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957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红外感应模块、光敏感应模块、pwn光亮调节模块、延时触发模块、镇流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通过红外感应器H1的辐射热效应,感知检测范围内的热辐射使红外接收器U6接收到温度的变化;所述光敏感应模块是利用光敏电阻将光信号转换为输出电信号,根据自然光的亮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所述pwn光亮调节模块中可变电阻RV5串接在电路中进而通过阻值的变化调节输出电压值;所述延时触发模块接收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感应模块的感应导通电压,根据延时智能控制照明时间;所述镇流模块用于启动和限流进而使灯具工作稳定;从而根据自然光以及感应电路控制照明亮度和照明时间,进而降低照明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照明
,尤其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及软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照明也迅速发展,但它仅仅只是从电气层面来考虑问题,显然有许多需要从建筑层面修正的问题。现代高层办公大楼中,人为造成照明能源浪费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无论房间有人还是无人,经常是“长明灯”现象。而传统照明系统中,配有传统镇流器的日光灯100HZ的频率闪动,这种频闪使工作人员头脑发胀、眼睛疲劳,降低了工作效率;照明双控电路,实现双控时用两个单刀双制开关,开关之间连接照明电缆,进行多点控制时开关之间的电缆连线增多,使线路安装变得非常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增大,存在安全隐患;初始照度均设置得较高,这种设计不仅造成建筑物使用期的照度不一致,而且由于照度偏高设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用于通过红外感应器H1的辐射热效应来感知检测范围内的温度变换,进而控制电路通断的红外感应模块;用于将收集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自然光的亮度,控制调节热敏电阻RS的阻值,进而改变输出电压的光敏感应模块;用于对灯具的亮度进行自主调节,进而满足所需照明的亮度的pwn光亮调节模块;用于接收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感应模块的感应导通电压,从而根据导通电压延时控制照明时间的延时触发模块;用于对导通的电压进行限流调节,稳定输出电压,降低频闪的镇流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4、二极管D3、电阻R2、可变电阻RV1、红外感应器H1、红外接收器U6、三极管Q1、二极管D4、三极管Q2、可控二极管U1、二极管D23,其中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与电阻R1、交流电AC220V火线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正极端、电阻R1另一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正极端分别与交流电AC220V零线、电容C2一端、电容C4负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红外接收器U6引脚4、二极管D4负极端、三极管Q2基极端、可控硅U1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分别与电容C2另一端、电阻R2一端、三极管Q1发射极端、三极管Q2集电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正极端、二极管D3负极端、红外接收器U6引脚5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U6引脚1分别与红外感应器H1一端、可变电阻RV1引脚2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U6引脚2分别与红外感应器H1另一端、可变电阻RV1引脚1和引脚3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U6引脚3与三极管Q1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端与二极管D4正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与可控硅U1引脚1连接;所述可控硅U1引脚正极端与二极管D23正极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包括光敏电阻RS、二极管D9、可变电阻RV2、电容C3、电阻R3、可控硅U2、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8、二极管D7、二极管D21、二极管D22,其中所述光敏电阻RS一端分别与可变电阻RV2引脚1和引脚3、电阻R3一端、二极管D9正极端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S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二极管D7正极端、二极管D8正极端、可控硅U2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9负极端分别与电容C3另一端、可控硅U2引脚1、可变电阻RV2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二极管D5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正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8负极端、二极管D21正极端、电容C1一端、电阻R1、交流电AC220V火线端连接;所述可控硅U2正极端与二极管D6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正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7负极端、二极管D22正极端、二极管D2正极端、交流电AC220V零线、电容C2一端、电容C4负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红外接收器U6引脚4、二极管D4负极端、三极管Q2基极端、可控硅U1负极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pwn光亮调节模块包括二极管D10、电阻R4、可变电阻RV3、电容C5、二极管D11、定时器U3、电阻R5、三极管Q3、可变电阻RV5、电容C10、二极管D19,其中所述二极管D10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二极管D11负极端、定时器U3引脚4连接;所述二极管D10负极端与可变电阻RV3引脚2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V3引脚1分别与电容C5正极端、定时器U3引脚2和5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定时器U3引脚8、二极管D19正极端、电容C10一端、二极管D5正极端、二极管D8负极端、二极管D21正极端、电容C1一端、电阻R1、交流电AC220V火线端连接;所述电容C5负极端分别与定时器U3、三极管Q3发射极端、电容C10另一端、地线GND、二极管D6正极端、二极管D7负极端、二极管D22正极端、二极管D2正极端、交流电AC220V零线、电容C2一端、电容C4负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红外接收器U6引脚4、二极管D4负极端、三极管Q2基极端、可控硅U1负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基极端与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定时器U3引脚6连接;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端与可变电阻RV5引脚2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延时触发模块包括熔断器R11、二极管D24、电容C9、电阻R10、电容C8、开关SB、定时器U4、可变电阻RV4、电阻R9、继电器S1、触发开关SB1,其中所述熔断器R11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4正极端、电阻R4另一端定时器U3引脚8、二极管D19正极端、电容C10一端、二极管D5正极端、二极管D8负极端、二极管D21正极端、电容C1一端、电阻R1、交流电AC220V火线端连接;所述熔断器R11另一端