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66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包括多块带有相间凹凸网格状齿槽、正反错缝相扣安装使用的预制楼板,上下预制楼板间通过相间凹凸的网格状齿槽紧密咬合连接,且板间拼接板缝错开,相邻两块预制楼板间板缝通过FRP纤维布配合环氧树脂粘贴,楼板端部出筋与楼盖结构次梁通过现浇条带连成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预制装配式楼板方案,设计新颖合理,采用“单向预制、正反相扣、错缝搭接、节点加强”的基本思想,并结合“大板预制、分割使用”的预制工艺,利用楼板自身特点完成装配施工,板端现浇条带、板缝处FRP纤维布加固,有效提高装配楼板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装配式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预制楼板
,具体涉及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所用的一部分构件或全部构件在工厂生产加工完毕,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在现场进行安装、拼接所形成的建筑。因此装配式建筑具备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建筑速度快;第二,受气候影响较小;第三,节约大量劳动力;第四,绿色环保。装配式结构体系凭借其标准化、产业化、工业化、装配化、集约、高效、智能建造、节能环保的优点,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推动规范装配式行业的发展,可以说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在目前现有的建筑体系中,楼板体系是建筑结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楼板是主要的横向承重构件,不但具有承担竖向荷载的作用,还具有联系各竖向构件形成抗侧力体系并传递水平风荷载、地震作用力的作用。当前常用的楼板体系大多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体系以及目前现有的一些装配式楼板体系。现浇楼板整体性好,但是现场支模工作量大,湿作业较多,考虑到现浇混凝土的养护问题,工期被大大延长,这不符合国家提倡的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需求。目前常用的装配式楼板为了保证楼板的整体性,大都采用叠合楼板的形式,在部分工厂标准化生产的预制底板,现场浇筑叠合层,楼板只是实现部分的装配化,在施工现场仍然存在较大的浇筑量,施工效率不高。全装配楼板预制程度最高,现场无湿作业,与主体结构装配施工效率相匹配,但由于连接整体性差及板缝开裂渗漏等问题,全装配式楼板技术还亟待研究。<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浇楼板或叠合楼板湿作业量大、施工效率与主体框架装配施工不匹配,全装配楼板连接整体性差、板缝开裂渗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包括多块预制楼板,所述预制楼板一面为清水面,另一面设置有尺寸相互匹配的凸齿和凹槽,所述凸齿和凹槽沿板面呈网格状相间布设,二者的高度均为单块预制楼板总厚度的1/2,二者底部呈整体状的板面内配置有相互绑扎固定的纵向受力分布钢筋和横向分布钢筋,所述纵向受力分布钢筋超出预制楼板端面一定长度形成甩槎段;所述预制楼板于安装位置设有正反相对的两层,上下两层预制楼板的凸齿和凹槽紧密咬合相连,上下两层各层内相邻两块预制楼板之间的拼缝竖向上相互错开,且上下两块预制楼板之间咬合搭接的面积为各自板面面积的一半,避免出现贯通的结构缝,下层预制楼板之间的拼缝处通过环氧树脂粘贴有FRP纤维布,预制楼板端部搭接在楼盖结构的次梁上,位于次梁两侧的预制楼板的甩槎段纵向受力分布钢筋相互交错搭接并通过现浇混凝土条带连为一体。优选地,所述纵向受力分布钢筋端部墩粗,位于次梁两侧的预制楼板的甩槎段纵向受力分布钢筋相互交错搭的搭接段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优选地,所述现浇混凝土条带宽度不小于200mm,所述预制楼板与次梁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且预制楼板与现浇混凝土条带接触面为凿毛面。优选地,所述凸齿和凹槽的水平投影均为正方形,其正方形投影的边长介于预制楼板跨度的1/10~1/15之间。优选地,粘贴FRP纤维布位置的预制楼板板面为凿毛面。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大板单向工厂预制,根据参数分析确定预制楼板各组件尺寸并制作浇筑模具,预先在模具上涂刷脱模剂,并在模具支架上绑扎纵向受力分布钢筋及横向分布钢筋,所述纵向受力分布钢筋预留一定长度的出筋;步骤二:楼板浇筑标准养护,在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并采取适当养护措施,成型后脱模,形成一面平整、一面带有相间凸齿和凹槽的网格状预制大板;步骤三:预制大板分割使用:根据结构梁具体设计情况,结合现场运输及吊装能力,选择合适的楼板宽度和模数,将预制大板切割成小块的预制楼板;步骤四:正反相扣现场装配,运输至现场后,预制楼板安装采用正反相扣、错缝搭接的方式,凸齿和凹槽相互契合,可以有效抵抗层间滑移,预制楼板咬牙搭接依次铺设到次梁之间;步骤五:板缝加强可靠连接,预制楼板铺设完毕后,预制楼板端部甩槎段纵向受力分布钢筋相互交错搭并现浇混凝土条带,在次梁顶部将预制楼板连成整体,增强结构整体性,下层预制楼板之间的拼缝处采用环氧树脂胶粘贴FRP纤维布,FRP纤维布可以适当代替部分板下部钢筋的受力,提高板的承载力,保证结构整体的可靠连接,避免后期开裂问题。