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风量可调节的汽车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72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风量可调节的汽车散热器,包括散热器芯体、进风量控制叶片、进风量控制系统、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安装框和传感器系统,散热器芯体的边缘两侧安装执行机构安装框,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设置在执行机构安装框上,散热器芯体的前侧表面上设有多个垂直并排排列的进风量控制叶片,传感器系统连接进风量控制系统,进风量控制系统与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连接,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与进风量控制叶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进风量可调节、有效阻止发动机过冷却、延长发送机寿命、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风量可调节的汽车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的冷却系统散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进风量可调节的汽车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各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国家对汽车的排放标准要求日益严格,故对如何降低排放、降低能耗的汽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内客车技术的进步,发动机散热系统设计的日益成熟,国内生产的客车车型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如何提高整车的性能,降低能耗、降低售后成本等问题成为了每家客车厂关注的话题。现国内市场上运行的各类客车,多以常规动力车为主,发动机散热都是水冷方式。常规动力车的冷却系统,一般都选用皮带直驱的传动机构(如图1所示)。该散热系统的风扇采用发动机直驱,一旦发动机启动,风扇就会跟着旋转,散热系统就会进入工作状态。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为82-95℃,如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发动机散热系统的水温很低,此时不需要散热系统工作,但风扇是随发动机一起运转的,此时会造成发动机过散热的问题。发动机温度过低,一是使混合气点燃困难、燃烧迟缓,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和燃料消耗增加;二是因温度过低而未汽化的燃油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风量可调节的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芯体(3)、进风量控制叶片(1)、进风量控制系统(8)、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4)、执行机构安装框(2)和传感器系统,所述的散热器芯体(3)的边缘两侧安装执行机构安装框(2),所述的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4)设置在执行机构安装框(2)上,所述的散热器芯体(3)的前侧表面上设有多个垂直并排排列的进风量控制叶片(1),所述的传感器系统连接进风量控制系统(8),所述的进风量控制系统(8)与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4)连接,所述的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4)与进风量控制叶片(1)连接,所述的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4)包括电机驱动齿轮(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风量可调节的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芯体(3)、进风量控制叶片(1)、进风量控制系统(8)、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4)、执行机构安装框(2)和传感器系统,所述的散热器芯体(3)的边缘两侧安装执行机构安装框(2),所述的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4)设置在执行机构安装框(2)上,所述的散热器芯体(3)的前侧表面上设有多个垂直并排排列的进风量控制叶片(1),所述的传感器系统连接进风量控制系统(8),所述的进风量控制系统(8)与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4)连接,所述的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4)与进风量控制叶片(1)连接,所述的进风量控制系统执行机构(4)包括电机驱动齿轮(44)、与电机驱动齿轮(44)依次啮合的多个叶片齿轮(41)、分别设置在各个齿轮上的齿轮固定轴(42)以及与齿轮固定轴(42)连接的叶片转动轴(43),多个叶片齿轮(41)与电机驱动齿轮(44)呈垂直方向啮合排列,多个叶片转动轴(43)对应连接多个进风量控制叶片(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量可调节的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叶片齿轮(41)、电机驱动齿轮(44)通过各自的齿轮固定轴(42)设于执行机构安装框(2)上,所述的电机驱动齿轮(44)设于执行机构安装框(2)的中心位置处,多个叶片齿轮(41)在电机驱动齿轮(44)的上、下部位依次啮合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量可调节的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包括设于接散热器芯体(3)的进水口、出水口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全永姜远坤丁达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