动力部分(B)中内涵道前壳体(10)的后部固接;电驱动部分(C)中驱动轴Ⅱ(28)的后端与水推动力部分(B)中叶轮(11)和导叶轮(14)的同心孔(16)固接;水推动力部分(B)中内涵道前壳体(10)中部经肋板Ⅱ(3)固接于外涵道壳体(1)中部靠前。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空一体化电动涵道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飞动力部分(A)由外环(5)、风扇叶片组(6)、风扇叶片底座(7)、导流环(8)和肋板组(9)组成,其中风扇叶片组(6)由20-24个叶片组成,肋板组(9)由3-4个翼型肋板组成,导流环(8)、肋板组(9)、风扇叶片底座(7)、风扇叶片组(6)和外环(5)自内而外顺序排列,导流环(8)经肋板组(9)的3-4个肋板与风扇叶片底座(7)固接,风扇叶片组(6)的20-24个叶片尾端与风扇叶片底座(7)的外圈固接,风扇叶片组(6)的20-24个叶片外端与外环(5)固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空一体化电动涵道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推动力部分(B)由内涵道前壳体(10)、叶轮(11)、螺栓组(12)、内涵道后壳体(13)和导叶轮(14)组成,其中螺栓组(12)由5-6个螺栓组成,内涵道后壳体(13)后端为喷水口(15);叶轮(11)位于内涵道前壳体(10)后部,且叶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春孙潇伟杜天宇高美红王晶沈淳牛士超刘燕韩志武任露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