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则豪专利>正文

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82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包括分别为独立组件的固定环、活动环以及牵引线,所述固定环用于固定套设在软式内镜的弯曲部末端外侧;所述活动环用于固定套设在软式内镜的头端外侧;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活动环相连接,牵引线的另一端从固定环的内侧穿过,用于延伸至体外并进行牵拉活动环。使用时,当内镜插入体内后,拉动牵引线位于体外的一端,使得活动环以固定环为支点向固定环所在镜身的方向靠近,进而活动环带动软式内镜的头端进行弯曲,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从而消除倒镜下内镜诊疗操作盲区,保证复杂内镜治疗的顺利进行,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软式内镜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不足成为限制内镜倒镜诊疗操作的重要因素。现有内镜的头端最大弯曲角度一般为210°,长期使用后调节钢丝松弛,常仅能达到180°左右,弯曲后前端呈“n”形,如图1所示。尽管此情况下仍可完成一般内镜检查,但在内镜下治疗时,倒镜后经内镜工作钳道送入的治疗器械无法到达部分特定位置,带来操作盲区,影响内镜诊疗的顺利完成。特别是在贲门黏膜下剥离及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等治疗中,要求内镜头端弯曲程度在300°以上,使环绕的内镜头端可触及后部镜身,弯曲后前端呈反“P”形。频繁拉紧松弛的调节钢丝可部分改善此问题,但需反复将软式内镜送修,有昂贵的维修成本,且送修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所述问题亟须解决,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合理,而且操作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包括固定环、活动环以及牵引线,所述固定环用于固定套设在软式内镜的弯曲部末端外侧;所述活动环用于固定套设在软式内镜的头端外侧;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活动环相连接,牵引线的另一端从固定环的内侧穿过,用于延伸至体外并进行牵拉活动环。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线单股从活动环的内侧穿过,牵引线的两端并拢形成双股线并从固定环的内侧穿过。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环的内侧壁设有沿轴线贯穿的并以利于单股牵引线穿过的绕线槽;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设有沿轴线贯穿的并以利于双股牵引线穿过的布线槽。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槽和布线槽位于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环和固定环均为圆环状。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环和固定环均为医用聚乙烯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线为医用级丝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体外拉动牵引线,以固定环为支点,使得活动环带动软式内镜的头端进行弯曲,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从而消除倒镜下内镜诊疗操作盲区,保证复杂内镜治疗的顺利进行,装置成本低廉,同时安装和使用无需特殊培训,极易上手,可大大减少内镜头端弯曲角度不足的返修,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软式内镜的头端弯曲180°时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图4是活动环和固定环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5是活动环和固定环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活动环;2-绕线槽;3-固定环;4-布线槽;5-牵引线;6-软式内镜的头端;7-软式内镜的弯曲部;8-软式内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2~6所示,本技术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包括分别为独立组件的固定环3、活动环1以及牵引线5,所述固定环3用于固定套设在软式内镜的弯曲部7末端外侧;所述活动环1用于固定套设在软式内镜的头端6外侧;所述牵引线5的一端与活动环1相连接,牵引线5的另一端从固定环3的内侧穿过,用于延伸至体外并进行牵拉活动环1。使用时,当内镜插入体内后,拉动牵引线5位于体外的一端,使得活动环1以固定环3为支点向固定环3所在镜身的方向靠近,进而活动环1带动软式内镜的头端6进行弯曲,增加软式内镜头端6弯曲角度,从而消除倒镜下内镜诊疗操作盲区,保证复杂内镜治疗的顺利进行,操作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线5为单股线,牵引线用于连接活动环和固定环时,首先牵引线5单股从活动环的内侧穿过,之后牵引线5的两端并拢形成双股线并从固定环3的内侧穿过,两股牵引线5的末端引出体外,使用时只要拉动两股牵引线5即可使得活动环带动软式内镜的头端弯曲,起到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目的;当所述牵引线5被单股拉动时,可将牵引线5从患者体内抽出,解除装置。优选的,所述牵引线5为医用级丝线,长度为3米。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环1的内侧壁设有沿轴线贯穿的并以利于单股牵引线5穿过的绕线槽2;所述固定环3的内侧壁设有沿轴线贯穿的并以利于双股牵引线5穿过的布线槽4。通过在活动环的内侧壁设置绕线槽、固定环的内侧壁设置布线槽,这样使得牵引线位于绕线槽和布线槽的内部,避免拉动时左右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槽2和布线槽4位于同一侧,且与软式内镜头端弯曲的方向相对。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环1和固定环3均为圆环状,活动环和固定环的长度均为0.6cm,活动环的内径为1cm,固定环的内径为1.2cm。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环1和固定环3均为医用聚乙烯材料或聚乙烯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3头端套入软式内镜的插入部前端距头端约7cm处的弯曲部末端。具体实施过程:当发现将软式内镜向上弯曲角度调到极限仍无法到达患者体内所需操作部位时,将固定环3头端套于软式内镜距头端约7cm处的弯曲部7末端外侧,布线槽4与软式内镜头端6弯曲的方向相对;接着将活动环1套于软式内镜头端6外侧,绕线槽2朝向布线槽4,牵引线5单股从活动环1中的绕线槽2穿过,然后两端并拢形成双股线自软式内镜的插入部头端向操作部方向穿过布线槽4。安装完成将软式内镜插入患者体内,倒镜抵达目标部位附近后,将软式内镜向上角度调至最大,助手在体外牵拉双股牵引线5,使得牵引线5拉动先端环1带动软式内镜头端向固定环3所在的镜身方向靠近,使经工作钳道送入的操作器械可到达目标部位。在操作完成后,将牵引线5分开成单股线,拉动单股的牵引线5,将牵引线5从患者体内取出,装置失效,可继续进行其他部位操作。本技术针对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操作简单的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装置,通过简单可靠的机械手段,有效消除倒镜下内镜诊疗操作盲区,保证复杂内镜治疗的顺利进行,装置安装和使用无需特殊培训,可大大减少内镜头端弯曲角度不足的返修,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作效率。本技术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活动环以及牵引线,所述固定环用于固定套设在软式内镜的弯曲部末端外侧;所述活动环用于固定套设在软式内镜的头端外侧;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活动环相连接,牵引线的另一端从固定环的内侧穿过,用于延伸至体外并进行牵拉活动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活动环以及牵引线,所述固定环用于固定套设在软式内镜的弯曲部末端外侧;所述活动环用于固定套设在软式内镜的头端外侧;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活动环相连接,牵引线的另一端从固定环的内侧穿过,用于延伸至体外并进行牵拉活动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单股从活动环的内侧穿过,牵引线的两端并拢形成双股线并从固定环的内侧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的内侧壁设有沿轴线贯穿的并以利于单股牵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欧潘玉凤庄则豪
申请(专利权)人:庄则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