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管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035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管冷却系统,涉及电缆管加工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水箱、进料通孔和出料通孔,还包括固接在水箱上的隔板,隔板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水箱固接,支撑板的顶部滑移连接有两漏水板,支撑板和隔板将水箱分隔呈三个空腔,两漏水板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漏水通孔,漏水板上的漏水通孔与支撑板上的漏水通孔能够相连通,水箱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两漏水板在支撑板上滑动的驱动组件;水箱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隔板两侧空腔内的水抽至支撑板顶部空腔内的抽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冷却系统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设置支撑板、隔板,两漏水板和抽水组件,冷却结束后的水能够被重新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管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缆管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管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保护管又名电缆管、电力电缆管、水泥电缆管、电力排管、电力电缆保护管等;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电缆管的在加工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挤出成型、降温冷却、传送、切割、扩口等,电缆管经挤出机挤出后,处于高温状态且管体较软易变形,需通过冷却系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冷却成型。参照图1,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箱6、连通于冷却箱6一端的供水管道63以及连通于冷却箱6另一端的排水管道64,冷却箱6的一端面开设有冷却入口61,另一端面开设有冷却出口62,由挤出机挤出的电缆管从冷却入口61伸入,并在挤出机的推送下从冷却出口62伸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电缆管经挤出机挤出后,处于高温状态,电缆管经冷却箱冷却后,使冷却箱内的水温变高,冷却箱内的水经长时间使用后,需将温度升高的水由排水管道排出,从供水管道注入冷水,从而保证电缆管的冷却效率;因此,现有的冷却系统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管冷却系统,通过设置支撑板、隔板,两漏水板、漏水通孔和抽水组件,便于将三个空腔内的水进行轮流更换,保证一个空腔内的水处于冷却状态,冷却结束后的水能够被重新利用,从而节约水资源。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管冷却系统,包括水箱和开设在水箱侧壁上的进料通孔,水箱远离进料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通孔,进料通孔和出料通孔同轴设置,由挤出机挤出的电缆管穿过进料通孔和出料通孔并与进料通孔和出料通孔相配合,还包括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固定连接在水箱底部内壁上,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与水箱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板的顶部滑移连接有两水平设置的漏水板,支撑板和隔板将水箱分隔呈三个空腔,两漏水板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漏水通孔,漏水板上的漏水通孔与支撑板上的漏水通孔相连通时,位于漏水板顶部的空腔将水注入位于漏水板底部的空腔内,漏水板上的漏水通孔与支撑板上漏水通孔相交错时,位于漏水板顶部的空腔与位于漏水板底部的空腔不连通;水箱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两漏水板在支撑板上滑动的驱动组件;水箱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隔板两侧空腔内水抽至支撑板顶部空腔内的抽水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出机将电缆管挤出后,电缆管经进料通孔进入冷却箱内,电缆管从出料通孔脱离水箱,电缆管位于漏水板顶部的空腔内,位于漏水板底部的两空腔注满冷却水,两抽水组件中一抽水组件将位于漏水板底部两空腔中一空腔内的水抽至位于漏水板顶部空腔内,电缆管浸泡在冷却水中,冷却水对电缆管进行冷却,此时,漏水板上的漏水通孔与支撑板上的漏水通孔不连通,位于漏水板顶部空腔内的冷却水经长时间使用后,该空腔内的冷却水水温升高,两驱动组件中一驱动组件推动位于没有冷却水空腔顶部的漏水板,使该漏水板上的漏水通孔与支撑板上的漏水通孔相连通,该漏水板顶部空腔内的水下落至该漏水板底部空腔内,水在该空腔内进行冷却,该驱动组件推动漏水板回到初始位置;将另一漏水板底部空腔内的水抽至漏水板顶部空腔内,对电缆管继续进行冷却,当该漏水板顶部水的水温升高后,两驱动组件中另一驱动组件推动该漏水板在支撑板上滑动,使该漏水板上的漏水通孔与支撑板上的漏水通孔相连通,该漏水板顶部的水通过漏水通孔进入该漏水板底部空腔内,水在空腔内冷却,此时,位于支撑板底部另一空腔内的水冷却结束,将冷却结束后的水抽至支撑板顶部空腔内;通过设置支撑板、隔板,两漏水板、漏水通孔和抽水组件,便于将三个空腔内的水进行轮流更换,保证一个空腔内的水处于冷却状态,冷却结束后的水能够被重新利用,从而节约水资源。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漏水板上的螺杆和固定连接在水箱侧壁上的驱动电机,螺杆的轴线方向与漏水板平行,螺杆沿螺杆的轴线方向贯穿水箱侧壁并与水箱侧壁转动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带动漏水板在支撑板顶部滑动,通过设置螺杆和驱动电机,便于推动漏水板在支撑板顶部滑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漏水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水箱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两滑块和两滑槽的截面均呈凸形设置,两滑块分别与两滑槽相配合,两滑块分别在两滑槽内沿螺杆的轴线方向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水板在支撑板顶部滑动时,漏水板带动固接在该漏水板上的滑块在对应的滑槽内滑动,滑块在滑槽内沿螺杆的轴线方向滑动,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便于对漏水板在支撑板上的滑动起导向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和两漏水板上的漏水通孔均设置有若干个,两漏水板上的漏水通孔与支撑板上的漏水通孔一一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漏水通孔设置成若干个,当漏水板上的若干漏水通孔与支撑板上对应的漏水通孔相连通时,若干漏水通孔的漏水速度相比与漏水板上一个漏水通孔的漏水速度快。