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代谢标志物及其在诊疗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93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代谢标志物及其在诊疗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代谢标志物SM(d18:0/24:1(15Z))。与对照相比,SM(d18:0/24:1(15Z))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水平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以SM(d18:0/24:1(15Z))作为检测变量,ROC曲线具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提示SM(d18:0/24:1(15Z))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代谢标志物及其在诊疗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代谢标志物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脑血管疾病是绝大多数国家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全死因序位明显前移。脑梗死约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70%-80%,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直以来认为神经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的治疗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共同关键,也是临床上的难题。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及早期诊断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脑梗死有很多种分型,依据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机制的分型,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脑血栓形成,而动脉粥样硬化(AS)是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这种病变主要累及大动脉和中动脉,它使内膜隆起,形成纤维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组织器官缺血,继发斑块破裂、斑块破裂则诱发血栓形成,即引起严重的临床事件—脑梗死。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是研究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后其代谢产物一内源性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生命机体在病证状态和各类药物作用下,亦同样会引起全身水平的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网络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考察和分析这些代谢物的变化,对于探究病证本质,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有极大的助益。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代谢组学,探讨代谢物时是否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预防、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提供新的靶标及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相关的代谢标志物,通过检测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从而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代谢物在制备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代谢物包括SM(d18:0/24:1(15Z))。进一步,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样本中代谢物水平的试剂。进一步,所述试剂包括通过靶向或非靶向的核磁共振法、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检测样本中代谢物含量的试剂。其中样本是生物学样本。生物来源的样本(即生物学样本)通常包含多种代谢物。待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实验样本是来自体液,优选来自血液、血浆、血清、淋巴、汗、唾液、眼泪、精液、阴道液体、粪便、尿液或脑脊液的样本,或来自例如通过活体解剖来自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样本。这也包括包含亚细胞区室或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网络或过氧化物酶体)的样本。此外,生物学样本也包括气体样本,如生物体的挥发物。生物学样本来自如此处其他地方具体说明的受试者。用于获得上述不同类型生物学样本的技术为本领域所熟知。例如,通过血液采集获得血液样本,通过尿液采集获得尿液样本。优选地,在上述样本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前将其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可包括释放或分离化合物,或去除多余物质或废物所需要的处理。合适的技术包含离心、萃取、分馏、纯化和/或富集化合物。此外,进行其他预处理以提供适合于化合物分析的形式或浓度的化合物。例如,如果气相层析偶联质谱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需要在所述气相层析前衍生化化合物。合适并必要的预处理依赖于进行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工具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如前描述的预处理的样本也包含在如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术语“样本”中。进一步,所述样本选自血液、血清、血浆。进一步,当受试者中的SM(d18:0/24:1(15Z))的水平下调时,受试者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或者存在患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风险。在从已知未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受试者或群体中获得参考结果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从试验样本中获得的试验结果与上述参考结果的差异,即基于关于至少一种代谢物的定性或定量组成中的差异来诊断所述疾病或易感性。差异可以是代谢物绝对或相对量的增加(有时称作代谢物上调)或代谢物所述量的减少或无可检测的量(有时称作代谢物下调)。优选地,相对或绝对量的差异是显著的,即在45到55百分位数、40到60百分位数、30到70百分位数、20到80百分位数、10到9百分位数、5到95百分位数的参考值区间外。相对量改变的优选值(即“倍数”变化)或改变类型(即导致更高或更低相对量和/或绝对量的“上”调或“下”调)。如果指定代谢物在受试者中是“上调的”,相对和/或绝对量将增加,如果其为“下调的”,代谢物的相对和/或绝对量将减少。此外,“倍数”变化表示增加或减少的程度,例如,2倍的增加指与参考相比,所述量是代谢物量的两倍。因此,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包括来自已知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受试者或组的参考,或已知具有其易感性的受试者或组的参考。最优选地,试验样本和所述参考的相同或相似结果(即所述至少一种代谢物相似的相对或绝对量)在该情况下指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或其易感性。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参考来自已知未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受试者或已知不具有其易感性的受试者,或者所述参考是可计算参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样本中代谢物SM(d18:0/24:1(15Z))水平的试剂。进一步,所述试剂包括通过靶向或非靶向的核磁共振法、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检测样本中代谢物水平的试剂。进一步,所述色谱法包括GC,CE,LC,HPLC和UHPLC;光谱法包括UV/Vis,IR,NIR和NMR;其中,GC=气相色谱,CE=毛细管电泳,LC=液相色谱,HPLC=高度液相色谱,U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UV-Vis=紫外可见,IR=红外,NIR=近红外,NMR=核磁共振。质谱法包括例如串联质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飞行时间(TOF)质谱法、MALDI-TOF-TOF质谱法、MALDI四极杆-飞行时间(Q-TOF)质谱法、电喷射离子化(ESI)-TOF质谱法、ESI-Q-TOF、ESI-TOF-TOF、ESI-离子阱质谱法、ESI三重四极杆质谱法、ESI傅立叶变换质谱法(FTMS)、MALDI-FTMS、MALDI-离子阱-TOF和ESI-离子阱TOF。以其最基本的水平,质谱法涉及使分子电离和随后测量所得离子的质量。由于分子以公知的方式电离,可以精确地由离子的质量确定分子的分子量。串联质谱法涉及首先获得所关注的离子的质谱,随后破碎该离子并获得片段的质谱。串联质谱法因此提供分子量信息和破碎谱,其可一起结合分子量信息使用以识别肽或蛋白质或小分子(低于1500道尔顿)的确切序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代谢物在构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计算模型中的应用,所述代谢物包括SM(d18:0/24:1(15Z))。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包含:1)用于测定样本中代谢物SM(d18:0/24:1(15Z))特征值的工具;2)比较样本中代谢物特征值的工具;3)数据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中的数据存储介质存储数据集合,术语“数据集合”指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集合的数据集合。因此,数据集合可落实到单个数据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代谢物在制备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谢物包括SM(d18:0/24:1(15Z))。/n

【技术特征摘要】
1.代谢物在制备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谢物包括SM(d18:0/24:1(15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样本中代谢物水平的试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包括通过靶向或非靶向的核磁共振法、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检测样本中代谢物含量的试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选自血液、血清、血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受试者中的SM(d18:0/24:1(15Z))的水平下调时,受试者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或者存在患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风险。


6.一种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试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建张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