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35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包括固定设置在吹塑机的机座上的平台基座,所述平台基座的上方设有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座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三个高度调节螺杆,所述平台基座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一一对应的高度调节螺套,所述高度调节螺套与所述平台基座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控制器;所述高度调节座的上方设有吹气进给座,所述吹气进给座与所述高度调节座之间设有吹气进给装置和进给导向装置;所述吹气进给座上安装有吹气管座,所述吹气管座与所述吹气进给座之间设有水平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配合模具更换进行适应性调节,减少吹气管更换次数,利于提高模具更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
本技术涉及吹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
技术介绍
吹塑机为将软化的塑料管坯吹附到一定形状的模具内腔壁上,而成型中空塑料制品的设备。其大致结构包括两相对滑动安装在机座上的模板,模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成型用的半模,两半模之间的下方设置吹气平台,吹气平台上安装吹气管,两半模的底部分别设置与吹气管对应的吹气管下封口。当塑料管坯从上部挤出后,管坯的下端套至吹气管上,然后两半模合模,吹气管下封口与吹气管的外壁将管坯的下端挤压封闭,然后吹气管开始吹气,管坯在气压差作用下被吹附到模具的内腔壁上成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加工不同的产品,常需频繁更换对应的模具。不同模具上吹气管下封口的高度甚至水平位置都有所差异,这就需要在每次更换模具时,吹气平台上对应更换不同的吹气管来适应上述差异,更换工作费时费力,影响吹塑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配合模具的更换进行适应性调节,减少吹气管更换次数,利于提高模具更换效率的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包括固定设置在吹塑机的机座上的平台基座,所述平台基座的上方设有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座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三个高度调节螺杆,所述平台基座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一一对应的高度调节螺套,所述高度调节螺套与所述平台基座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控制器;所述高度调节座的上方设有吹气进给座,所述吹气进给座与所述高度调节座之间设有吹气进给装置和进给导向装置;所述吹气进给座上安装有吹气管座,所述吹气管座与所述吹气进给座之间设有水平调节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度调节控制器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基座上的高度调节主动轮,各所述高度调节螺套上分别固定设有高度调节从动轮,所述高度调节主动轮与各所述高度调节从动轮之间共同设有传动链带,所述平台基座上设有链带张紧装置;所述高度调节主动轮连接有高度调节驱动马达。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链带张紧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平台基座上的链带张紧座,所述链带张紧座上转动安装有链带张紧轮;所述平台基座上设有链带张紧调节长孔,所述链带张紧座的底端安装有贯穿所述链带张紧调节长孔的张紧座固定螺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两设置在所述吹气进给座上的管固定螺孔,所述吹气管座上设有与所述管固定螺孔一一对应的水平调节长孔,所述水平调节长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管固定螺孔上安装有向上穿过对应所述水平调节长孔的管固定螺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吹气进给装置包括吹气进给缸。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给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吹气进给座的底部的进给导向杆,所述高度调节座上固定设有与所述进给导向杆一一对应的进给导向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包括固定设置在吹塑机的机座上的平台基座,所述平台基座的上方设有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座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三个高度调节螺杆,所述平台基座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一一对应的高度调节螺套,所述高度调节螺套与所述平台基座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控制器;所述高度调节座的上方设有吹气进给座,所述吹气进给座与所述高度调节座之间设有吹气进给装置和进给导向装置;所述吹气进给座上安装有吹气管座,所述吹气管座与所述吹气进给座之间设有水平调节装置。本技术在模具进行更换后,以所述吹气进给装置向上驱动所述吹气进给座后,吹气管配合模具所需要的最高高度为基准,使所述高度调节控制器驱动所述高度调节螺套旋转,所述高度调节螺杆即可带动所述高度调节座、及其上的吹气进给座、吹气管座等上下调节,从而达到吹气管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的效果。而水平方向则以所述水平调节装置进行水平位置的适应性调节,本技术可减少吹气管更换次数,利于提高模具更换效率。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同时对吹气管与模具的配合原理进行了示意;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11-模板;12-模具;13-吹气管下封口;2-平台基座;21-高度调节螺套;22-高度调节控制器;23-高度调节主动轮;24-高度调节从动轮;25-传动链带;26-链带张紧装置;27-链带张紧座;28-链带张紧轮;29链带张紧调节长孔;3-高度调节座;31-高度调节螺杆;32-吹气进给装置;33-进给导向装置;4-吹气进给座;5-吹气管座;51-吹气管;52-水平调节装置;53-管固定螺孔;54-水平调节长孔;55-管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包括固定设置在吹塑机的机座1上的平台基座2,所述平台基座2的上方设有高度调节座3,所述高度调节座3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三个高度调节螺杆31,所述平台基座2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31一一对应的高度调节螺套21。本实施例示意所述高度调节螺杆31为四个且呈矩形布置,所述高度调节螺套21则对应为四个且也呈矩形布置。所述高度调节螺套21的转动安装为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且在图中未示出。所述高度调节螺套21与所述平台基座2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控制器22,所述高度调节控制器22驱动所述高度调节螺套21同步旋转,在螺纹导向作用下,所述高度调节螺杆31可共同上下活动,所述高度调节座3则实现高度调节。本实施例所述高度调节控制器22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基座2上的高度调节主动轮23,各所述高度调节螺套21上分别固定设有高度调节从动轮24,所述高度调节主动轮23与各所述高度调节从动轮24之间共同设有传动链带25,所述平台基座2上设有链带张紧装置26;所述高度调节主动轮23连接有高度调节驱动马达。本实施例示意所述高度调节主动轮23和所述高度调节从动轮24均为链轮,所述传动链带25对应为链条。当然所述高度调节主动轮23和所述高度调节从动轮24也可均采用齿形带轮,所述传动链带25对应采用齿形带。所述高度调节驱动马达正转和反转,可分别带动所述高度调节螺套21的正转和反转,所述高度调节螺杆31则可分别实现上升或者下降。所述高度调节驱动马达可采用气动马达、液压马达或者电机等。所述链带张紧装置26对所述传动链带25进行张紧,可保证所述高度调节驱动马达正反转切换时,所述高度调节螺套21可迅速实现正反转切换。本实施例所述链带张紧装置26包括安装在所述平台基座2上的链带张紧座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吹塑机的机座上的平台基座,所述平台基座的上方设有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座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三个高度调节螺杆,所述平台基座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一一对应的高度调节螺套,所述高度调节螺套与所述平台基座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控制器;所述高度调节座的上方设有吹气进给座,所述吹气进给座与所述高度调节座之间设有吹气进给装置和进给导向装置;所述吹气进给座上安装有吹气管座,所述吹气管座与所述吹气进给座之间设有水平调节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吹塑机的机座上的平台基座,所述平台基座的上方设有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座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三个高度调节螺杆,所述平台基座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一一对应的高度调节螺套,所述高度调节螺套与所述平台基座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控制器;所述高度调节座的上方设有吹气进给座,所述吹气进给座与所述高度调节座之间设有吹气进给装置和进给导向装置;所述吹气进给座上安装有吹气管座,所述吹气管座与所述吹气进给座之间设有水平调节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用高适应性吹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控制器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平台基座上的高度调节主动轮,各所述高度调节螺套上分别固定设有高度调节从动轮,所述高度调节主动轮与各所述高度调节从动轮之间共同设有传动链带,所述平台基座上设有链带张紧装置;所述高度调节主动轮连接有高度调节驱动马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机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宽李海元王卫强黄胜利周炳宇代成联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华玉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