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角度入射可见光低反射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及膜系设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镀膜
,尤其是指一种大角度入射可见光低反射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及膜系设计。
技术介绍
当前主流取像镜头内部结构主要由传感器、红外滤光片、镜头组、保护盖片组成,其中红外滤光片是镜头组件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元件,红外滤光片能够有效的过滤近红外光线且让可见光波通过,使之成像时,图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逼真。随着镜头场景角度越来越大,整个取像组件越来越薄,传感器与红外滤光片的距离越来越近,使之传感器与滤光片之间的反射杂光越来越大,鬼影、光晕以及红斑现象越来越严重,而提高红外滤光片光谱要求以及更换蓝玻璃基板等措施,已经达到瓶颈,能够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当前保护盖片外表面镀的是超硬加防水膜,内表面镀的是普通增透膜,如把内表面镀一个普通红外滤光膜后,当镜头小角度场景取像时,色偏以及杂光、鬼影问题改善明显,拍摄的照片色彩更加柔和、自然,但是,当光线大角度入射镜头时,盖片内镀的普通红外滤光膜,在蓝光波段和蓝绿波段反射会很高,导致色彩严重失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角度入射可见光低反射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膜堆、第二膜堆、第三膜堆和第四膜堆,所述第一膜堆沉积在基板下表面,所述第二膜堆沉积在第一膜堆表面上,所述第三膜堆沉积在第二膜堆表面上,所述第四膜堆沉积在第三膜堆表面上,膜系结构表示为:SUB|(a0L1 a1H1 b1L……a3H1 b3L1)(c1H2 d1L2……cxH2dxL2)(e1H3 f1L3……exH3 fxL3)(j1H4 k1L4……jxH4 kxL4)|Air;/n其中(a0L1 a1H1 b1L1……a3H1 b3L1)为第一膜堆;(c1H1 d1L1……cxH1 dxL1)为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角度入射可见光低反射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膜堆、第二膜堆、第三膜堆和第四膜堆,所述第一膜堆沉积在基板下表面,所述第二膜堆沉积在第一膜堆表面上,所述第三膜堆沉积在第二膜堆表面上,所述第四膜堆沉积在第三膜堆表面上,膜系结构表示为:SUB|(a0L1a1H1b1L……a3H1b3L1)(c1H2d1L2……cxH2dxL2)(e1H3f1L3……exH3fxL3)(j1H4k1L4……jxH4kxL4)|Air;
其中(a0L1a1H1b1L1……a3H1b3L1)为第一膜堆;(c1H1d1L1……cxH1dxL1)为第二膜堆;(e1H1f1L1……exH1fxL1)为第三膜堆,(x1H4y1L4……x3H4y3L4)为第四膜堆;
SUB代表基板,Air代表空气,H代表高折射率材料膜层,L低折射率材料膜层;a,b,c,d,e,f,j,k分别代表不同膜层的物理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角度入射可见光低反射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膜层的a,b,c,d,e,f,j,k物理厚度的范围在0-300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角度入射可见光低反射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材料膜层H和低折射率材料膜层L交替镀膜的总层数在20-80层之间,所述高折射率材料膜层H的折射率为2.0-3.0之间,所述低折射率材料膜层L的折射率为1.2-1.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角度入射可见光低反射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材料膜层含有TiO2、Ta2O5、Ti3O5、Nb2O5、ZrO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低折射率材料膜层含有SiO2、硅铝混合物、MgF2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角度入射可见光低反射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章旭,刘敏,吴临红,邹维,刘武,卢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水晶光电有限公司,江西晶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