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79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包括平台和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平台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部设置有混凝土柱,所述安装座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与混凝土柱相匹配的偏抵组件,且每个所述偏抵组件上均固定有抵定座,所述偏抵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座上的U形架,所述U形架内转动安插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依次固定套接有斜撑杆和齿轮,所述抵定座固定在斜撑杆的顶端,所述U形架之间横向穿插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与齿轮啮合设置,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与齿条板相匹配的带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增加了平台上混凝土柱的抗震能力,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地震等导致的混凝土柱发生歪斜情况的发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的专利技术出现在近代,通常认为法国园丁约瑟夫·莫尼尔于1849年专利技术钢筋混凝土并于1867年取得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钢筋混凝土的专利技术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目前在中国,钢筋混凝土为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占总数的绝大多数,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原材料水泥产量已于2010年达到18.82亿吨,占世界总产量70%左右。目前在建筑领域钢筋混凝土柱在抵御地震等带来的震动时还是稍有不足,无法阻挡地震等震动导致的柱体歪斜等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的钢筋混凝土柱在抵御地震等带来的震动时还是无法阻挡其导致的柱体歪斜等情况的发生,进而提出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包括平台和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平台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部设置有混凝土柱,所述安装座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与混凝土柱相匹配的偏抵组件,且每个所述偏抵组件上均固定有抵定座。优选的,所述偏抵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座上的U形架,所述U形架内转动安插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依次固定套接有斜撑杆和齿轮,所述抵定座固定在斜撑杆的顶端,所述U形架之间横向穿插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与齿轮啮合设置,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与齿条板相匹配的带动组件。优选的,所述带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座上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转动安插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混凝土柱的一端固定有手轮,且所述螺纹杆外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套管,所述内螺纹套管与齿条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外依次套设有弹簧和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内螺纹套管外缘固接。优选的,所述弹簧为强力压缩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槽的内侧壁固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的端面固接。优选的,所述轴承内圈与螺纹杆的端部外缘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施工完成后松开两个手轮这样两个内螺纹套管在两个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互相背离,从而促使两个抵定座互相抵近实现对成型后的混凝土柱的加固,此举大大增加了平台上混凝土柱的抗震能力,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地震等导致的混凝土柱发生歪斜情况的发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平台、2混凝土柱、3安装座、4斜撑杆、5抵定座、6U形架、7齿轮、8齿条板、9螺纹杆、10内螺纹套管、11手轮、12横杆、13滑块、1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包括平台1和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平台1上的安装座3,安装座3的中部设置有混凝土柱2,安装座3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与混凝土柱2相匹配的偏抵组件,且每个偏抵组件上均固定有抵定座5,偏抵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座3上的U形架6,U形架6内转动安插有转轴,转轴外依次固定套接有斜撑杆4和齿轮7,抵定座5固定在斜撑杆4的顶端,U形架6之间横向穿插有齿条板8,齿条板8与齿轮7啮合设置,安装座3上安装有与齿条板8相匹配的带动组件;带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座3上的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轴承内转动安插有螺纹杆9,轴承内圈与螺纹杆9的端部外缘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螺纹杆9远离混凝土柱2的一端固定有手轮11,且螺纹杆9外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套管10,内螺纹套管10与齿条板8固定连接,安装座3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固定有横杆12,横杆12外依次套设有弹簧14和滑块13,滑块13的顶部与内螺纹套管10外缘固接,弹簧14为强力压缩弹簧,弹簧14的一端与限位槽的内侧壁固接,弹簧14的另一端与滑块13的端面固接,这样在施工完成后,松开两个手轮11这样两个内螺纹套管10在两个弹簧14的弹性作用力下互相背离,从而促使两个抵定座5互相抵近实现对成型后的混凝土柱2的加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中,在浇注混凝土柱2前在平台1上利用紧固件将安装座3固定在平台1上,之后手动转动两个手轮11带动两个齿条板8互相靠近,这样两个抵定座5互相远离,可以方便里面模板对混凝土柱2进行浇注施工,在施工完成后,松开两个手轮11这样两个内螺纹套管10在两个弹簧14的弹性作用力下互相背离,从而促使两个抵定座5互相抵近实现对成型后的混凝土柱2的加固;综上所述,此举大大增加了平台1上混凝土柱2的抗震能力,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地震等导致的混凝土柱2发生歪斜情况的发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包括平台(1)和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平台(1)上的安装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的中部设置有混凝土柱(2),所述安装座(3)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与混凝土柱(2)相匹配的偏抵组件,且每个所述偏抵组件上均固定有抵定座(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包括平台(1)和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平台(1)上的安装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的中部设置有混凝土柱(2),所述安装座(3)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与混凝土柱(2)相匹配的偏抵组件,且每个所述偏抵组件上均固定有抵定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抵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座(3)上的U形架(6),所述U形架(6)内转动安插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依次固定套接有斜撑杆(4)和齿轮(7),所述抵定座(5)固定在斜撑杆(4)的顶端,所述U形架(6)之间横向穿插有齿条板(8),所述齿条板(8)与齿轮(7)啮合设置,所述安装座(3)上安装有与齿条板(8)相匹配的带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座(3)上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华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协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