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碧榕专利>正文

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21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具体涉及卸荷装置领域,包括床身和滑座,所述滑座的底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卸荷装置,所述卸荷装置包括设置于床身上端的安装槽和滑座底端固定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滚珠,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轨道,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齿轮轨道,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滚珠,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矩形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滑座与床身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滑座的进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卸荷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落地镗铣床是重型机床,每台设备都在120-150吨左右。滑座上面有内配重的立柱、主轴箱、减速箱等,重量约50吨,所以滑座进给时滑座与床身导轨面的间隙之间相对摩擦力相当大,以至于滑座进给时经常出现爬行现象,造成定位不准,机床无法正常加工。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内许多生产厂家都做了不少的工作;目前有的厂家在滑座导轨面粘贴聚四氟乙烯耐磨胶带以减少摩擦力,还有一些厂家采用静压导轨形式。采用滑座导轨面粘贴聚四氟乙烯耐磨胶带形式产生的摩擦力比铸铁面对铸铁导轨面的相对摩擦力明显减少,一般减少30%摩擦力;但由于滑座承物过重,摩擦力依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滑座与床身之间的摩擦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包括床身和滑座,所述滑座设置于床身的上端,所述滑座的底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卸荷装置,所述卸荷装置包括设置于床身上端的安装槽和滑座底端固定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滚珠,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轨道,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齿轮轨道,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滚珠,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矩形通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使用时,将滑座底端凹槽内侧壁上的第三滚珠置于床身外侧的滑槽中,滑座底端的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轨道和第二齿轮轨道啮合,然后打开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拉动活动板移动,活动板移动是,传动齿轮在安装槽内侧壁上的第一齿轮轨道上移动,而且传动齿轮移动时能够带动滑座在床身上移动,滑座移动时,第一滚珠在床身的上表面滚动,而第二滚珠在滑座的底端表面滚动,第三滚珠在床身外侧壁上的滑槽中滑动,能够实现滑座的进给。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座底端的导轨面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胶带,减少滑座底端与床身上表面的摩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第一齿轮轨道和第二齿轮轨道之间,且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轨道和第二齿轮轨道啮合连接,方便滑座的移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远离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床身上,利用液压伸缩杆带动活动板的移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穿过活动板上的矩形通孔,并固定设置在床身上,所述支撑杆滑动设置在矩形通孔中,方便支撑杆的移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座的两端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滚珠,所述床身的外端侧壁上设置有供第三滚珠滑动的滑槽,减少滑座与床身侧壁的摩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座的上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设置有主轴箱。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上位于主轴箱的下端设置有减速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传动齿轮、第一齿轮轨道、第二齿轮轨道、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卸荷装置对滑座支撑时,利用床身两端的侧壁、支撑柱和支撑杆进行支撑,利用滑座进行进给时,通过拉动活动板移动,活动板移动时能够使得传动齿轮在第一齿轮轨道上移动,从而使得滑座进行进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滑座与床身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滑座的进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动齿轮与齿轮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滑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床身、2滑座、3凹槽、4卸荷装置、5安装槽、6支撑板、7支撑柱、8传动齿轮、9第一滚珠、10第一齿轮轨道、11活动板、12第二齿轮轨道、13支撑杆、14第二滚珠、15矩形通孔、16聚四氟乙烯胶带、17液压伸缩杆、18第三滚珠、19立柱、20主轴箱、21减速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5所示的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包括床身1和滑座2,所述滑座2设置于床身1的上端,所述滑座2的底端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卸荷装置4,所述卸荷装置4包括设置于床身1上端的安装槽5和滑座2底端固定设置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8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滚珠9,所述安装槽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轨道10,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齿轮轨道12,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滚珠14,所述活动板11上设置有矩形通孔15。进一步的,所述滑座2底端的导轨面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胶带16。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8设置于第一齿轮轨道10和第二齿轮轨道12之间,且所述传动齿轮8与第一齿轮轨道10和第二齿轮轨道12啮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7,所述液压伸缩杆17远离活动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床身1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13的底端穿过活动板11上的矩形通孔15,并固定设置在床身1上,所述支撑杆13滑动设置在矩形通孔15中。进一步的,所述滑座2的两端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滚珠18,所述床身1的外端侧壁上设置有供第三滚珠18滑动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滑座2的上方设置有立柱19,所述立柱19上固定设置有主轴箱20。进一步的,所述立柱19上位于主轴箱20的下端设置有减速箱21。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将滑座2底端凹槽3内侧壁上的第三滚珠18置于床身1外侧的滑槽中,滑座2底端的传动齿轮8与第一齿轮轨道10和第二齿轮轨道12啮合,然后打开液压伸缩杆17,液压伸缩杆17拉动活动板11移动,活动板11移动时,传动齿轮8在安装槽5内侧壁上的第一齿轮轨道10上移动,而且传动齿轮8移动时能够带动滑座2在床身1上移动,滑座2移动时,第一滚珠9在床身1的上表面滚动,而第二滚珠14在滑座2的底端表面滚动,第三滚珠18在床身1外侧壁上的滑槽中滑动,能够实现滑座的进给。本技术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传动齿轮8、第一齿轮轨道10、第二齿轮轨道12、第一滚珠9和第二滚珠14,卸荷装置4对滑座2支撑时,利用床身1两端的侧壁、支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包括床身(1)和滑座(2),所述滑座(2)设置于床身(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的底端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卸荷装置(4),所述卸荷装置(4)包括设置于床身(1)上端的安装槽(5)和滑座(2)底端固定设置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8)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滚珠(9),所述安装槽(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轨道(10),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齿轮轨道(12),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滚珠(14),所述活动板(11)上设置有矩形通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包括床身(1)和滑座(2),所述滑座(2)设置于床身(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的底端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卸荷装置(4),所述卸荷装置(4)包括设置于床身(1)上端的安装槽(5)和滑座(2)底端固定设置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8)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滚珠(9),所述安装槽(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轨道(10),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齿轮轨道(12),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滚珠(14),所述活动板(11)上设置有矩形通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底端的导轨面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胶带(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的液压卸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8)设置于第一齿轮轨道(10)和第二齿轮轨道(1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碧榕
申请(专利权)人:郑碧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