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
本申请涉及古建筑修缮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古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然而,由于古建筑受到风吹雨打的影响,古建筑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在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以下三个原则:其一,不改变文物原状;其二,尊重传统,保持建筑特有的风格和建筑形制;其三,坚持建筑原有的建筑结构体系,使用原有的建筑材料、原有的建筑工艺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古建筑修缮的技术也得到发展,但是对金柱和檐柱打牮拨正的方法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山面金柱、檐柱的打牮拨正,并使打牮拨正施工简便、稳定,本申请提供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金柱、檐柱的倾闪方向、倾闪数据进行分析;S2、保留下层檐溜金斗栱,并卸除上层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对金柱(1)、檐柱(2)的倾闪方向、倾闪数据进行分析;/nS2、保留下层檐溜金斗栱,并卸除上层檐斗栱、梁架;/nS3、将金柱(1)、檐柱(2)连接成整体;/nS4、安装脚手架(5),并利用手扳葫芦对金柱(1)、檐柱(2)进行拨正;/nS5、拨正后,对金柱(1)柱脚、檐柱(2)柱脚分别进行固定;/nS6、安装拆除下来的斗栱、梁架;/n其中,在S4步骤过程中,设置检测点,且对检测点进行检测;/n控制金柱(1)之间、檐柱(2)之间的枋类构件不发生拔榫。/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金柱(1)、檐柱(2)的倾闪方向、倾闪数据进行分析;
S2、保留下层檐溜金斗栱,并卸除上层檐斗栱、梁架;
S3、将金柱(1)、檐柱(2)连接成整体;
S4、安装脚手架(5),并利用手扳葫芦对金柱(1)、檐柱(2)进行拨正;
S5、拨正后,对金柱(1)柱脚、檐柱(2)柱脚分别进行固定;
S6、安装拆除下来的斗栱、梁架;
其中,在S4步骤过程中,设置检测点,且对检测点进行检测;
控制金柱(1)之间、檐柱(2)之间的枋类构件不发生拔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具体采用以下方法:
S31、卸除檐柱(2)柱门;
S32、分别在金柱(1)顶部和檐柱(2)顶部、金柱(1)中部和檐柱(2)中部、金柱(1)柱脚和檐柱(2)柱脚之间分别安装辅助装置(3);
其中,金柱(1)和檐柱(2)在三个辅助装置(3)的作用下连接成整体;
位于金柱(1)顶部和檐柱(2)顶部、金柱(1)柱脚和檐柱(2)柱脚之间的辅助装置(3)分别支撑在金柱(1)和檐柱(2)之间,且用于保持金柱(1)和檐柱(2)之间的距离;
位于金柱(1)中部和檐柱(2)中部的辅助装置(3)拉紧在金柱(1)和檐柱(2)之间,且用于保持金柱(1)和檐柱(2)同步移动;
在打牮拨正完成后,安装拆除下来的檐柱(2)柱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3)包括调节杆(31)、两个分别设置在调节杆(31)两端的安装机构(32),所述安装机构(32)包括与调节杆(31)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弧板(321)、两个分别铰接在支撑弧板(321)沿其周向方向两端的连接弧板(322)、设置在两个连接弧板(322)之间的锁紧组件(323),所述支撑弧板(321)的弯曲方向远离调节杆(31)设置,且所述支撑弧板(321)的轴线和调节杆(31)垂直,所述连接弧板(322)的弯曲方向朝向支撑弧板(321),且所述连接弧板(322)的轴线和支撑弧板(321)的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弧板(321)的外曲面于中部固设有安装套筒(3211),所述安装套筒(3211)和调节杆(3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面金柱和檐柱整体打牮拨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1)包括第一螺杆(311)、第二螺杆(312)、设置在第一螺杆(311)和第二螺杆(312)之间的调节套筒(313),所述第一螺杆(311)的螺纹方向和第二螺杆(312)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调节套筒(3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螺杆(311)、第二螺杆(312)螺纹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禹,路明,刘佳,靳影,邬博,张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