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一端、定时器U4引脚8连接;所述二极管D24负极端定时器U4引脚5、引脚2和引脚4、可变电阻RV4引脚1和引脚2、开关SB一端、电容C8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8负极端分别与开关SB另一端、电容C9一端、地线GND、二极管D23负极端、二极管D22负极端、继电器S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另一端与定时器U4引脚1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V4引脚3与电阻R9另一端连接;所述定时器U4引脚6与二极管D21负极端连接;所述定时器U4引脚3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S1另一端、触发开关SB1另一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镇流模块包括二极管D15、二极管D13、二极管D12、二极管D14、电容C6、稳压器U5、电容C7、电感L1、二极管D16、二极管D17、二极管D18、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其中所述二极管D15负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13正极端、二极管D19负极端、触发开关SB1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3负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14负极端、电容C6正极端、稳压器U5引脚1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n用于通过红外感应器H1的辐射热效应来感知检测范围内的温度变换,进而控制电路通断的红外感应模块;/n用于将收集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自然光的亮度,控制调节热敏电阻RS的阻值,进而改变输出电压的光敏感应模块;/n用于对灯具的亮度进行自主调节,进而满足所需照明的亮度的pwn光亮调节模块;/n用于接收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感应模块的感应导通电压,从而根据导通电压延时控制照明时间的延时触发模块;/n用于对导通的电压进行限流调节,稳定输出电压,降低频闪的镇流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用于通过红外感应器H1的辐射热效应来感知检测范围内的温度变换,进而控制电路通断的红外感应模块;
用于将收集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自然光的亮度,控制调节热敏电阻RS的阻值,进而改变输出电压的光敏感应模块;
用于对灯具的亮度进行自主调节,进而满足所需照明的亮度的pwn光亮调节模块;
用于接收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感应模块的感应导通电压,从而根据导通电压延时控制照明时间的延时触发模块;
用于对导通的电压进行限流调节,稳定输出电压,降低频闪的镇流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4、二极管D3、电阻R2、可变电阻RV1、红外感应器H1、红外接收器U6、三极管Q1、二极管D4、三极管Q2、可控二极管U1、二极管D23,其中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与电阻R1、交流电AC220V火线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正极端、电阻R1另一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正极端分别与交流电AC220V零线、电容C2一端、电容C4负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红外接收器U6引脚4、二极管D4负极端、三极管Q2基极端、可控硅U1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分别与电容C2另一端、电阻R2一端、三极管Q1发射极端、三极管Q2集电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正极端、二极管D3负极端、红外接收器U6引脚5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U6引脚1分别与红外感应器H1一端、可变电阻RV1引脚2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U6引脚2分别与红外感应器H1另一端、可变电阻RV1引脚1和引脚3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U6引脚3与三极管Q1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端与二极管D4正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与可控硅U1引脚1连接;所述可控硅U1引脚正极端与二极管D23正极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包括光敏电阻RS、二极管D9、可变电阻RV2、电容C3、电阻R3、可控硅U2、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8、二极管D7、二极管D21、二极管D22,其中所述光敏电阻RS一端分别与可变电阻RV2引脚1和引脚3、电阻R3一端、二极管D9正极端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S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二极管D7正极端、二极管D8正极端、可控硅U2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9负极端分别与电容C3另一端、可控硅U2引脚1、可变电阻RV2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二极管D5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正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8负极端、二极管D21正极端、电容C1一端、电阻R1、交流电AC220V火线端连接;所述可控硅U2正极端与二极管D6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正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7负极端、二极管D22正极端、二极管D2正极端、交流电AC220V零线、电容C2一端、电容C4负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红外接收器U6引脚4、二极管D4负极端、三极管Q2基极端、可控硅U1负极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wn光亮调节模块包括二极管D10、电阻R4、可变电阻RV3、电容C5、二极管D11、定时器U3、电阻R5、三极管Q3、可变电阻RV5、电容C10、二极管D19,其中所述二极管D10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二极管D11负极端、定时器U3引脚4连接;所述二极管D10负极端与可变电阻RV3引脚2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V3引脚1分别与电容C5正极端、定时器U3引脚2和5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定时器U3引脚8、二极管D19正极端、电容C10一端、二极管D5正极端、二极管D8负极端、二极管D21正极端、电容C1一端、电阻R1、交流电AC220V火线端连接;所述电容C5负极端分别与定时器U3、三极管Q3发射极端、电容C10另一端、地线GND、二极管D6正极端、二极管D7负极端、二极管D22正极端、二极管D2正极端、交流电AC220V零线、电容C2一端、电容C4负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红外接收器U6引脚4、二极管D4负极端、三极管Q2基极端、可控硅U1负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基极端与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李隽诗徐大专窦瑾张磊杨战民刘华王婷吴雨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骞翮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协创众创空间有限公司江苏意渊工业大数据平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