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
本技术涉及农林领域的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寄生蜂繁殖的中间寄主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蛾卵的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1610669295.0的中国专利专利公开了一种米蛾卵收集系统,其包括有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一个以上的隔层,各隔层内均间隔设置两排悬挂装置,悬挂装置下方的箱体内倾斜设置米蛾卵振动收集槽,米蛾卵振动收集槽的末端伸出箱体。该结构中,存放有米蛾成虫的框架放置于悬挂装置上,米蛾成虫产出的卵落入米蛾卵振动收集槽后再输出收集。这种结构实现了蛾卵的自动收集功能,但是:1、死亡后的米蛾也会落入米蛾卵振动收集槽上;2、米蛾成虫不管是活体还是尸体都会脱落鳞片,鳞片成粉状、混入米蛾卵中很难分离出来。这些都非常不利于蛾卵的分离收集。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能高效收集不掺有杂质尤其是不掺有蛾类成虫鳞片的蛾卵,有效确保蛾卵数量及质量,以便用于其寄主即寄生蜂的扩大繁殖。本技术的目的可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所述箱体(1)是由上壳部(3)和下壳部(4)对接构成的、具有内腔的壳体结构,箱体(1)内位于上壳部(3)与下壳部(4)之间由横向设置的隔离网(2)隔开成上部产卵室(300)和下部收集室(40),所述隔离网(2)上均布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的直径为1至2mm;上壳部(3)的侧壁上具有产卵室开口(30)并安装有活动门板(8),上壳部(3)内设有1块或多块培养板(5),所述培养板(5)上具有多个插口(50);下壳部(4)的底端具有蛾卵收集口、且下壳部(4)的下部靠近蛾卵收集口的一侧内壁面为斜向内壁面(41),使下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所述箱体(1)是由上壳部(3)和下壳部(4)对接构成的、具有内腔的壳体结构,箱体(1)内位于上壳部(3)与下壳部(4)之间由横向设置的隔离网(2)隔开成上部产卵室(300)和下部收集室(40),所述隔离网(2)上均布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的直径为1至2mm;上壳部(3)的侧壁上具有产卵室开口(30)并安装有活动门板(8),上壳部(3)内设有1块或多块培养板(5),所述培养板(5)上具有多个插口(50);下壳部(4)的底端具有蛾卵收集口、且下壳部(4)的下部靠近蛾卵收集口的一侧内壁面为斜向内壁面(41),使下部收集室(40)的下部为向蛾卵收集口渐收窄的接卵室(400),所述斜向内壁面(41)与靠近蛾卵收集口端的水平面的夹角为a,所述a为120至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下壳部(4)的斜向内壁面(41)与靠近蛾卵收集口端水平面的夹角a为1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下壳部(4)的下部靠近蛾卵收集口的内壁面除斜向内壁面(41)外都为竖直内壁面(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部(3)的两侧内壁上对应培养板(5)的两侧具有斜向卡槽(31),上壳部(3)的底端内壁上具有将斜向卡槽(31)的底端封挡的环形挡条(32),培养板(5)的两侧部插于斜向卡槽(31)内并由环形挡条(32)抵挡、使培养板(5)斜向安装于箱体(1)的上壳部(3)内,所述产卵室开口(30)设于上壳部(3)的侧壁上对应2块培养板(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培养杯(6),所述培养杯(6)为顶端向底端渐收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黄勇,王瑞,张少波,劳传忠,夏鹏亮,王智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