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汉翔专利>正文

可调透射度双层偏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71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介绍一种生活用品,称为可调透射度双层偏振薄膜,其实现原理是利用偏振滤色薄膜的滤光性能,将薄膜的表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平行条状区域,每个区域是透振方向不同的偏振滤色薄膜,将两张薄膜紧贴或留较少缝隙,通过移动薄膜来改变不同透振方向偏振滤色薄膜区域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光线透过两张薄膜后的强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所谓透射度,即是指物质阻挡光线的能力,比如说浅色玻璃透射度高些,深色玻璃透射度低些。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需要改变照射强度的例子很多,比如太阳晒时拉上窗帘,当需要调节光线时也可使用百叶窗。但百叶窗是改变透射面积,并不是改变透射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一种可调透射度双层偏振薄膜,通过改变两层薄膜的相对位置实现调节透射度的目的。本技术利用了偏振滤色薄膜的滤光性能,如图1所示,当振动方向与偏振滤色薄膜方向垂直的光波(1)通过偏振滤色薄膜(3),光波被完全阻挡;当振动方向与偏振滤色薄膜方向平行的光波(2)通过偏振滤色薄膜(3),光波完全通过。如图2所示,当振动方向与偏振滤色薄膜方向成45度的光波通过偏振滤色薄膜(4),光波被部分阻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就是基于偏振薄膜的透射原理,其薄膜为双层,每层的结构如图3所示,薄膜的表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平行条状区域,每个区域是方向不同的偏振滤色薄膜,其透振方向的顺序是水平、左上到右下、垂直、左下到右上。使用时将两张薄膜紧贴或留较少缝隙,通过移动薄膜来改变不同方向偏振滤色薄膜区域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光线透过两张薄膜后的强度。该双层薄膜的调节作用可分为三种情况说明,第一种情况是当移动薄膜使平行方向区域对齐时,如图4所示,光线通过第一层薄膜,滤掉一部分光线,再通过第二层薄膜时,由于此时其光波振动方向与偏振薄膜方向一致,光线不再被滤掉。第二种情况是当偏振薄膜方向成45度角的区域对齐时,如图5所示,光线通过第一层薄膜,滤掉一部分光线,再通过第二层薄膜时,由于此时其光波振动方向与偏振薄膜方向成45度,光线被再次滤掉一部分。第三种情况是当偏振薄膜方向垂直的区域对齐时,如图6所示,光线通过第一层薄膜,滤掉一部分光线,再通过第二层薄膜时,由于此时其光波振动方向与偏振薄膜方向垂直,光线被完全阻挡。除以上三种情况以外,当偏振区域不完全对齐时,就会出现第一种、第二种或第二种、第三种情况的混合状态,其透射的幅度也介于第一种、第二种情况下的投射度之间或第二种、第三种情况下的透射幅度之间。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改变两张薄膜的相对位置,可以达到调节透射度的目的。该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比较方便地调节透射度,这种薄膜可以贴在玻璃窗上或制成窗帘。附图说明图1,偏振原理示意图,水平透振方向偏振滤色薄膜阻挡垂直方向振动的光波。图2,偏振原理示意图,斜透振方向偏振滤色薄膜减弱垂直方向振动的光波。图3,可调透射度薄膜结构示意图。图4,透射度调节过程示意图,平行透振方向薄膜对齐时阻挡部分光线。图5,透射度调节过程示意图,成45度透振方向的薄膜对齐时阻挡绝大部分光线。图6,透射度调节过程示意图,垂直透振方向薄膜对齐时阻挡所有光线。图中1.垂直波,2.水平波,3.水平透振方向偏振薄膜,4.斜透振方向偏振薄膜,5.不同透振方偏振薄膜条组成的可调透射度薄膜,6.光线。具体实施方式薄膜为双层,每层的结构如图3所示,薄膜的表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平行条状区域,每个区域是方向不同的偏振滤色薄膜,其透振方向的顺序是水平、左上到右下、垂直、左下到右上。将两张薄膜紧贴或留较少缝隙,通过移动薄膜来改变不同方向偏振滤色薄膜区域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光线透过两张薄膜后的强度。权利要求一种可调透射度双层偏振薄膜,其特征是薄膜的表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平行条状区域,每个区域是透振方向不同的偏振滤色薄膜,两张薄膜紧贴或留较少缝隙,并通过移动薄膜来改变不同透振方向偏振薄膜区域的相对位置。专利摘要介绍一种生活用品,称为可调透射度双层偏振薄膜,其实现原理是利用偏振滤色薄膜的滤光性能,将薄膜的表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平行条状区域,每个区域是透振方向不同的偏振滤色薄膜,将两张薄膜紧贴或留较少缝隙,通过移动薄膜来改变不同透振方向偏振滤色薄膜区域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光线透过两张薄膜后的强度。文档编号G02B27/28GK2775687SQ20042009351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汉翔 申请人:陈汉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透射度双层偏振薄膜,其特征是:薄膜的表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平行条状区域,每个区域是透振方向不同的偏振滤色薄膜,两张薄膜紧贴或留较少缝隙,并通过移动薄膜来改变不同透振方向偏振薄膜区域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翔
申请(专利权)人:陈汉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