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凝露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43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凝露电机,所述接线盒腔(S1)与所述绕组工作腔(S2)之间设置有接线座(4)以将接线盒腔(S1)与绕组工作腔(S2)相互之间密封隔离;通过接线座将绕组工作腔和接线盒腔隔离,防止腔体间空气对流传热;使用橡胶密封垫隔离接线盒与端盖,防止接触传热;这样电机运行时绕组产生的热量,不会大量传递到接线盒腔,接线盒腔内部空气和接线盒壳体不会产生大的温差,同时在呼吸塞的作用下,保证了绕组工作腔和接线盒腔的相对湿度和压力,有效防止电机凝露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凝露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冷电机防凝露结构的
,具体涉及一种防凝露电机。
技术介绍
在外部环境湿度大、温度低的条件下,电机运行再停止后易在接线盒腔内壁凝结露珠,导致电机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内部短路;凝露掉落至电机内部更会腐蚀电机内部金属零件,严重影响电机使用性能,甚至可能发生电机烧毁现象。电机内部凝露多发生在接线盒壳体内壁及盒盖内侧。其原因在于,水冷电机内部可分为绕组工作腔、接线盒腔,通常二者之间是完全相通的,电机在运行时绕组通入电流,温度升高,通过热对流及热辐射使绕组腔和接线盒腔内部温度升高,热空气上升。电机停止运行后,外部的低温环境会加速电机壳体降温,其中接线盒壳体比绕组腔的内壁降温快,二者又比电机内部空气降温快,这样电机内部空气和接线盒壳体就会产生较大温差,水蒸气遇冷壳体会直接在壳体表面液化凝结成露珠,即电机凝露现象。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的防凝露措施有:1)通过在接线盒内部喷涂“三防”漆,可以提高电机绝缘性能,但不能降低凝露发生概率,未根本解决凝露问题;2)接线盒内部增设干燥剂,能短时解决凝露发生,但需要定期更换,更换需要拆卸盒盖,对电机性能带来隐患,维护性较差;3)增设除湿装置,所需安装空间大,成本高,且装置内部的湿度和温度传感器可靠性不高;4)接线盒盖增加隔热层,能降低凝露在盒盖内壁发生,但接线盒四周凝露现象无法有效解决。现有防凝露措施(CN110943568A)为通过端子连接组件将绕组工作腔和接线盒腔隔离,端子连接组件结构是由金属端子、挡圈、尼龙固定板、O形圈安装组合而成,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多,加工成本高,且金属端子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尼龙固定板尺寸成倍数增加,安装的空间尺寸就比较大;该结构比较适用于对金属端子接触面积要求不高的小电流的电机,受限于尺寸和安装空间,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凝露电机。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接线盒3,所述电机壳体包括电机机座(9)和位于所述电机机座(9)一侧的电机端盖(6),所述接线盒(3)通过下端与所述电机端盖(6)抵接安装于电机壳体上,所述接线盒(3)的内部形成有接线盒腔(S1),所述电机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绕组工作腔(S2),所述接线盒腔(S1)与所述绕组工作腔(S2)之间设置有接线座(4)以将接线盒腔(S1)与绕组工作腔(S2)相互之间密封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4)包括接线座基体(10)、铜排(11)以及螺纹嵌件;其中所述接线座基体(10)的上端位于所述接线盒腔(S1)内部,所述接线座基体(10)的下端位于所述绕组工作腔(S2)内部,在接线座基体(10)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嵌件;所述铜排(11)位于接线座基体(10)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嵌件包括位于接线盒腔(S1)中接线座基体(10)上端纵向延伸的上螺纹嵌件(12-1),及位于绕组工作腔(S2)中接线座基体(10)下端横向延伸的下螺纹嵌件(12-2),高压线缆端子与上螺纹嵌件(12-1)连接,三相绕组出线端子与下螺纹嵌件(12-2)连接;所述铜排(11)两端分别位于上螺纹嵌件(12-1)与下螺纹嵌件(12-2)的对应位置。进一步地,接线座(4)包括位于上方的接线头部(4-1)和位于下方的接线基部(4-2);接线头部(4-1)的上表面中央位置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4-12),且安装孔(4-12)部分位于靠近上螺纹嵌件(12-1)的一侧,部分位于远离上螺纹嵌件(12-1)的一侧;在接线头部(4-1)上表面的一侧等间距并排开设有若干个头部安装槽(4-11),铜排(11)的上端安装在头部安装槽(4-11)的下方,上螺纹嵌件(12-1)安装在铜排(11)的上端下方;在接线基部(4-2)侧面的另一侧等间距并排开设有若干个基部安装槽(4-21),铜排(11)的下端安装在基部安装槽(4-21)的内方,下螺纹嵌件(12-2)安装在铜排(11)的下端内部。进一步地,所述铜排(11)的上端与下端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在接线头部4-1的内部通过圆弧曲线实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3)上端设置有接线盒盖(1),所述接线盒盖(1)的内壁粘接有隔热棉(2)。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3)与所述接线座(4)之间的接合面上涂覆有密封胶。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3)与电机端盖(6)的抵接位置之间设置有密封隔热垫(5)。