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36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放置极群的电池槽、用于盖住所述电池槽的电池盖、设置在所述电池盖上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包括外接线端和第一电连接片,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外接线端和第二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外接线端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片通过所述电池盖密封隔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将降低了密封胶腐蚀端子的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通常需要经过包片、极群入槽(后铸焊或极群铸焊后入槽)、封盖、将端子安装到电池盖上的端子槽内并与极群进行焊接、封端子胶等过程,在端子安装到电池盖上进行焊接时,需要增加固定端子的操作工作效率低、用密封胶封端子时胶液容易外溢造成外观缺陷及存在端子在化成时易受电解液腐蚀的风险、另外尤其是水平电池,要把电池侧面的端子引到电池使用状态的上表面上来,增加电池敷线操作,化成时连接不方便及成品电池增加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放置极群的电池槽、用于盖住所述电池槽的电池盖、设置在所述电池盖上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包括外接线端和第一电连接片,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外接线端和第二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外接线端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片通过所述电池盖密封隔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的外接线端或第一端子的第一电连接片中的至少一个的周围与所述电池盖注塑密封或焊接密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电池盖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子的外接线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片通过所述电池盖密封隔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子的外接线端或第二端子的第二电连接片中的至少一个的周围完全与所述电池盖注塑密封或焊接密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电池盖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导线,所述导线一端连接第二电连接片,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外接线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子还包括预埋管,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预埋管中。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了一种用于本专利技术铅酸蓄电池的电池盖、一种使用本专利技术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车。本专利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将降低了密封胶腐蚀端子的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使用状态的电池总装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池槽;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极群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池盖的等轴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池盖的正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池盖的后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沿A-A的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池盖的右视图,包括端子与极柱配合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一端子的等轴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二端子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端子二的预设线路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水平电池极群以2X3形式排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池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普通电池极群以2X3形式排列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电池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端子与极柱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以1×6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向以图1所示为准,图1铅酸蓄电池水平放置,铅酸蓄电池的上方、下方即为电池盖3的上方、下方。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池由水平放置使用的电池槽1、极板水平放置使用的极群组2、电池盖3、胶帽4、小盖片5和大盖片6等组成,电池盖3上预设有第一端子302、第二端子303;通过第一端子302和第二端子303对外形成电连接。电池槽1为方体结构,由六个单体格11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单体格11的厚度方向呈上下水平放置,与水平放置使用状态的单极群21中的极板相对应,此种放置状态能够有效地抑制硫酸电解液分层现象,从而减轻极板因硫酸盐化而失效的风险;沿6个单体格11的侧沿,设有整圈的凸起封胶沿12,用于与电池盖3的封胶沟314配合并用密封胶密封;在电池槽1的上下两个端面外侧分别设有数条加强筋13,防止极板在充放电过程中因膨胀而导致电池槽1上下端面发生变形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此电池槽1的上下两个端面外侧的加强筋13为单方向脱模结构设计,利于降低电池槽1的制造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如图3所示,极群组2由六个单极群21和一系列汇流排24组成;其中单极群21由正极板、AGM隔板、负极板及边负极板按照工艺要求排列组成;其极板呈水平放置,与电池槽1的单体格11相对应,其极性按工艺要求正、负交替排列;其极耳与相应的一系列汇流排24按工艺要求通过铸焊实现电连接,且第一个单极群,即电池水平放置时,最上方的那个单极群21上的汇流排上设有第一极柱22,第六个单极群,即电池水平放置时,最下方的那个单极群21上的汇流排上设有第二极柱23;电池水平放置时,也就是极群组2在水平使用状态下,第一极柱22靠近电池盖3的上表面3a、第二极柱23远离电池盖3的上表面3a;为了顾客使用方便和使用安全,需要将第二极柱23引到电池盖3的上表面3a,利于用户外连接用电使用。如图4-6所示,电池盖3为一长方体结构,按使用状态沿上下方向设六个单体格301,电池盖3的单体格301与电池槽的单体格11相对应,在每个单体格301的中间位置各设一个胶帽座304,胶帽座304与胶帽4配合,控制电池在使用状态下的开闭阀压力;在每个胶帽座304的中间各设一个注液孔313,注液孔313为贯穿电池盖3的通孔,用于化成注入/抽出酸液之用,也是排出电池内部压力气体的通道;在每两个胶帽座304之间,设有排气沟310,其作用是使从注液孔313排出气体能够顺利地排到电池的外面;沿排气沟310中心线在两侧对称设有两条汇流排背沟306,其位置和尺寸与极群组2上的汇流排24相对应;在第一个单体格和第六个单体格的胶帽座304的同侧,电池盖3上各设一个极柱帽309a、309b,极柱帽309a、309b最好为正六棱柱形;在第一个单体格的胶帽座304的两侧,电池盖3上分别设有第一端子302和第二端子303,如图7-11,第一端子302包括外接线端302a和第一电连接片323,第一端子302预设在电池盖3上,其第一电连接片323的位置与极柱帽309a对应,第二端子303包括外接线端303a、导线311和第二电连接片331,第二端子303预设在电池盖3上,其第二电连接片331的位置与极柱帽309b对应,在电池水平放置时,也就是极板板面水平放置时,第一端子302的外接线端302a和第二端子303的外接线端303a从电池盖3的上侧面3a露出,这里的露出是指在电池水平放置时,用户可以从电池上方进行对外电连接;电池盖的上侧面3a包括最低面和最高面,第一端子302的外接线端302a和第二端子303的外接线端303a最好伸出电池盖的上侧面的最低面而低于电池盖的上侧面的最高面。在电池盖3的表面还设有8个固定孔307,用于固定大盖片6;在电池盖3表面左、下、右三面边缘还设有凸起的裙边308,与大盖片配合起到装饰和保护作用;在电池盖3的背面设两条汇流排沟315,汇流排沟315的位置与汇流排背沟306及极群组2的汇流排24相对应,其尺寸要稍大于极群组2的汇流排24的尺寸,利于用密封胶将汇流排24封装于汇流排沟315内,起到密封作用;在电池盖3的背面与两个极柱帽309a、309b对应位置各设一个极柱孔312a、312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放置极群的电池槽、用于盖住所述电池槽的电池盖、设置在所述电池盖上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包括外接线端和第一电连接片,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外接线端和第二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外接线端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片通过所述电池盖密封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24 CN PCT/CN2020/080957;20200509 CN 202010381.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放置极群的电池槽、用于盖住所述电池槽的电池盖、设置在所述电池盖上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包括外接线端和第一电连接片,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外接线端和第二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外接线端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片通过所述电池盖密封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外接线端或第一端子的第一电连接片中的至少一个的周围与所述电池盖注塑密封或焊接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电池盖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外接线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片通过所述电池盖密封隔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外接线端或第二端子的第二电连接片中的至少一个的周围完全与所述电池盖注塑密封或焊接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元军马洪涛刘孝伟吴永新王新成杨勇阙奕鹏陆超闫大龙赵青王新虎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