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89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罐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盖体及悬空地嵌设于壳体内部的架体;架体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顶板、底板以及用于连接顶板及底板的连接件,顶板上设置多个用于放置罐体的置罐孔,底板上设置多个第三通孔;顶板上还铰接地设有提手装置,提手装置的两个自由端设有U形卡接部,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与U形卡接部配合的定位销柱;该方法包括利用U形卡接部固定架体等步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倒立地熏煮罐体且罐体在熏煮过程中架体能保持稳定不浮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罐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水罐装置及水罐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拔罐法是一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已有千年历史,是一种古老而行之有效的中医疗法。拔罐法按排气方式分为三类:火罐法,利用火焰燃烧氧气以在拔罐内形成负压;抽气法,用器械抽去拔罐内空气以在拔罐内形成负压;水罐法,利用水煮加热以在拔罐内形成负压。其中水罐法在实际使用中,有时为了加强疗效,还会在水煮时加入各种中药,在拔罐吸附于体表时,拔罐内会遗留一部分药气,而中药在高温时穿透力极强,因此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不同的穴位配合能产生温经散寒、活血通络、驱邪止痛、去瘀排毒等作用,常用于感受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原因引起的肢体不同部位的痹症,及感冒咳喘、胃腹疼痛、吐泻等。水罐法所使用的拔罐一般为竹罐(筒状结构),专门选制的1~2年生坚固的细毛竹节,在剥去其外表皮后半机械加工制成一端有节密闭,一端开口的不同规格的竹罐。目前煎煮竹罐一般使用普通的电饭锅直接煮,或者置于电饭锅的蒸屉上,但是置于蒸屉上时,由于蒸屉的透气性差,使得蒸屉易浮动而影响熏煮效果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专门用于煎煮竹罐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罐装置及水罐加热方法。而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罐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位于壳体顶部开口处的具有第一通孔的盖体及悬空地嵌设于壳体内部的架体;架体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顶板、底板以及用于连接顶板及底板的连接件,顶板上设置多个用于放置罐体的置罐孔并铰设有提手装置,底板上设置多个第三通孔;提手装置两个端部的朝向壳体内侧壁的一侧还分别固定的设有用于防止架体浮动的U形卡接部,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与U形卡接部配合的定位销柱,U形卡接部转动地嵌设于定位销柱。其中,壳体内还设有加热元件。其中,加热元件为可活动的放置于壳体内的发热包。其中,盖体上设置凹陷部,第一通孔位于凹陷部内。其中,连接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底部开口由底板封闭,其顶部开口贯穿顶板,连接件的侧面上设置多个第四通孔。其中,连接件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其圆周面上设置多个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为竖向设置的腰形孔。其中,顶板上还设置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设置于顶板的边缘,当提手装置水平贴置于顶板时,提手装置至少位于其中一个第二通孔上方。其中,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用于卡住架体的定位部。其中,壳体的外侧壁下部设置可逆感温变色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手装置的U形卡接部配合定位销柱可实现定位的作用,防止架体整体浮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实施例一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图1将罐体倒扣放入时的示意图;图3:实施例一盖体打开时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A:图3中A处放大图;图3-B:提手装置铰接部位连接关系示意图(从C形座开口方向观察);图4:实施例一整体分解示意图;图5:实施例一架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实施例一提手装置竖直转态时与定位销柱配合关系示意图;图7:实施例一提手装置水平贴置转态时与定位销柱配合关系示意图;图8:实施例二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9:实施例二盖体打开时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10:实施例二未放置架体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实施例二架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实施例二未放置罐体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提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其他实施例中螺纹连接部结构示意图;图15:其他实施例中弹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定位销柱12可逆感温变色贴13上定位凸起14下定位凸棱2盖体21第一通孔22凹陷部3架体31顶板311置罐孔312第二通孔315C形座316通口317金属弹片318缺口319相交线32底板321第三通孔33连接件331第四通孔332螺纹连接部333弧形板34提手装置341U形卡接部342转轴部343球形体部344横杆345竖直杆346折弯部4加热元件5温度传感器6显示屏7罐体71罐体口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水罐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1、位于壳体1顶部开口处的具有第一通孔21的盖体2、悬空地嵌设于壳体1内部的架体3及位于壳体1内的加热元件4,盖体2的一侧可翻转地与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壳体1卡扣连接。其中,第一通孔21用于排气及注水,为了便于注水,使水不易洒出,盖体2上设置凹陷部22,第一通孔21位于凹陷部22内。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4为固设于壳体1底部的电加热元件,如电加热丝、电热盘等,为方便控制火候,加热元件4还可设有功率调节开关(图中未表示)。如图4所示,架体3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顶板31、底板32以及用于连接顶板31及底板32的连接件33。顶板31的形状与壳体1的截面基本相同,即顶板31与壳体1之间的缝隙较小。顶板31上设置多个用于放置罐体7的置罐孔311、第二通孔312并铰设有提手装置34,第二通孔312设置于顶板的边缘,当提手装置34向左或向右翻转水平贴置于顶板31时,提手装置34至少位于其中一个第二通孔312上方,以便于徒手或使用工具(例如钩子)勾起提手装置34。如图5所示,提手装置34分别向左、向右翻转贴置于顶板31时与顶板31形成虚拟的相交线319,优选的,第二通孔312均分布于该相交线319上,这样在任意第二通孔312位置即可勾起提手装置34。如图5所示,底板32上设置多个第三通孔321,第三通孔321可为圆形通孔,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为提高底板32的开孔率(开孔率为第三通孔321所占的面积与底板32的面积之比,开孔率越大,蒸汽对架体3所产生的浮力越小),第三通孔321还可为条形孔、弧形孔、V形孔或者其组合,其中弧形孔及V形孔布置于底板32的拐角处。架体3与壳体1底部之间的空间可以放置中药药包。连接件33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底部开口由底板32封闭,其顶部开口贯穿顶板31,连接件33的侧面上设置多个第四通孔331,第四通孔331用于水、气的流通,实际中,连接件33的第四通孔331的形状不限,只要连接件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处的具有第一通孔的盖体及悬空地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顶板、底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的连接件,所述顶板上设置多个用于放置罐体的置罐孔并铰设有提手装置,所述底板上设置多个第三通孔;所述提手装置两个端部的朝向所述壳体内侧壁的一侧还分别固定的设有用于防止架体浮动的U形卡接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与所述U形卡接部配合的定位销柱,所述U形卡接部转动地嵌设于定位销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处的具有第一通孔的盖体及悬空地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顶板、底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的连接件,所述顶板上设置多个用于放置罐体的置罐孔并铰设有提手装置,所述底板上设置多个第三通孔;所述提手装置两个端部的朝向所述壳体内侧壁的一侧还分别固定的设有用于防止架体浮动的U形卡接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与所述U形卡接部配合的定位销柱,所述U形卡接部转动地嵌设于定位销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加热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可活动的放置于壳体内的发热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凹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沣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