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21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身以及设于机身下端面的若干支脚,支脚包括支撑座以及设于支撑座上端的支撑螺杆,机身底部设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底部设有调节套,调节套内穿设有调节螺孔,支撑螺杆与调节螺孔螺纹连接且穿入安装空间内,支撑螺杆上方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螺杆传动连接,安装空间底部设有滑移机构,当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驱动电机沿滑移机构向上或向下滑移,机身侧壁设有功能区,功能区内设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的调节按钮,且机身于功能区上方设有水平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方便实现机身的水平度调节,从而节省用户宝贵时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数控车床一般由数控装置、床身、主轴箱、刀架进给系统、尾座、液压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排屑器等部分组成。目前,数控车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整个设备平稳安装,才能使用,但是由于有些加工厂房由于地面存在高低不平的现象,导致机身存在倾斜,因此产品加工质量有所影响而降低,为此,相关
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201032U提出的“一种数控车床”,其包括机身本体设置于机身本体下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多个且分布于机身本体的四角,所述底座包括抵接地面的抵块、一端固定于抵块另一端穿射于机身本体上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与机身本体的底部抵接用以调节机身本体的高度,虽然本技术能够满足通过调节环与螺杆的螺纹连接关系,对机身本体高度进行改变,以适应不同安装地面的特点。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上述底座之间的高度调节仅通过旋转调节环实现,且底座之间的调节相对独立,因此调节过程较为繁琐,无法快速对车床机身进行调平。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包括机身以及设于机身下端面的若干支脚,所述支脚包括支撑座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端的支撑螺杆,所述机身底部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底部设有若干数量与支脚对应的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内穿设有调节螺孔,所述支撑螺杆与调节螺孔螺纹连接且穿入安装空间内,所述支撑螺杆上方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螺杆传动连接,所述安装空间底部设有用于导向与固定驱动电机的滑移机构,当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所述驱动电机沿滑移机构向上或向下滑移,所述机身侧壁设有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内设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的调节按钮,且所述机身于功能区上方设有水平仪。优选的,所述安装空间底部于调节套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滑移套设有滑移套,所述驱动电机两侧侧壁与滑移套外壁之间固接有连接杆,所述导向柱、滑移套以及连接杆构成所述滑移机构。优选的,所述导向柱外壁套设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安装空间底部以及滑移套下端。优选的,所述调节套包括与安装空间底部固接的下套以及固接于下套上端的上套,所述上套与下套整体呈凸字形。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支撑螺杆上端面均设有连接盘,两所述连接盘相互贴合且通过连接螺栓固接。优选的,所述机身四个侧面均设有辅助水平仪。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端中心设有球座,所述支撑螺杆下端设有与球座配合的转向球。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壳以及支撑垫,所述支撑壳底部设有安装腔,所述支撑垫嵌合设于安装腔内,且支撑垫朝向地面的一侧设有若干防滑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机身底部设置安装空间,在安装空间内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机身底部的支脚固接,支脚上端的支撑螺杆穿入安装空间且与安装空间底部的调节套螺纹连接,驱动电机两侧设有滑移机构,使用数控车床前,首先在机身的功能区上端观察水平仪,若机身保持水平则无需调节直接进行使用;若机身倾斜,则观察倾斜方向,调节对应较低端的驱动电机,使其转动,带动支撑螺杆与调节套之间相对转动,受限于调节套与机身的固定关系,机身较低的一端会相对上升,过程中可以观察水平仪的气泡,待其处于水平区间时,停止驱动电机的调节,完成机身的调平工作,由此,能够方便实现机身的水平度调节,从而节省用户宝贵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凸显功能区