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针对使用锂离子传导性无机固体电解质作为电解质的全固体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各种研究。但是,全固体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相较于以往的使用非水系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虽然热稳定性提高,但由于比重较大,因此重量增大。因此,重量能量密度降低,不能显示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基本商品性的优势。因此,作为实际的解决方案,正在研究在使用非水系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锂离子传导性无机固体电解质。例如,已知一种技术,是在使用碳酸酯类电解液作为以往的非水系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以钠超离子导体型磷酸化合物等锂离子传导性无机固体电解质来覆盖活性物质的表面(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2)。根据专利文献1、2描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活性物质的表面被锂离子传导性无机固体电解质覆盖,由此,使该活性物质与非水系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减小,结果为,由该活性物质与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颗粒,其调配在具备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中,其中,高介电性氧化物固体颗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电子传导性材料覆盖。/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4 JP 2018-0994511.一种复合颗粒,其调配在具备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中,其中,高介电性氧化物固体颗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电子传导性材料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前述复合颗粒,在前述高介电性氧化物固体颗粒的表面担载有前述电子传导性材料并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前述电子传导性材料具有细孔,并在前述细孔内存储电解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前述电子传导性材料是导电性碳。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前述电子传导性材料在25℃具有10-1S/cm以上的电子传导率,并具备100ml/100g以上的DBP吸油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前述高介电性氧化物固体颗粒是在25℃时的粉末介电常数为10以上的氧化物固体。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前述高介电性氧化物固体颗粒是在25℃具有10-7S/cm以上的锂离子传导率的氧化物固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前述电极是正极,前述高介电性氧化物固体颗粒不溶解在前述电解液中,且在用水溶液浸渍时不会显示出12以上的pH值。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前述电极是负极,
前述高介电性氧化物固体颗粒不溶解在前述电解液中,且相对于Li/Li+电极在1V以上不会还原分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前述高介电性氧化物固体颗粒的表面上的前述电子传导性材料的覆盖率为15%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前述电子传导性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面和希,藤野健,冈本悠佑,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