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56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公开了一种智能婴儿推车,所述车架的底部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后轮轮胎和前轮轮胎,所述车架的底部固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一侧安装有减震器,且支腿活动安装在悬架连杆的前表面,所述车架的一侧设置有触摸传感器,且车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车架的底部靠近减震器的一侧安装有制动器总成,通过减震悬架,加入弹簧阻尼系统并配合大尺寸充气轮胎,婴儿推车在全地形路面任意路面都能有舒适体验;智能刹车,利用触摸传感器与霍尔传感器判断是否需要制动,在无人触摸时进行制动;智能助力与减速,利用压变电阻应变片感受车把上人手的推力,建立改压力与电机输出之间的映射,使得上坡时助力,下坡时减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婴儿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具体是一种智能婴儿推车。
技术介绍
婴儿推车是婴儿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协助推着或者拉着才能走的车子,婴儿推车一般由遮阳蓬、坐垫以及睡篮等组成,使用年限一般为三到五年,选购时要考虑到婴儿的年龄,如今的婴儿推车的功能已经升级到可以睡觉、吃饭、玩游戏等等,婴儿推车能够方便家长带宝宝上街购物的便携性。但是,目前的婴儿推车的减震一般都是通过弹簧进行减震,无法有效的吸收震动,且刹车一般都是通过手动进行刹车,其智能化较低,且婴儿车在上坡与下坡时,无法有效的实现上坡助力下坡减速的效果,增加了使用者的劳累。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底部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后轮轮胎和前轮轮胎,且车架的中部安装有婴儿睡篮,所述婴儿睡篮的上表活动安装有遮阳伞,所述车架的末端与前轮轮胎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包括车架(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6)的底部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后轮轮胎(9)和前轮轮胎(5),且车架(16)的中部安装有婴儿睡篮(2),所述婴儿睡篮(2)的上表活动安装有遮阳伞(1),所述车架(16)的末端与前轮轮胎(5)通过法兰(3)固定连接,所述法兰(3)的底部连接有减震前叉(4),所述减震前叉(4)的末端设置有前轮轴(7),所述前轮轴(7)与前轮轮胎(5)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所述前轮轮胎(5)的内部设置有前轮轮滚(6),所述后轮轮胎(9)的内部设置有后轮轮毂(14),所述后轮轮毂(1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后轮轴(13),且后轮轮毂(14)的一侧设置有轮毂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包括车架(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6)的底部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后轮轮胎(9)和前轮轮胎(5),且车架(16)的中部安装有婴儿睡篮(2),所述婴儿睡篮(2)的上表活动安装有遮阳伞(1),所述车架(16)的末端与前轮轮胎(5)通过法兰(3)固定连接,所述法兰(3)的底部连接有减震前叉(4),所述减震前叉(4)的末端设置有前轮轴(7),所述前轮轴(7)与前轮轮胎(5)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所述前轮轮胎(5)的内部设置有前轮轮滚(6),所述后轮轮胎(9)的内部设置有后轮轮毂(14),所述后轮轮毂(1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后轮轴(13),且后轮轮毂(14)的一侧设置有轮毂电机(12),所述车架(16)的底部固接有支腿(10),所述支腿(10)的一侧安装有减震器(11),且支腿(10)活动安装在悬架连杆(15)的前表面,所述车架(16)的一侧设置有触摸传感器(17),且车架(16)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8),所述车架(16)的底部靠近减震器(11)的一侧安装有制动器总成(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轮胎(9)的大小为10英寸,所述前轮轮胎(5)的大小为8英寸,且前轮轮胎(5)和后轮轮胎(9)为三轮式设置,所述后轮轮胎(9)和前轮轮胎(5)均为充气轮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前叉(4)为“U”型设置,且减震前叉(4)左侧的内部为弹簧设置,所述减震前叉(4)右侧的内部为阻尼设置,所述后轮轮胎(9)中的弹簧阻尼采用悬架连杆(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传感器(17)为电容式触感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可可邱亦睿袁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