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膜图像采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特征识别
,特别是指一种虹膜图像采集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智能锁一般采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技术,现有的指纹锁和人脸锁安全性不足,生物特征容易被获取和伪造;继指纹锁和人脸锁之后,安全级别更高的虹膜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虹膜是人眼瞳孔和眼白之间的可视环状组织,是一种可靠的人体生物终身身份标识,虹膜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领域里最安全最难伪造也是最稳定的生物识别技术,相对于指纹来说它是非接触且安全性高的,相对于人脸来说它是不可伪造的。虹膜图像通常采用近红外摄像头采集,现有的虹膜锁中,用于采集虹膜图像的近红外摄像头通常安装在某一固定高度和固定位置,此时需要用户主动配合(弯腰/下蹲、踮脚等)才能顺利采集到虹膜图像,不能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因此,有必要将用于采集虹膜图像的近红外摄像头设计为可转动方式,然而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近红外摄像头的视场角较小(30度左右),用户站在门前时往往需要调节多次才能使用户眼睛位置落入近红外摄像头的视场范围内,调节速度慢,使用体验差。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应用于虹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锁内设置有处理器、可水平转动的载台和用于驱动所述载台转动的电机,所述载台上设置有可见光摄像头和近红外摄像头,所述可见光摄像头和近红外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电机的控制端均连接至所述处理器;/n所述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包括:/n步骤1:使用所述可见光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检测人脸图像,得到人脸图像中人眼的第一当前位置;/n步骤2:计算人脸图像中所述第一当前位置与第一目标位置竖向之间的第一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计算得到第一角度差;/n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角度差产生第一控制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应用于虹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锁内设置有处理器、可水平转动的载台和用于驱动所述载台转动的电机,所述载台上设置有可见光摄像头和近红外摄像头,所述可见光摄像头和近红外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电机的控制端均连接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包括:
步骤1:使用所述可见光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检测人脸图像,得到人脸图像中人眼的第一当前位置;
步骤2:计算人脸图像中所述第一当前位置与第一目标位置竖向之间的第一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计算得到第一角度差;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角度差产生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电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转动相应的角度;
步骤4:使用所述近红外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图像,检测虹膜图像,得到虹膜图像中人眼的第二当前位置;
步骤5:计算虹膜图像中所述第二当前位置与第二目标位置竖向之间的第二差值,当所述第二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计算得到第二角度差;
步骤6:根据所述第二角度差产生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电机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转动相应的角度;
步骤7:使用所述近红外摄像头再次采集用户的虹膜图像,以该虹膜图像进行用户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若所述人脸图像中有多个人脸时,以屏幕中尺寸最大且最居中的人脸为准,得到人眼的第一当前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检测人脸图像,得到人脸图像中人脸的大小,当所述人脸大于第一预设尺寸时,提示用户后退一定距离;当所述人脸小于第二预设尺寸时,提示用户靠近一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当所述第一差值的绝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程,周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爱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