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凸显安装空间内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身;2、支脚;21、支撑座;22、支撑螺杆;23、球座;24、转向球;25、支撑垫;26、防滑凸起;3、安装空间;4、调节套;41、下套;42、上套;43、调节螺孔;5、驱动电机;51、输出轴;52、连接盘;6、滑移机构;61、导向柱;62、滑移套;63、连接杆;64、缓冲弹簧;7、功能区;71、调节按钮;72、水平仪;73、辅助水平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包括机身1以及设于机身1下端面的四个支脚2且分布于机身1底部的四个角落,支脚2包括支撑座21以及设于支撑座21上端的支撑螺杆22,机身1底部设有安装空间3,安装空间3底部设有若干数量与支脚2对应的调节套4,调节套4内穿设有调节螺孔43,支撑螺杆22与调节螺孔43螺纹连接且穿入安装空间3内,支撑螺杆22上方安装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51与支撑螺杆22传动连接,安装空间3底部设有用于导向与固定驱动电机5的滑移机构6,当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51转动时,驱动电机5沿滑移机构6向上或向下滑移,机身1侧壁设有功能区7,功能区7内设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5正反转的调节按钮71,且机身1于功能区7上方设有水平仪72。优选的,安装空间3底部于调节套4两侧的位置对称固定有两根圆柱状的导向柱61,导向柱61上滑移套62设有滑移套62,驱动电机5两侧侧壁与滑移套62外壁之间固接有连接杆63,导向柱61、滑移套62以及连接杆63构成滑移机构6,由此能够实现对驱动电机5的导向以及固定作用,使驱动电机5沿竖直方向上的滑移更加稳定可控。优选的,导向柱61外壁套设有缓冲弹簧64,且缓冲弹簧64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安装空间3底部以及滑移套62下端,由此能够对滑移套62的滑动进行缓冲,防止由电机传导而来的应力对导向柱61产生破坏,延长导向柱61以及滑移套62的使用寿命。优选的,调节套4包括与安装空间3底部固接的下套41以及固接于下套41上端的上套42,上套42与下套41整体呈凸字形,由此能够形成稳定的结构与支撑螺杆22之间进行连接,使机身1整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包括机身(1)以及设于机身(1)下端面的若干支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包括支撑座(21)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座(21)上端的支撑螺杆(22),所述机身(1)底部设有安装空间(3),所述安装空间(3)底部设有若干数量与支脚(2)对应的调节套(4),所述调节套(4)内穿设有调节螺孔(43),所述支撑螺杆(22)与调节螺孔(43)螺纹连接且穿入安装空间(3)内,所述支撑螺杆(22)上方设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51)与支撑螺杆(22)传动连接,所述安装空间(3)底部设有用于导向与固定驱动电机(5)的滑移机构(6),当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51)转动时,所述驱动电机(5)沿滑移机构(6)向上或向下滑移,所述机身(1)侧壁设有功能区(7),所述功能区(7)内设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5)正反转的调节按钮(71),且所述机身(1)于功能区(7)上方设有水平仪(7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包括机身(1)以及设于机身(1)下端面的若干支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包括支撑座(21)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座(21)上端的支撑螺杆(22),所述机身(1)底部设有安装空间(3),所述安装空间(3)底部设有若干数量与支脚(2)对应的调节套(4),所述调节套(4)内穿设有调节螺孔(43),所述支撑螺杆(22)与调节螺孔(43)螺纹连接且穿入安装空间(3)内,所述支撑螺杆(22)上方设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51)与支撑螺杆(22)传动连接,所述安装空间(3)底部设有用于导向与固定驱动电机(5)的滑移机构(6),当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51)转动时,所述驱动电机(5)沿滑移机构(6)向上或向下滑移,所述机身(1)侧壁设有功能区(7),所述功能区(7)内设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5)正反转的调节按钮(71),且所述机身(1)于功能区(7)上方设有水平仪(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3)底部于调节套(4)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柱(61),所述导向柱(61)上滑移套(62)设有滑移套(62),所述驱动电机(5)两侧侧壁与滑移套(62)外壁之间固接有连接杆(63),所述导向柱(61)、滑移套(62)以及连接杆(63)构成所述滑移机构(6)。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源吴兴辉池守暖张深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源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