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矿热电炉双压余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矿物质冶炼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矿热电炉双压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矿热电炉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消耗的是电能,其生产成本主要来自电能的消耗。随着矿热电炉行业的发展,矿热电炉冶炼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矿热电炉企业通过各种技术降低冶炼生产成本低。矿热电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生700℃左右的高温烟气,矿热电炉企业都期望在现有厂地限制条件下,有一种能回收利用矿热电炉产生700℃左右高温烟气热量的锅炉,其提供的蒸汽能满足现在效率较高的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使用。汽轮发电机组最终能产生电能,供冶炼生产使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矿热电炉双压余热锅炉,解决了矿热电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热量利用效率低问题,解决了原有锅炉占地大无法适应现场安装的问题,也解决了原有锅炉只能提供单压蒸汽、无法匹配效率更高双压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立式矿热电炉双压余热锅炉,包括锅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矿热电炉双压余热锅炉,包括锅炉钢结构支撑平台(1)、烟气管道(62),所述烟气管道(62)外部设有护罩水冷壁(24),所述锅炉钢结构支撑平台(1)上安装有立式锅炉,所述烟气管道(62)的出气端与立式锅炉顶端的烟气进口相连通,所述立式锅炉低端为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钢结构支撑平台(1)中部设置有除氧器(2),所述锅炉钢结构支撑平台(1)顶部安装有低压锅筒(10)和中压锅筒(33),所述锅炉钢结构支撑平台(1)底部安装有低压给水泵(5)、循环水泵(21)和中压给水泵(28);所述立式锅炉内部安装有高温过热器(45)、低温过热器(42)、中压蒸发器组件、低压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矿热电炉双压余热锅炉,包括锅炉钢结构支撑平台(1)、烟气管道(62),所述烟气管道(62)外部设有护罩水冷壁(24),所述锅炉钢结构支撑平台(1)上安装有立式锅炉,所述烟气管道(62)的出气端与立式锅炉顶端的烟气进口相连通,所述立式锅炉低端为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钢结构支撑平台(1)中部设置有除氧器(2),所述锅炉钢结构支撑平台(1)顶部安装有低压锅筒(10)和中压锅筒(33),所述锅炉钢结构支撑平台(1)底部安装有低压给水泵(5)、循环水泵(21)和中压给水泵(28);所述立式锅炉内部安装有高温过热器(45)、低温过热器(42)、中压蒸发器组件、低压蒸发器组件、中压省煤器(31)和低压省煤器(8),所述护罩水冷壁(24)的出水端通过护罩水冷壁回水管(25)与低压锅筒(10)相连通,所述低压锅筒(10)通过加热蒸汽管(17)与除氧器(2)相连通,所述除氧器(2)通过低压给水泵进水管(3)与低压给水泵(5)进水端相连通,所述低压给水泵(5)出水端通过低压省煤器给水管(7)与低压省煤器(8)相连通,所述低压省煤器(8)通过低压给水管道(9)与低压锅筒(10)相连通,所述低压锅筒(10)通过低压下降管组(11)与低压蒸发器组件相连通,所述低压蒸发器组件通过低压上升管组(16)与低压锅筒(10)相连通;所述低压锅筒(10)通过循环水泵进水管(19)与循环水泵(21)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21)出水端通过循环水泵出水管(23)与护罩水冷壁(24)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低压锅筒(10)通过中压给水泵进水管(26)与中压给水泵(28)进水端相连通,所述中压给水泵(28)出水端通过中压省煤器给水管(30)与中压省煤器(31)相连通,所述中压省煤器(31)通过中压给水管道(32)与中压锅筒(33)相连通,所述中压锅筒(33)通过中压下降管组(34)与中压蒸发器组件相连通,所述中压蒸发器组件通过中压上升管组(40)与中压锅筒(33)相连通,所述中压锅筒(33)通过蒸汽连接管(41)与低温过热器(42)相连接,所述低温过热器(42)通过过热器连接管(43)与高温过热器(45)相连接,所述高温过热器(45)通过过热蒸汽管(46)与过热蒸汽集箱(47)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矿热电炉双压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蒸发器组件位于低压蒸发器组件上方,所述中压蒸发器组件包括五级中压蒸发器(39)、四级中压蒸发器(38)、三级中压蒸发器(37)、二级中压蒸发器(36)和一级中压蒸发器(35),所述五级中压蒸发器(39)、四级中压蒸发器(38)、三级中压蒸发器(37)、二级中压蒸发器(36)、一级中压蒸发器(35)在立式锅炉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矿热电炉双压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蒸发器组件包括四级低压蒸发器(15)、三级低压蒸发器(14)、二级低压蒸发器(13)和一级低压蒸发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