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27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其承载台(2)的顶部设置有辅助调节装置(3),所述辅助调节装置(3)包括内部具有安装槽(37)且底部通过支撑机构(36)支撑于所述承载台(2)的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通过设于所述安装槽(37)中的滑杆(38)支撑与其平行设置的活动板(31),所述活动板(31)与承载台(2)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32)还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杆(38)带动所述活动板(31)沿所述安装槽(37)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板(32)。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当与工件大于承载台时,可以使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固定板,从而使得承载台的整体有效面积得到明显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生产线是由自动化机器体系实现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在连续流水线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点是:加工对象自动地由一台机床传送到另一台机床,并由机床自动地进行加工、装卸、检验等;工人的任务仅是调整、监督和管理自动线,不参加直接操作;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按统一的节拍运转,生产过程是高度连续的,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但是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一般都是通过将工件放置在实验板上,通过外壳内的设备对工件进行加工,然后将工件放置在承载台上,通过把手将收纳盒拉出,将工具进行取出,对工件进行观察和检验,但是传统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对于工件放置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工件大于承载台不方便放置,导致影响检验效果,同时传统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对于固定板支撑效果较差,导致使用不方便的同时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顶部设置有辅助调节装置,所述辅助调节装置包括内部具有安装槽且底部通过支撑机构支撑于所述承载台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设于所述安装槽中的滑杆支撑与其平行设置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承载台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还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杆带动所述活动板沿所述安装槽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板。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贯穿于所述固定板中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端与所述滑杆齿连接,其外端设有旋钮和锁扣,所述锁扣用于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四者具有预定的转动阻尼系数,且四者之间依次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承载台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件与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优选地,所述旋钮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路层。优选地,所述机体顶部左端固定有实验板,所述实验板后端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右端设置有固定筒,所述机体前端面右端等距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前端面中部固定有把手,所述机体底部四端固定有支撑腿。优选地,所述支撑腿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滑杆在所述安装槽中的滑动距离范围为10厘米-20厘米。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其承载台的顶部设置有辅助调节装置,所述辅助调节装置包括内部具有安装槽且底部通过支撑机构支撑于所述承载台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设于所述安装槽中的滑杆支撑与其平行设置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承载台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还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杆带动所述活动板沿所述安装槽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板。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当工件大于承载台时,可以使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固定板,从而使得承载台的整体有效面积得到明显提升。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四者具有预定的转动阻尼系数,且四者之间依次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承载台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件与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这样,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的整体可以停留在合适的高度,对于相关实验操作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辅助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辅助调节装置的底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机体-1、承载台-2、辅助调节装置-3、实验板-4、外壳-5、固定筒-6、收纳盒-7、把手-8、支撑腿-9、弹簧-10、活动板-31、固定板-32、螺纹杆-33、旋钮-34、锁扣-35、支撑机构-36、安装槽-37、滑杆-38、第一转动件-361、第一连接杆-362、第二转动件-363、第二连接杆-364、第三转动件-365、第三连接杆-366、第四转动件-36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辅助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辅助调节装置的底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顶部右端固定有承载台2,承载台2顶部设置有辅助调节装置3。辅助调节装置3包括活动板31、固定板32、螺纹杆33、旋钮34、锁扣35、支撑机构36、安装槽37和滑杆38。固定板32通过螺纹杆33承载活动板,螺纹杆33贯穿于固定板32中部,有利于对螺纹杆33进行固定安装,旋钮34与螺纹杆33右端固定连接,有利于对旋钮34进行固定安装,锁扣35安装于螺纹杆33外表面右端,并且锁扣35通过螺栓与固定板32右端固定连接,有利于对锁扣35进行固定安装,固定板32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36,固定板32底部左右水平嵌入有安装槽37,滑杆38与安装槽37内侧面滑动连接,活动板31与承载台2顶部活动连接。当然,除了上述螺纹杆33等部件之外,固定板32还可以设置其他具体形式的驱动部件,来驱动滑杆38带动活动板31沿安装槽37远离或者靠近固定板32。所述机体1顶部左端固定有实验板4,所述实验板4后端安装有外壳5,所述外壳5右端设置有固定筒6,所述机体1前端面右端等距设置有收纳盒7,所述收纳盒7前端面中部固定有把手8,所述机体1底部四端固定有支撑腿9,所述支撑腿9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0。所述支撑机构36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转动件361、第一连接杆362、第二转动件363、第二连接杆364、第三转动件365、第三连接杆366以及第四转动件367。所述第一转动件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台(2);其特征在于:/n所述承载台(2)的顶部设置有辅助调节装置(3),所述辅助调节装置(3)包括内部具有安装槽(37)且底部通过支撑机构(36)支撑于所述承载台(2)的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通过设于所述安装槽(37)中的滑杆(38)支撑与其平行设置的活动板(31),所述活动板(31)与所述承载台(2)顶部活动连接;/n所述固定板(32)还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杆(38)带动所述活动板(31)沿所述安装槽(37)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板(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台(2);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台(2)的顶部设置有辅助调节装置(3),所述辅助调节装置(3)包括内部具有安装槽(37)且底部通过支撑机构(36)支撑于所述承载台(2)的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通过设于所述安装槽(37)中的滑杆(38)支撑与其平行设置的活动板(31),所述活动板(31)与所述承载台(2)顶部活动连接;
所述固定板(32)还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杆(38)带动所述活动板(31)沿所述安装槽(37)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板(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贯穿于所述固定板(32)中部的螺纹杆(33);所述螺纹杆(33)的内端与所述滑杆(38)齿连接,其外端设有旋钮(34)和锁扣(35),所述锁扣(35)用于与所述固定板(3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节能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6)包括第一转动件(361)、第二转动件(363)、第三转动件(365)、和第四转动件(367),四者具有预定的转动阻尼系数,且四者之间依次安装有第一连接杆(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丽沈萍萍张量尚鲜连熊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