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胡党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5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包括后轮支架、前轮支架、套管A、三通套管、固定轮以及万向轮,所述前轮支架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一端,所述套管A一端套装在所述前轮支架上,所述弧形定位块与所述连接板销轴连接,所述套管B套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紧固块套装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套管B之间,所述插槽开在所述中间块上,所述插块套装在所述紧固块内,所述弹簧两端分别顶在所述紧固块与所述插块相对侧表面,所述翘杆销轴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顶块一端顶在所述翘杆一端,所述伸缩杆活动套装在所述套管B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避免了在折叠时需要逐步解锁多个旋转关节,使得折叠时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然而根据宝宝的成长、使用用途,婴儿车又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主要是依照载重量为标准,一般测试标准为九到十五公斤。一般的婴儿车大约可使用四到五年。为了便于携带以及便于收存放置,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可折叠的婴儿车,但目前的可折叠婴儿车,在折叠时需要逐步解锁多个旋转关节,使得折叠时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目前的可折叠婴儿车,在折叠时需要逐步解锁多个旋转关节,使得折叠时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通过折叠机构的伸缩杆推动顶块,顶块带动翘杆,翘杆带动插块,使得插块离开插槽,从而扳动套管B,套管B带动连接板,连接板带动弧形定位块,弧形定位块带动J形连接块使得后轮支架与套管B向前轮支架靠拢从而实现折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包括后轮支架、前轮支架、套管A、三通套管、固定轮以及万向轮,所述前轮支架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包括后轮支架(1)、前轮支架(2)、套管A(3)、三通套管(4)、固定轮(5)以及万向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支架(2)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1)一端,所述套管A(3)一端套装在所述前轮支架(2)上,所述三通套管(4)套装在所述后轮支架(1)上端,所述固定轮(5)安装在所述后轮支架(1)下端,所述万向轮(6)安装在所述前轮支架(2)下端,所述套管A(3)与所述三通套管(4)之间设置有折叠机构;/n所述折叠机构,主要包括:中间块(7)、J形连接块(8)、弧形定位块(9)、连接板(10)、套管B(11)、紧固块(12)、插槽(13)、插块(14)、弹簧(15)、翘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包括后轮支架(1)、前轮支架(2)、套管A(3)、三通套管(4)、固定轮(5)以及万向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支架(2)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1)一端,所述套管A(3)一端套装在所述前轮支架(2)上,所述三通套管(4)套装在所述后轮支架(1)上端,所述固定轮(5)安装在所述后轮支架(1)下端,所述万向轮(6)安装在所述前轮支架(2)下端,所述套管A(3)与所述三通套管(4)之间设置有折叠机构;
所述折叠机构,主要包括:中间块(7)、J形连接块(8)、弧形定位块(9)、连接板(10)、套管B(11)、紧固块(12)、插槽(13)、插块(14)、弹簧(15)、翘杆(16)、顶块(17)以及伸缩杆(18);
所述中间块(7)套装在所述套管A(3)上,所述J形连接块(8)一端销轴连接在所述中间块(7)上,所述弧形定位块(9)一端销轴连接在所述J形连接块(8)上,所述连接板(10)一端销轴连接在所述中间块(7)上,所述弧形定位块(9)与所述连接板(10)销轴连接,所述套管B(11)套装在所述连接板(10)上,所述紧固块(12)套装在所述连接板(10)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胡党
申请(专利权)人:王胡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