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坯除尘和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35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坯除尘和输送装置,涉及瓶坯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腿和罩壳,罩壳内依次安装有上部滑道、上翻转段、除尘段、下翻转段、下部滑道和输出段,除尘段下方安装有除尘抽风口;除尘抽风口内安装有吸尘口和离子喷嘴;离子喷嘴穿过除尘段底板置于除尘段内部;除尘段底部设置有“L”型安装支架;“L”型安装支架上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有瓶颈滑道和瓶身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瓶坯的输送、翻转、除尘、翻转、输送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并对最后的瓶坯进行检测和处理,实现对不同尺寸瓶坯的有效夹持,保证了瓶坯不掉落、倾倒和卡阻,提高运输效率和除尘效果,保证了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坯除尘和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瓶坯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瓶坯除尘和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饮料生产技术的发展,吹瓶灌装旋盖一体机设备得以快速推广,吹灌旋一体机取消了原来在灌装前的冲瓶机,瓶坯经吹瓶后直接进入灌装单元进行灌装,然而瓶坯在制造、搬运、存储过程中,难免会吸附灰尘和各种微小颗粒物,由于这些杂质体积小,在静电的作用下吸附性较强,很难清除,将会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为避免此类杂质的残留,在瓶坯进行吹塑之前,需对瓶坯内部进行除尘。传统方式的除尘方式是在进坯的下坯轨道上加装多个离子气除尘喷头,但固定的离子气除尘喷头不能伸进运动中的瓶坯内部,清除杂质的效果不好,且控制比较复杂,容易发生卡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坯除尘和输送装置,通过对瓶坯的输送、翻转、除尘、翻转、输送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并对最后的瓶坯进行检测和处理,解决了现有的瓶坯除尘不彻底影响瓶坯成品质量、处理过程控制复杂、容易卡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瓶坯除尘和输送装置,包括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坯除尘和输送装置,包括支腿(1)和罩壳(2),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腿(1)分别设置在罩壳(2)的两端;/n所述罩壳(2)为一长方体管道;所述长方体管道的前侧面、后侧面和上侧面均设置有能够打开的透明视窗;所述罩壳(2)内依次安装有上部滑道(4)、上翻转段(5)、除尘段(6)、下翻转段(7)、下部滑道(8)和输出段(9);/n所述上部滑道(4)、下部滑道(8)和输出段(9)的两端均设置有“几”型固定支架(8-1);所述上翻转段(5)、除尘段(6)、下翻转段(7)两端均设置有“L”型支撑板(7-2);所述“L”型支撑板(7-2)表面开设有贯通槽;/n所述“几”型固定支架(8-1)两侧板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坯除尘和输送装置,包括支腿(1)和罩壳(2),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腿(1)分别设置在罩壳(2)的两端;
所述罩壳(2)为一长方体管道;所述长方体管道的前侧面、后侧面和上侧面均设置有能够打开的透明视窗;所述罩壳(2)内依次安装有上部滑道(4)、上翻转段(5)、除尘段(6)、下翻转段(7)、下部滑道(8)和输出段(9);
所述上部滑道(4)、下部滑道(8)和输出段(9)的两端均设置有“几”型固定支架(8-1);所述上翻转段(5)、除尘段(6)、下翻转段(7)两端均设置有“L”型支撑板(7-2);所述“L”型支撑板(7-2)表面开设有贯通槽;
所述“几”型固定支架(8-1)两侧板均设置有瓶身支撑架(8-3);所述“几”型固定支架(8-1)顶板设置有两瓶颈支撑架(8-2)和一瓶口压板(8-4);所述瓶颈支撑架(8-2)、瓶身支撑架(8-3)、瓶口压板(8-4)分别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几”型固定支架(8-1)上;所述瓶颈支撑架(8-2)上设置有压缩空气喷嘴(8-5);
所述输出段(9)的前端“几”型固定支架(8-1)上设置有光电开关反射板(8-7);所述输出段(9)的后端“几”型固定支架(8-1)上设置有光电开关(8-6);
所述上翻转段(5)和下翻转段(7)的两“L”型支撑板(7-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翻转凸轮(7-1);所述翻转凸轮(7-1)上开设瓶坯卡槽;所述瓶坯卡槽呈螺旋型环绕在翻转凸轮(7-1)上;
所述除尘段(6)下方安装有除尘抽风口(3);所述除尘抽风口(3)内安装有吸尘口(6-5)和离子喷嘴(6-4);所述吸尘口(6-5)一端连接有吸尘器;所述离子喷嘴(6-4)穿过除尘段(6)底板置于除尘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兴龙黄文金黄卫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