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91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给药器,包括导管和给药器主机,所述导管包括内管和出液软头,所述内管出液端设有内出药孔,所述出液软头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内出药孔端,所述出液软头与所述内出药孔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外出药孔;所述给药器主机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给药器主机内设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与所述导管相互连通。通过内管可使导管较好地控制伸入的长度,且容易将导管对准口腔伤处上药,由于导管头为软头,避免导管与注药处硬性接触,而导致注药处进一步擦伤。

An oral drug deli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给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口腔给药器。
技术介绍
口腔科的病人常常会有口腔发炎或是溃烂的情况,当护理人员或是病人自己在给口腔上药时,通常会使用到滴管。通过滴管对口腔处上药或者通过口服药注射软管上药。通过滴管对口腔处上药,由于滴管为玻璃管,较容易破碎,且在上要过程患者上药发生疼痛时,可能会发生条件发射般的咬合,滴管于口腔伤出硬接触导致疼痛。软管不好控制伸入口中的长度,无法对准伤口处,管头常会移到舌根,引起呕吐,药液常会直射入气管,导致呛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口腔给药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口腔给药器,所述口腔给药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内管和出液软头,所述内管出液端设有内出药孔,所述出液软头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内出药孔端,所述出液软头与所述内出药孔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外出药孔;给药器主机,所述给药器主机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给药器主机内设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与所述导管相互连通。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管上还设有外软管,所述外软管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外侧。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给药器主机还包括药液缓冲腔,所述药液腔通过所述药液缓冲腔与所述导管连接,且所述导管、药液缓冲腔和药液腔之间相互连通。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药液腔与所述药液缓冲腔之间设有第一出液膜;所述药液缓冲腔与所述导管之间设有第二出液膜。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给药器主机还包括推液装置,所述推液装置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药液腔内,用以推动液体输出;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推手,所述推手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药液腔上还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位于靠近所述活塞处。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给药器主机上还设有LED电路;所述导管的出液端处还设有LED灯,所述LED灯与所述LED电路电性连接,用于在所述LED电路的作用下发光。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LED电路包括:电池;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连接;恒流驱动电路,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LED灯连接。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管与所述LED灯相对出还设有出光凹槽,所述出光凹槽内设有出光镜片,用于将所述LED灯发出的光线射出。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药液腔开口处还设有抵触块,所述抵触块用于与所述活塞相抵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口腔给药器通过内管出液端设有内出药孔,所述出液软头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内出药孔端,所述出液软头与所述内出药孔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外出药孔;所述给药器主机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给药器主机内设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与所述导管相互连通。通过内管可使导管较好地控制伸入的长度,且容易将导管对准口腔伤处上药,由于导管头为软头,避免导管与注药处硬性接触,而导致注药处进一步擦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口腔给药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口腔给药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ED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给药器主机10;液壳101;药液腔1011;抵触块1012;进液孔1013;药液缓冲腔102;活塞103;活塞杆104;推手105;第一出液膜106;第二出液膜107;LED电路108;控制开关1081;电池1082;LED灯109;导管20;内管201;外软管202;内出药孔2021;出液软头203;外出药孔2031;出光凹槽(出光镜片)204。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给药器,包括:导管20和给药器主机10,导管20包括内管201和出液软头203,内管201出液端设有内出药孔2021,出液软头203设置在内管201的内出药孔端,出液软头203与内出药孔2021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外出药孔2031;如图1中所示,导管20用于将液体导出到内管201出液端出,并从输液端处的内出药孔处输出,由于出液端处设有出液软头203,且出液软头203上设有外出药孔2031,从内药孔输出的药液可从外出药孔2031输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内管201为硬材质材料,以方便将药液导出至口腔的需要注药处,而出液软管设置在出液端出,从而避免导管20与口腔需要注药处硬性接触。从而避免将需要注药处进一步擦伤。给药器主机10与导管20连接,给药器主机10内设有药液腔1011,药液腔1011与导管20相互连通。如图2中所示,给药器主机10用于注入药液,并在医护人员的作用下,将药液输出,由于给药器主机10与导管20之间相互连通,通过药器主机可给导管20输液,并将药液从外出药孔2031输出至需要注液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口腔给药器通过内管201出液端设有内出药孔2021,出液软头203设置在内管201的内出药孔端,出液软头203与内出药孔2021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外出药孔2031;给药器主机10与导管20连接,给药器主机10内设有药液腔1011,药液腔1011与导管20相互连通。通过内管可使导管较好地控制伸入的长度,且容易将导管对准口腔伤处上药,由于导管头为软头,避免导管与注药处硬性接触,而导致注药处进一步擦伤。参阅图2,导管20上还设有外软管202,外软管202设置在内管201的外侧。如图2中所示,通过在内管201的外侧设有外软管202,使得导管20在给口腔给药时,在导管20给药操作过程中,避免与口腔各处之间的硬性接触。参阅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内管和出液软头,所述内管出液端设有内出药孔,所述出液软头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内出药孔端,所述出液软头与所述内出药孔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外出药孔;/n给药器主机,所述给药器主机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给药器主机内设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与所述导管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内管和出液软头,所述内管出液端设有内出药孔,所述出液软头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内出药孔端,所述出液软头与所述内出药孔相对应位置上设有外出药孔;
给药器主机,所述给药器主机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给药器主机内设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与所述导管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还设有外软管,所述外软管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器主机还包括药液缓冲腔,所述药液腔通过所述药液缓冲腔与所述导管连接,且所述导管、药液缓冲腔和药液腔之间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腔与所述药液缓冲腔之间设有第一出液膜;
所述药液缓冲腔与所述导管之间设有第二出液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口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器主机还包括推液装置,所述推液装置包括:
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药液腔内,用以推动液体输出;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