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56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清洁装置,包括支架、驱动装置、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吹气装置。所述镜头清洁装置还包括在支架上罩住吹气装置的空气净化腔室以及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穿过空气净化腔室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上放置可承载若干摄像头镜头的镜头固定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镜头清洁装置通过结合控制器和传感器来操控所述吹气装置和传送装置自动完成对若干镜头的清洁作业,不仅降低了人为操作的误差而且也提高了镜头清洁的质量,同时也实现对镜头批量的清洁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气体清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一次处理多 个镜头的自动化清洁装置。技术背景一般的摄像头镜头都需要进行浮动脏污清洁处理。否则的话,如果在 手机摄像头的感光芯片与镜头之间存在灰尘、毛屑、油渍等脏污,那么用 手机拍照的图像上就会出现黑点或灰点,影响图像的品质。因此在手机摄 像头的制造工艺中,镜头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工序。目前,由于镜头表面脏污的种类不同,采用的清洁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清洁方法是用清洁剂清洗镜头表面的粘附性脏污,例如油渍等。 粘附性脏污在镜头制造过程中已经可以有效控制。第二种清洁方法是用风枪吹洗镜头表面,可以清洁镜头的浮动脏污, 例如灰尘、毛屑等。此种方法由员工手动拿取镜头,启动风枪。但是,该 种方法的镜头清洁作业效率很低,并且吹洗的时间由作业员控制,难以保 证清洁品质。所以,亟待一种新的摄像头镜头清洁装置可解决上述传统摄像头镜头 清洁装置中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自动清洗 若干镜头的清洁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镜头清洁装置, 包括支架、驱动装置、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吹气装置。所述镜头清洁装 置还包括在支架上罩住吹气装置的空气净化腔室以及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穿 过空气净化腔室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上放置可承载若干摄像头镜头 的镜头固定夹具。具体来说,所述镜头固定夹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用来合模定位的定 位柱,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若干用来放置镜头的定位单元,所述镜头入光孔 朝下放置在所述下模的定位单元中,所述上模上对应定位单元设置有若干 导风孔。所述导风孔的第一个实施方式是所述上模的每一导风孔中部设置有 用来形成风路的一字型挡风条。所述导风孔的第二个实施方式是所述上模的每一导风孔中部设置有 用来形成风路的十字型挡风条。所述导风孔的第三个实施方式是所述上模的每一导风孔中部设置有 用来形成风路的一对突边。所述导风孔的第四个实施方式是所述上模的每一导风孔中部设置有 用来形成风路的若干突边。优选的,所述镜头清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空气净化腔室内并且连接所 述控制器的传感器,在所述镜头固定夹具被运送到吹气装置下方时,所述 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反馈一启动吹气装置的信号,所述吹气装置在控制器 的操纵下用高压气体清洁所述若干摄像头镜头。优选的,所述吹气装置安装在可三轴联动从而实现位置和角度控制的 机械臂上。具体来说,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架两端的两对传送辊和绷 紧在传送辊之间的用来放置镜头固定夹具的传送带。本技术采用所述技术方案,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l)本实用新 型的镜头清洁装置,通过在支架上设置罩住吹气装置的空气净化腔室以及 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穿过空气净化腔室的传送装置,使得所述传送装置带动 所述镜头固定夹具穿过所述空气净化腔室,所述吹气装置在控制器的操纵 下利用高压气体清洁所述若干摄像头镜头,从而实现对镜头批量的清洁作 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2)本技术的镜头清洁装置,通过 结合控制器和传感器来操控所述吹气装置和传送装置自动完成对若干镜头 的清洁作业,不仅降低了人为操作的误差而且也提高了镜头清洁的质量4) 本技术的镜头清洁装置,可实现自动化的镜头清洁,该自动化镜头清洁装置最多能够同时清洁300个镜头,而且清洁的时间由控制器控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定,确保清洁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镜头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镜头清洁装置镜头固定夹具的下模俯视图。 图3是本技术镜头清洁装置镜头固定夹具的下模沿图2的A-A线 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镜头清洁装置镜头固定夹具的上模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镜头清洁装置第二种导风孔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镜头清洁装置第三种导风孔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镜头清洁装置第四种导风孔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考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镜头清洁装置,包括支架5、安装 在支架5上的作为动力源的驱动装置8、传送装置、控制器9、连接控制器 9的吹气装置7、安装在吹气装置附近的传感器4、支撑吹气装置7的机械 臂6、用来形成空气净化腔室的外罩3。所述支架5顶部具有一工作平台(未标示)。所述驱动装置8和控制 器9安装在支架5底部。所述外罩3在支架5的工作平台上围成一空气净化腔室。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图未示)和用来拖动传送带的两对传送辊 2。所述两对传送辊2分别分布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两端。所述传送带绷紧在 两对传送辊2之间。所述传送辊2在驱动装置8的驱动下转动从而拖动所 述传送带在工作平台上移动。驱动装置8驱动载有镜头固定夹具1的传送 带穿过所述空气净化腔室。所述传感器4设置在空气净化腔室内并且连接所述控制器9。所述摄 像头镜头固定夹具1被传送装置运送到吹气装置7下方时,所述传感器4 向所述控制器9反馈一启动吹气装置的信号。所述吹气装置7开始工作。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吹气装置采用风枪。所述吹气装置7安装在可三轴联动从而实现位置和角度控制的机械臂6上。请参考图2至图4,所述镜头固定夹具包括上模13和下模12。本实 施方式中,所述下模12上四角处设置有用来与上模13合模定位的四个定 位柱14。所述下模12上设置有若干用来放置摄像头镜头的定位单元16。 每一定位单元16包括收容腔162和用来放置摄像头镜头的支撑部161。所 述摄像头镜头入光孔朝下放置在所述下模12的若干定位单元16的收容腔 162内。所述上模13上对应下模12的若干定位单元16设置有若干导风孔17。 所述导风孔17内可设置挡风条。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风条的形状构造根 据不同镜头的清洁需要是变化的。以下仅举出四个例子。请参考图4至图7,所述导风孔17的第一个实施方式是所述导风孔17的中部设置有有用来形成风路的一字型挡风条171。所述导风孔17的第二个实施方式是每一导风孔17中部设置有用来 形成风路的十字型挡风条172。所述导风孔17的第三个实施方式是每一导风孔17中部设置有用来 形成风路的一对突边173。所述导风孔17的第四个实施方式是每一导风孔17中部设置有用来 形成风路的若干突边174。使用时,将摄像头的镜头放置在镜头固定夹具1上,可以同时放置一 批镜头。然后将镜头固定夹具1放在传送装置上。镜头固定夹具l被传送 至空气净化腔室内,当红外线传感器4感应到镜头固定夹具1时,控制器 9启动吹气装置7,吹气装置7利用高压气体清洁镜头表面浮动脏污。吹气 装置安装在机械臂6上,机械臂6可以三轴联动,这样可以控制吹气装置 7的位置和角度。吹气装置7按照设定的时间完成吹洗后,传送装置将镜 头固定夹具1送出空气净化腔室。最后取出清洁完成的镜头。尽管上面详细的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明白,对 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这里讲述的基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许多变形和 修饰都落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镜头清洁装置,包括支架、驱动装置、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支架上罩住吹气装置的空气净化腔室以及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穿过空气净化腔室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上放置可承载若干摄像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清洁装置,包括支架、驱动装置、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支架上罩住吹气装置的空气净化腔室以及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穿过空气净化腔室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上放置可承载若干摄像头镜头的镜头固定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军鹏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