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73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薯类去皮装置,属于薯类食品加工领域,包括机架、去皮槽、位于去皮槽底端的排泥管以及位于去皮槽内部的去皮机构,所述去皮槽包括顶端和底端均带有开口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底端通过镜像相对设置的封板封闭,所述封板呈倾斜设置,所述封板的顶端与槽体相铰接,所述封板的底端为封板的自由端,相对设置的封板的自由端之间密封对接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相连,所述封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槽体内部方向伸出的翻边,相对的封板左右两侧的翻板之间一一相对并密封对接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对去皮槽的内部位于去皮机构的下方的部位进行清理,从而避免碎屑堆积在去皮槽的底端。

Potato pee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薯类去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薯类食品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薯类去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食品加工厂在进行以薯类为原料的食品生产时,薯类作物前期的去皮操作是一项用工量较大的操作步骤,采用人工去皮其去皮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去皮效率较低,相应提高了产品的制作成本。市场上现有的去皮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固定在机架1上的顶端带有放料口的去皮槽2,位于去皮槽内的去皮机构4,去皮机构4包括若干水平设置且相对平行的搓皮辊41以及驱动搓皮辊41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42。相邻的搓皮辊41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相邻的搓皮辊41之间留有供薯类作物皮碎屑落下的间隙。当将薯类作物倒入到去皮槽中,并使薯类作物置于搓皮辊41上,启动搓皮辊41使其转动,通过相邻的搓皮辊41之间的相互转动从而将薯类作物的外皮搓掉。搓掉的薯类作物外皮通过相邻的搓皮辊41之间的缝隙处掉落至去皮槽的底端。在去皮槽2的底端设置有排泥管3,通过排泥管3从而将位于底端的薯类作物皮碎屑排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搓掉的薯类作物的皮为细小的碎屑,很容易堆积粘附在去皮槽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薯类去皮装置,包括机架(1)、去皮槽(2)、位于去皮槽(2)底端的排泥管(3)以及位于去皮槽(2)内部的去皮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皮槽(2)包括顶端和底端均带有开口的槽体(21),所述槽体(21)的底端通过镜像相对设置的封板(215)封闭,所述封板(215)呈倾斜设置,所述封板(215)的顶端与槽体(21)相铰接,所述封板(215)的底端为封板(215)的自由端,相对设置的封板(215)的自由端之间密封对接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相连,所述封板(21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槽体(21)内部方向伸出的翻边(2151),相对的封板(215)左右两侧的翻板之间一一相对并密封对接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薯类去皮装置,包括机架(1)、去皮槽(2)、位于去皮槽(2)底端的排泥管(3)以及位于去皮槽(2)内部的去皮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皮槽(2)包括顶端和底端均带有开口的槽体(21),所述槽体(21)的底端通过镜像相对设置的封板(215)封闭,所述封板(215)呈倾斜设置,所述封板(215)的顶端与槽体(21)相铰接,所述封板(215)的底端为封板(215)的自由端,相对设置的封板(215)的自由端之间密封对接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相连,所述封板(21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槽体(21)内部方向伸出的翻边(2151),相对的封板(215)左右两侧的翻板之间一一相对并密封对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类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1)的内部位于去皮机构(4)的下方设置有内孔逐渐减小的锥形导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类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皮槽(2)的上方设置有向去皮槽(2)的内部喷淋水的加水组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薯类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组件(5)包括横向设置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喷水管(51),所述喷水管(51)通过支架(53)架设在去皮槽(2)的上方,所述喷水管(51)与去皮槽(2)之间留有供物料投入的空间,所述喷水管(51)朝向去皮槽(2)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显文王成义贾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富亿农板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