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的模具包括底模板和侧模板,所述底模板采用相间凹凸的网格状压型钢板制作,其四周固定设置有侧模板,其中一组相对设置的侧模板上对应开设有用于纵向受力分布钢筋穿出的置筋槽,所述置筋槽底端位于底模板凹凸面顶部包络面之上。优选地,步骤四中所述的预制楼板在运输过程中正反相扣放置,相互扣合的预制楼板边缘对齐,提高了楼板整体厚度的同时避免了凸齿和凹槽暴露在外,防止楼板在运输过程中折断或凸齿和凹槽的边角出现破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楼板,采用“整块预制,切割使用,分块拼装”的设计思路,工厂预制程度高、工艺简单、适应性强、成本较低,楼板在工厂中加工预制采用特制的相间凹凸的网格状压型钢板底模,标准尺寸的大板可批量单向预制,脱模后底模钢板重复利用,成型后按需切割尺寸适应性强,切割后板块较小还可节省运输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楼板,能够实现楼板体系装配化连接,与梁柱装配施工效率相匹配,施工简便、效率高,楼板间正反相扣咬牙连接,楼板与次梁预埋件焊接,楼板体系干式连接,可随结构梁柱装配同时进行,节约工期降低人力资源成本;3、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楼板,由于上下两层楼板错缝拼接,避免了传统预制楼板易出现贯通缝的问题,错缝拼接增强了楼板间的整体性,缓解了板缝处的抗剪问题,有效降低了楼板防水处理的难度;4、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楼板,装配完成后顶底两面都是平直光滑的清水面,避免了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或组合扁梁楼板存在的底面凹凸不平的问题,后期装修中无需吊顶处理,降低业主后续装修成本;5、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楼板,次梁上的板端出筋位置现浇混凝土条带,增强节点区域连接,满足结构体系抗震设计中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要求,增强装配式楼板体系的结构整体性能;6、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楼板,纵向拼缝位置采用FRP纤维布配合环氧树脂胶粘贴加强,板缝间连接可靠,既可以避免预制楼板使用过程中板缝位置易开裂的问题,提高楼板体系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还能适当代替部分受力筋,降低整体配筋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合理,楼板的加工制作简单、适应性强、装配化连接、整体性能好,能够有效提高结构装配效率,经济效益显著,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预制楼板(1),所述预制楼板(1)一面为清水面,另一面设置有尺寸相互匹配的凸齿(2)和凹槽(3),所述凸齿(2)和凹槽(3)沿板面呈网格状相间布设,二者的高度均为单块预制楼板(1)总厚度的1/2,二者底部呈整体状的板面内配置有相互绑扎固定的纵向受力分布钢筋(4)和横向分布钢筋,所述纵向受力分布钢筋(4)超出预制楼板(1)端面一定长度形成甩槎段;/n所述预制楼板(1)于安装位置设有正反相对的两层,上下两层预制楼板(1)的凸齿(2)和凹槽(3)紧密咬合相连,上下两层各层内相邻两块预制楼板(1)之间的拼缝竖向上相互错开, 且上下两块预制楼板(1)之间咬合搭接的面积为各自板面面积的一半,下层预制楼板(1)之间的拼缝处通过环氧树脂粘贴有FRP纤维布,预制楼板(1)端部搭接在楼盖结构的次梁(5)上,位于次梁(5)两侧的预制楼板(1)的甩槎段纵向受力分布钢筋(4)相互交错搭接并通过现浇混凝土条带连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预制楼板(1),所述预制楼板(1)一面为清水面,另一面设置有尺寸相互匹配的凸齿(2)和凹槽(3),所述凸齿(2)和凹槽(3)沿板面呈网格状相间布设,二者的高度均为单块预制楼板(1)总厚度的1/2,二者底部呈整体状的板面内配置有相互绑扎固定的纵向受力分布钢筋(4)和横向分布钢筋,所述纵向受力分布钢筋(4)超出预制楼板(1)端面一定长度形成甩槎段;
所述预制楼板(1)于安装位置设有正反相对的两层,上下两层预制楼板(1)的凸齿(2)和凹槽(3)紧密咬合相连,上下两层各层内相邻两块预制楼板(1)之间的拼缝竖向上相互错开,且上下两块预制楼板(1)之间咬合搭接的面积为各自板面面积的一半,下层预制楼板(1)之间的拼缝处通过环氧树脂粘贴有FRP纤维布,预制楼板(1)端部搭接在楼盖结构的次梁(5)上,位于次梁(5)两侧的预制楼板(1)的甩槎段纵向受力分布钢筋(4)相互交错搭接并通过现浇混凝土条带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受力分布钢筋(4)端部墩粗,位于次梁(5)两侧的预制楼板(1)的甩槎段纵向受力分布钢筋(4)相互交错搭的搭接段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条带宽度不小于200mm,所述预制楼板(1)与次梁(5)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且预制楼板(1)与现浇混凝土条带接触面为凿毛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2)和凹槽(3)的水平投影均为正方形,其正方形投影的边长介于预制楼板(1)跨度的1/10~1/1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纪峰陈德珅安百平郭玉顺张成李亚宁吴鹏辉钱宏亮王化杰文富明孙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宏大置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