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箱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门,转动门的底部高于位于支撑板底部空腔内的水的液面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升高的水位于支撑板底部两空腔中一空腔内时,转动转动门,使该空腔与外界空气相连通,通过设置转动门,便于提高该空腔内的水冷却速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线方向与转动门平行的转轴,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水箱侧壁上的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转轴沿转轴的轴线方向贯穿水箱侧壁并与水箱侧壁转动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转动门转动,转动门转动结束后,水箱内腔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当空腔内的水冷却结束后,动力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动门回到初始位置,通过设置动力电机和转轴,便于驱动转动门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转动门的顶部均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与水箱侧壁转动连接在一起,两限位杆均位于水箱的外侧壁上,两限位杆的一端能够分别与两转动门的一侧相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限位杆靠近转动门的一端与转动门相接触,限位杆将转动门锁紧在水箱侧壁上,当转动门需要转动时,转动限位杆,限位杆脱离转动门,转动门转动,通过设置限位杆,便于将转动门固定在水箱侧壁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抽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水箱侧壁上的抽水泵和与抽水泵固定连接的抽水管,两抽水泵分别与位于支撑板下方的两空腔相连通,抽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与水箱固定连接在一起,抽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与位于支撑板上方的空腔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位于支撑板底部的两空腔内的水冷却结束后,两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分别将两空腔内的水抽至位于支撑板顶部的空腔内,通过设置抽水泵和抽水管,便于将支撑板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管冷却系统,包括水箱(1)和开设在水箱(1)侧壁上的进料通孔(11),水箱(1)远离进料通孔(1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通孔(12),进料通孔(11)和出料通孔(12)同轴设置,由挤出机挤出的电缆管穿过进料通孔(11)和出料通孔(12)并与进料通孔(11)和出料通孔(12)相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的隔板(13),隔板(13)固定连接在水箱(1)底部内壁上,隔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水箱(1)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板(14)的顶部滑移连接有两水平设置的漏水板(15),支撑板(14)和隔板(13)将水箱(1)分隔呈三个空腔,两漏水板(15)和支撑板(14)上均开设有漏水通孔(151),漏水板(15)上的漏水通孔(151)与支撑板(14)上的漏水通孔(151)相连通时,位于漏水板(15)顶部的空腔将水注入位于漏水板(15)底部的空腔内,漏水板(15)上的漏水通孔(151)与支撑板(14)上漏水通孔(151)相交错时,位于漏水板(15)顶部的空腔与位于漏水板(15)底部的空腔不连通;水箱(1)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两漏水板(15)在支撑板(14)上滑动的驱动组件(2);水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隔板(13)两侧空腔内的水抽至支撑板(14)顶部空腔内的抽水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管冷却系统,包括水箱(1)和开设在水箱(1)侧壁上的进料通孔(11),水箱(1)远离进料通孔(1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通孔(12),进料通孔(11)和出料通孔(12)同轴设置,由挤出机挤出的电缆管穿过进料通孔(11)和出料通孔(12)并与进料通孔(11)和出料通孔(12)相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的隔板(13),隔板(13)固定连接在水箱(1)底部内壁上,隔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水箱(1)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板(14)的顶部滑移连接有两水平设置的漏水板(15),支撑板(14)和隔板(13)将水箱(1)分隔呈三个空腔,两漏水板(15)和支撑板(14)上均开设有漏水通孔(151),漏水板(15)上的漏水通孔(151)与支撑板(14)上的漏水通孔(151)相连通时,位于漏水板(15)顶部的空腔将水注入位于漏水板(15)底部的空腔内,漏水板(15)上的漏水通孔(151)与支撑板(14)上漏水通孔(151)相交错时,位于漏水板(15)顶部的空腔与位于漏水板(15)底部的空腔不连通;水箱(1)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两漏水板(15)在支撑板(14)上滑动的驱动组件(2);水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隔板(13)两侧空腔内的水抽至支撑板(14)顶部空腔内的抽水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螺纹连接在漏水板(15)上的螺杆(22)和固定连接在水箱(1)侧壁上的驱动电机(21),螺杆(22)的轴线方向与漏水板(15)平行,螺杆(22)沿螺杆(22)的轴线方向贯穿水箱(1)侧壁并与水箱(1)侧壁转动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与螺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漏水板(1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风有孙荣朋张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八达电缆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