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带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7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纤带光缆。它由中心加强件,内腔放置有光纤带矩阵的套管、填充线、聚酯带、皱纹金属复合带、外护套组成。放置于套管内的光纤带矩阵由六条12芯的光纤带绞合而成,采用四根套管的结构,光纤芯数达到288芯,其特点在于信息传输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其机械性能、光学传输性能、环境运行性能优良,能够很好满足已敷设好的市政管道的标准的要求,更方便施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有节省原材料、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带光缆。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包括中心加强件、套管、光纤带、填充线、聚酯带、皱纹金属复合带、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套管绞合在中心加强件上,套管内放置有光纤带;光纤带为光纤带矩阵,光纤带矩阵由数条光纤带绞合而成。上述套管之和为四。上述光纤带矩阵由六条光纤带绞合而成。上述每条光纤带的光纤芯数为12芯。上述外护套的外直径小于21.5mm。本技术由中心加强件、数根内装有由六条12芯光纤带绞合成的光纤带矩阵的套管、填充线、聚酯带、皱纹金属复合带、外护套组成,套管紧密SZ绞合在中心加强件上。从光缆的截面看,套管围绕中心加强件均匀分布,四根套管均与中心加强件外切,相邻两个套管也相互外切。采用螺旋结合的方法将六条12芯光纤带绞合成一个光纤带矩阵,采用精确控制微张力放带法将光纤带矩阵放入套管被覆层,将四根放置有光纤矩阵的套管SZ绞在中心加强件上,套管间的空隙处加四根填充线,用聚酯带包裹在套管和填充线外围,用皱纹金属复合带包裹在聚酯带外围,再一层外护套包裹在皱纹钢带外围。本技术的实现,可以达到传输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的效果。光纤芯数达到288芯,远远超过现有光缆的光纤芯数,更好满足传输容量日益剧增的需求;体积能够控制在21.5mm以内,大大方便施工;重量也大为减轻,降低了运输成本;本技术还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消耗,节省了资源。本技术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环境运行性能优良,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YD/T981.1~981.3--1998)的要求,达到A级标准,尤其是其结构尺寸比现有光纤带光缆小,传输容量比现有光纤带光缆大的特点,更好地满足现有环境的需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图1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带光缆,包括中心加强件、套管、光纤带、填充线、聚酯带、皱纹金属复合带、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套管绞合在中心加强件上,套管内放置有光纤带;光纤带为光纤带矩阵,光纤带矩阵由数条光纤带绞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套管之和为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纤带矩阵由六条光纤带绞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每条光纤带的光纤芯数为12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外护套的外直径小于21.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光纤带光缆。它由中心加强件,内腔放置有光纤带矩阵的套管、填充线、聚酯带、皱纹金属复合带、外护套组成。放置于套管内的光纤带矩阵由六条12芯的光纤带绞合而成,采用四根套管的结构,光纤芯数达到288芯,其特点在于信息传输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其机械性能、光学传输性能、环境运行性能优良,能够很好满足已敷设好的市政管道的标准的要求,更方便施工。本技术还有节省原材料、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G02B6/44GK2537021SQ0222712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邓祖煜, 凌振山, 陈列, 辛建, 张炎好, 陈良斌, 李钊 申请人:汕头高新区奥星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带光缆,包括中心加强件、套管、光纤带、填充线、聚酯带、皱纹金属复合带、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套管绞合在中心加强件上,套管内放置有光纤带;光纤带为光纤带矩阵,光纤带矩阵由数条光纤带绞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祖煜凌振山陈列辛建张炎好陈良斌李钊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高新区奥星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