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光致量子点(QuantumDot,QD)发光材料加MicroLED的组合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量子点显示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带来极好的亮度和色域。目前,由于MicroLED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扩散,就会导致QD发光材料温度升高,降低QD发光材料的使用寿命,严重的造成失效。虽然通过金属条等导热结构能够部分缓解上述问题,但是由于导热位置固定,导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显示基板显示区域的温度。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散热结构层和像素单元,散热结构层包括导流通道和储液槽以及冷却液,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外围的周边区域,像素单元位于显示区域,导流通道环绕像素单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散热结构层和像素单元,所述散热结构层包括导流通道和储液槽以及冷却液,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周边区域,所述像素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导流通道环绕所述像素单元,所述储液槽位于所述周边区域并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冷却液填充于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储液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散热结构层和像素单元,所述散热结构层包括导流通道和储液槽以及冷却液,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周边区域,所述像素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导流通道环绕所述像素单元,所述储液槽位于所述周边区域并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冷却液填充于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储液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散热区,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区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散热单元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壁,所述散热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第一围壁和第二围壁,所述第一围壁围成像素开口,所述第二围壁围设于所述第一围壁的外侧并且端部间隔形成过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壁与所述过流口相对设置,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所述第一围壁与所述第二围壁之间形成的第一导流通道和多个所述散热单元与所述第一导流壁之间形成的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流通道通过所述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与所述储液槽连通,所述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内,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围壁内的第一驱动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围壁内的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设置为在被施加相反电压后带动所述第一围壁和/或所述第二围壁挤压所述第一导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围壁周向设置的多条子驱动电极,所述多条子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围壁和第二子围壁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子围壁和第四子围壁,所述第一子围壁、第二子围壁、第三子围壁和第四子围壁围成像素开口,所述第二围壁围设于所述第二子围壁、第三子围和第四子围壁的外侧,所述第一子围壁与所述第一导流壁相邻,所述多条子驱动电极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子围壁内的第一子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围壁内的第二子驱动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四子围壁内的第三子驱动电极,同一所述散热区的多个所述散热单元的第一子驱动电极通过引线引出到所述周边区域的第一子驱动端,多个所述散热单元的的第二子驱动电极通过引线引出到周边区域的第二驱动端,多个所述散热单元的第三子驱动电极通过引线引出到周边区域的第三驱动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壁朝向所述第二围壁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围壁朝向所述第一围壁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挤压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壁邻近所述第一导流壁的一侧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极,所述第一导流壁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驱动电极,所述第四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驱动电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江,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