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余热锅炉运行控制方法及相匹配的锅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880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简化直流锅炉系统配置及控制工作量,提高启动速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直流余热锅炉运行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与上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相匹配的直流余热锅炉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操作的适用于直流余热锅炉的运行控制方法,解决了产汽时间延迟的问题。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依据该运行控制方法对锅炉系统进行改进,使得锅炉系统更为简单,使之与前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相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余热锅炉运行控制方法及相匹配的锅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式余热锅炉的运行控制方法以及与该运行控制方法相匹配的锅炉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直流锅炉设计有启动分离器,当锅炉启动时,由给水至启动分离器间的循环回路维持一个固定的循环流量,该循环回路中的水受热后将部分蒸发。进入汽水分离器的汽水混合物经过启动分离器分离后,蒸汽流入过热器,水则重新进入水循环系统。此种模式称为锅炉的“湿态”运行模式。随着锅炉负荷的提升,超过锅炉最小直流负荷后,进入分离器的介质将为微过热蒸汽,锅炉转为“干态”运行模式。上述设计中由于存在分离器且启动阶段必须维持最小启动流量,导致锅炉系统复杂,产汽时间延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简化直流锅炉系统配置及控制工作量,提高启动速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直流余热锅炉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余热锅炉的受热面管组间不设置启动分离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直流余热锅炉的启动阶段,直流余热锅炉产生的烟气的热量仅用于加热受热面管组,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余热锅炉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余热锅炉的受热面管组间不设置启动分离器,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在直流余热锅炉的启动阶段,直流余热锅炉产生的烟气的热量仅用于加热受热面管组,且受热面管组内不进水,从而使得受热面管组处于干烧加热状态;/n步骤2、当受热面管组的金属壁温或者烟气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往受热面管组内通水,并且通入的水量需要确保进入直流余热锅炉的水在进口至出口一个流程中能完成预热、蒸发到过热的全过程,并确保与出口相连通的出口管道中的水为干态;/n步骤3、直流余热锅炉稳定运行后,通过调整受热面管组的给水流量来控制出口汽温,使最终的蒸汽温度达到设定的控制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余热锅炉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余热锅炉的受热面管组间不设置启动分离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直流余热锅炉的启动阶段,直流余热锅炉产生的烟气的热量仅用于加热受热面管组,且受热面管组内不进水,从而使得受热面管组处于干烧加热状态;
步骤2、当受热面管组的金属壁温或者烟气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往受热面管组内通水,并且通入的水量需要确保进入直流余热锅炉的水在进口至出口一个流程中能完成预热、蒸发到过热的全过程,并确保与出口相连通的出口管道中的水为干态;
步骤3、直流余热锅炉稳定运行后,通过调整受热面管组的给水流量来控制出口汽温,使最终的蒸汽温度达到设定的控制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余热锅炉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控制所述直流余热锅炉的进口烟气温度或者根据所述直流余热锅炉的进口烟气温度选用相应等级的受热面管材,保证所述受热面管组的管子在干烧加热过程中不会出现氧化或超温损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余热锅炉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所述受热面管组某一位置的所述金属壁温或者所述烟气温度进行监控,从而判断所述金属壁温或者所述烟气温度是否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开应焦龙洋金思佳金响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