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于钢筋笼的桩段轴向承载力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65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5
一种内嵌于钢筋笼的桩段轴向承载力提升装置,包括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上设有多组对称锚臂孔,所述锚臂孔内安装有液压筒,所述液压筒内设有液压腔,所述液压腔内设有两个活塞顶盘,两个所述活塞顶盘的外侧与锚臂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锚臂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锚臂尖,所述液压腔内分别通过上液压管和下液压管与液压泵连接,且所述上液压管和所述下液压管的管口处于两个所述活塞顶盘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桩段内沿桩轴可布置多道锚臂,可实现有效的多重桩段轴向承载力提升效果;锚臂顶出处设置有注浆孔,固化顶出施工产生的土体缝隙及局部强度弱化,进一步增强桩顶轴向承载力,锚臂尖内安装有行程测量装置,可以监控锚臂实际顶出行程,精确控制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嵌于钢筋笼的桩段轴向承载力提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础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内嵌于钢筋笼的桩段轴向承载力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交通工程中桩基础被大量的使用,为确保工程的安全,工程设计中需要优化桩基轴向承载性能。同时,为准确评估工程桩的竖向承载力,需要开展桩基承载力的现场检测试验,广泛使用的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法由于自平衡点难以准确确定,影响上、下桩段承载力的准确测出。上述这些现实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桩基工程设计造成困难。常见的桩基轴向承载性能提升措施往往仅针对桩基直径与桩长,上述两方面的尺寸变更往往涉及桩基全长的变更,对工程成本影响明显,特别是对于超长桩。目前自平衡点的确定多依赖于经验计算方法,由于实际地层复杂,虽然相关领域学者对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是荷载箱上、下桩段轴向承载力多存在差异。实际操作中只能测得其中之一的桩段承载力,亟需寻找在某一桩段达到极限承载力后的承载力再提升措施,以期实现对另一桩段承载力的测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嵌于钢筋笼的桩段轴向承载力提升装置,包括钢筋笼(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上设有多组对称锚臂孔,所述锚臂孔内安装有液压筒(16),所述液压筒(16)内设有液压腔(10),所述液压腔(10)内设有两个活塞顶盘(9),两个所述活塞顶盘(9)的外侧与锚臂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锚臂杆(8)的另一端安装有锚臂尖(2),所述液压腔(10)内分别通过上液压管(11)和下液压管(12)与液压泵(13)连接,且所述上液压管(11)和所述下液压管(12)的管口处于两个所述活塞顶盘(9)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于钢筋笼的桩段轴向承载力提升装置,包括钢筋笼(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上设有多组对称锚臂孔,所述锚臂孔内安装有液压筒(16),所述液压筒(16)内设有液压腔(10),所述液压腔(10)内设有两个活塞顶盘(9),两个所述活塞顶盘(9)的外侧与锚臂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锚臂杆(8)的另一端安装有锚臂尖(2),所述液压腔(10)内分别通过上液压管(11)和下液压管(12)与液压泵(13)连接,且所述上液压管(11)和所述下液压管(12)的管口处于两个所述活塞顶盘(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于钢筋笼的桩段轴向承载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臂孔的上下两端还设有注浆口,上端所述注浆口和下端所述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胜锋成玉柱张经风张罕见徐胜祥徐耀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胜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