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44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折叠站台门(6)、立柱(4)、端门(2);若干升降折叠站台门和立柱沿轨道纵向依次交替形成纵向站台门,纵向站台门的两端分别设置横向的端门;每个升降折叠站台门的宽度相等,且所有升降折叠站台门的宽度之和在纵向站台门的总长中占比80%以上;升降折叠站台门包括的多片屏蔽折叠片(6‑1)依次上下铰接,屏蔽折叠片(6‑1)的两端在两侧的立柱上可上下滑动。通过升降折叠站台门的上下折叠与展开,代替传统站台门的固定门以及滑动门,实现站台门的屏蔽功能。在不退后设置站台门装置减小站台宽度的前提下,通过控制系统联动,可适应多种铁路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铁路站台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铁路列车正常运营及乘客安全,改善候车环境,提高乘客候车的舒适度,通常考虑在站台边缘设置防护装置,如:站台门。站台门是安装于铁路站台靠轨道侧边沿,把站台区域与轨道区域相互隔离开的设备。列车到达时,开启电动门供乘客上下列车。当列车过站不停车,且车速较快时,为保障乘客安全,十分有必要设置站台门等防护设施。现有的铁路站台门存在以下问题:问题一:多车型混跑,由于国内铁路车型繁多(CRH1A、CRH2、CRH5、CRH6A、CRH1、CRH3C、CRH380A、CRH380B、CRH380AL等),列车车门数量及设置位置复杂不一,站台门应与车门一一对应,传统的站台门难以同时适应多种车型。问题二:即使通过机械设计实现了站台门对于多种车型车门的匹配,对于不同车辆不同时间到站且存在特殊情况的复杂工况,难以满足大客流与高密度行车的无缝对接,对控制系统的要求极高。问题三:铁路站台宽跨度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折叠站台门(6)、立柱(4)、端门(2);/n若干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和立柱(4)沿轨道纵向依次交替形成纵向站台门,所述纵向站台门的两端分别设置横向的端门(2);/n每个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的宽度相等,且所有升降折叠站台门(6)的宽度之和在所述纵向站台门的总长中占比80%以上;/n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包括的多片屏蔽折叠片(6-1)依次上下铰接,所述屏蔽折叠片(6-1)的两端在两侧的所述立柱(4)上可上下滑动;/n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在下降的展开状态下,多片屏蔽折叠片(6-1)为大致平面;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折叠站台门(6)、立柱(4)、端门(2);
若干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和立柱(4)沿轨道纵向依次交替形成纵向站台门,所述纵向站台门的两端分别设置横向的端门(2);
每个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的宽度相等,且所有升降折叠站台门(6)的宽度之和在所述纵向站台门的总长中占比80%以上;
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包括的多片屏蔽折叠片(6-1)依次上下铰接,所述屏蔽折叠片(6-1)的两端在两侧的所述立柱(4)上可上下滑动;
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在下降的展开状态下,多片屏蔽折叠片(6-1)为大致平面;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在上升的收叠状态下,多片屏蔽折叠片(6-1)从下至上依次滑动、旋转、折叠为大致柱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4)上设有立柱导槽(5),与所述屏蔽折叠片(6-1)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折叠站台门(6)还包括导向块(6-2),所述导向块(6-2)设置在所述屏蔽折叠片(6-1)的两侧,与所述立柱导槽(5)滑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翔朱丹张琨张浩殷勤周明翔史明红邱绍峰王志飞厉万力刘辉张俊岭彭方进崔万里孟庆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