进一步地,三相绕组出线端子(7)位于所述绕组工作腔(S2)内部且一端与接线座(4)的下端插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接线盒(3)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呼吸塞(8-1),在电机端盖(6)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呼吸塞(8-2)。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座基体(10)选用塑料材质且与铜排(11)注塑成型。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三相绕组出线端子接于接线座上并置于绕组工作腔;接线座安装在接线盒底面上,接线座与接线盒结合面涂密封胶密封,使得绕组工作腔和接线盒腔密封隔离;分别装在端盖上和接线盒上两处独立设置有呼吸塞,有效防止灰尘、水或其它有害物质进入腔体,同时保持腔体内外压差平衡;接线盒盖内侧粘接隔热棉安装在接线盒上,有效防止水汽向上发生凝露。通过接线座将绕组工作腔和接线盒腔隔离,防止腔体间空气对流传热;使用橡胶密封垫隔离接线盒与端盖,防止接触传热;这样电机运行时绕组产生的热量,不会大量传递到接线盒腔,接线盒腔内部空气和接线盒壳体不会产生大的温差,同时在呼吸塞的作用下,保证了绕组工作腔和接线盒腔的相对湿度和压力,有效防止电机凝露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凝露电机的结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接线座的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接线座的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3所示,一种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包括有电机机座9和位于电机机座一侧的电机端盖6,接线盒3通过下端与电机端盖6抵接安装于电机壳体上,接线盒3的内部形成有接线盒腔S1,电机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绕组工作腔S2,接线盒腔S1与绕组工作腔S2之间设置有接线座4以将接线盒腔S1与绕组工作腔S2相互之间密封隔离。接线座4包括有接线座基体10、铜排11以及螺纹嵌件;其中接线座基体10的上端位于接线盒腔S1内部,接线座基体10的下端位于绕组工作腔S2内部,在接线座基体10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嵌件,螺纹嵌件包括位于接线盒腔S1中接线座基体10上端纵向延伸的上螺纹嵌件12-1,及位于绕组工作腔S2中接线座基体10下端横向延伸的下螺纹嵌件12-2,高压线缆端子与上螺纹嵌件12-1连接,三相绕组出线端子与下螺纹嵌件12-2连接,铜排11位于接线座基体10的内部且其两端分别位于上螺纹嵌件12-1与下螺纹嵌件12-2的对应位置;在保证了三相绕组出线连接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接线盒3,所述电机壳体包括电机机座(9)和位于所述电机机座(9)一侧的电机端盖(6),所述接线盒(3)通过下端与所述电机端盖(6)抵接安装于电机壳体上,所述接线盒(3)的内部形成有接线盒腔(S1),所述电机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绕组工作腔(S2),所述接线盒腔(S1)与所述绕组工作腔(S2)之间设置有接线座(4)以将接线盒腔(S1)与绕组工作腔(S2)相互之间密封隔离,其特征在于:/n所述接线座(4)包括接线座基体(10)、铜排(11)以及螺纹嵌件;其中所述接线座基体(10)的上端位于所述接线盒腔(S1)内部,所述接线座基体(10)的下端位于所述绕组工作腔(S2)内部,在接线座基体(10)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嵌件;所述铜排(11)位于接线座基体(10)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接线盒3,所述电机壳体包括电机机座(9)和位于所述电机机座(9)一侧的电机端盖(6),所述接线盒(3)通过下端与所述电机端盖(6)抵接安装于电机壳体上,所述接线盒(3)的内部形成有接线盒腔(S1),所述电机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绕组工作腔(S2),所述接线盒腔(S1)与所述绕组工作腔(S2)之间设置有接线座(4)以将接线盒腔(S1)与绕组工作腔(S2)相互之间密封隔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座(4)包括接线座基体(10)、铜排(11)以及螺纹嵌件;其中所述接线座基体(10)的上端位于所述接线盒腔(S1)内部,所述接线座基体(10)的下端位于所述绕组工作腔(S2)内部,在接线座基体(10)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嵌件;所述铜排(11)位于接线座基体(10)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凝露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嵌件包括位于接线盒腔(S1)中接线座基体(10)上端纵向延伸的上螺纹嵌件(12-1),及位于绕组工作腔(S2)中接线座基体(10)下端横向延伸的下螺纹嵌件(12-2),高压线缆端子与上螺纹嵌件(12-1)连接,三相绕组出线端子与下螺纹嵌件(12-2)连接;所述铜排(11)两端分别位于上螺纹嵌件(12-1)与下螺纹嵌件(12-2)的对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凝露电机,其特征在于:接线座(4)包括位于上方的接线头部(4-1)和位于下方的接线基部(4-2);
接线头部(4-1)的上表面中央位置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4-12),且安装孔(4-12)部分位于靠近上螺纹嵌件(12-1)的一侧,部分位于远离上螺纹嵌件(12-1)的一侧;
在接线头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军曹铮赵韶楠陆中华巫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