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柜门电控锁和开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控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柜门电控锁及开锁方法。
技术介绍
柜门锁具在进行锁合时,通常是直接是电磁铁吸放衔铁,衔铁带动弹簧装置,再由弹簧装置提供弹力带动锁舌动作,由锁舌相对锁扣伸缩状态的不同来完成柜门的开关。对于一般的锁合方式来说,其锁舌通常为斜锁舌。关门时,由用户手动关门,然后由用户自行判断柜门是否锁紧,柜门自身没有相应的传感器感应柜门的状态,不对柜门的状态进行监控。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衔铁带动弹簧装置,再依靠弹簧装置的弹力来驱动锁舌,这样的结构需要经过弹簧来对衔铁的吸合动作进行转移,而弹簧动作缓慢,转移衔铁吸合动作慢,不能实现柜门快速动作;2、锁舌为斜锁舌,不能对柜门提供作用力,当用户未关紧门时不能对用户进行提醒;3、电控锁内部没有相应的传感器,无法完成柜门真实锁合状态的确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衔铁带动弹簧装置,再依靠弹簧装置的弹力来驱动锁舌,这样的结构需要经过弹簧来对衔铁的吸合动作进行转移,而弹簧动作缓慢,转移衔铁吸合动作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柜门电控锁,包括吸合机构(1)、拨片(2)、锁合机构(3)和机壳(4);所述的吸合机构(1)固定于机壳(4)内部的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片(2)为长方形结构,拨片(2)位于吸合机构(1)的上端;拨片(2)中端为孔状结构,拨片(2)中端的孔位与机壳(4)内部的轴柱相配合;吸合机构(1)的上端与拨片(2)的左端相嵌合;所述的锁合机构(3)位于机壳(4)内部的右侧,锁合机构(3)的上端与拨片(2)的右端相接触,拨片(2)的转动能带动锁合机构(3)运动;/n所述的吸合机构(1)包括吸合线圈(11)、吸合线圈固定座(12)、衔铁(13)和弹簧(14);所述的吸合线圈固定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柜门电控锁,包括吸合机构(1)、拨片(2)、锁合机构(3)和机壳(4);所述的吸合机构(1)固定于机壳(4)内部的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片(2)为长方形结构,拨片(2)位于吸合机构(1)的上端;拨片(2)中端为孔状结构,拨片(2)中端的孔位与机壳(4)内部的轴柱相配合;吸合机构(1)的上端与拨片(2)的左端相嵌合;所述的锁合机构(3)位于机壳(4)内部的右侧,锁合机构(3)的上端与拨片(2)的右端相接触,拨片(2)的转动能带动锁合机构(3)运动;
所述的吸合机构(1)包括吸合线圈(11)、吸合线圈固定座(12)、衔铁(13)和弹簧(14);所述的吸合线圈固定座(12)为圆柱形,吸合线圈固定座(12)的下端嵌合于机壳(4)相应的孔位;所述的吸合线圈(11)为圆筒状,吸合线圈(11)的下端套合在吸合线圈(11)底座的外圈,吸合线圈(11)的上端套合于衔铁(13)下端的外圈;所述的衔铁(13)上端嵌合于机壳(4)相应孔位,并且衔铁(13)与拨片(2)相嵌合;所述的弹簧(14)内侧套合于衔铁(13)外表面;弹簧(14)上端与衔铁(13)上端相邻,弹簧(14)下端与机壳(4)上端外表面相邻,弹簧(14)在衔铁(13)上端和机壳(4)上端外表面之间伸长或者压缩;
所述的锁合机构(3)包括锁合卡片(31)、锁合弹片(32)、扭簧(33)和微动开关(34);所述的锁合卡片(31)位于机壳(4)内表面;锁合卡片(31)的下端有孔位,锁合卡片(31)与机壳(4)相应位置的轴柱相配合;所述的锁合弹片(32)位于锁合卡片(31)的上方,锁合弹片(32)的下端有孔位,锁合弹片(32)与锁合卡片(31)嵌合于机壳(4)相同的轴柱;所述的扭簧(33)为圆柱状,扭簧(33)的圆柱内表面与锁合卡片(31)和锁合弹片(32)嵌合于机壳(4)相同的轴柱;扭簧(33)的两个触角分别与锁合卡片(31)和锁合弹片(32)相接触,扭簧(33)对锁合卡片(31)和锁合弹片(32)施加作用力;所述的微动开关(34)固定在机壳(4)内部,微动开关(34)位于吸合机构(1)与锁合卡片(31)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门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当柜门需要开启状态时,线圈收到信号吸合衔铁(13),带动拨片(2)向上旋转运动;拨片(2)与锁合机构(3)脱钩,锁合机构(3)向外旋转,柜门电控锁打开;当柜门电控锁需要关闭时,锁合机构(3)在外力作用下向内旋转,拨片(2)勾住锁合机构(3),柜门电控锁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门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13)下端与吸合线圈固定座(12)内表面都为锥面结构;并且衔铁(13)下端锥面与吸合线圈固定座(12)内表面锥面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门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片(2)包括拨片主体(21)、拨片滑槽(22)和拨片挂钩(23);所述的拨片主体(21)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